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小學生美術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而且極富創造力,他們喜歡將自己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想法和看法用繪畫的方式來傳達,所以小學生大都喜歡繪畫。然而,許多小學美術教師教學方式古板,教學語言枯燥乏味,導致小學生感到美術課索然無味,上美術課很難熬。而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可以有效改變這種狀況,使美術課有吸引力。美術教師通過新鮮活潑的教學方法和有趣味的教學語言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產生高漲的學習熱情,這個過程不僅使美術課的吸引力得到增強,而且也使得學生學會主動追求美術知識,獲得更高的認識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美術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教學與生活相結合
在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要將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將學生實際生活中感興趣或者熟悉的事物帶入課堂教學,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得以激發和培養。例如,在教授《可愛的玩具》這一課之前,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到學校。待上課時,美術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拿出自己的玩具來和大家分享,此時教師可以問大家有沒有會滾動的玩具,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內容。之后,教師可以提供一些課文中提到的玩具,讓學生們自己選擇玩具,并且和同學們一起玩,共享集體游戲的快樂。小學生大多都對玩具很有興趣,所以,美術教師通過將學生自己生活中的玩具與課文知識相結合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而且還會使學生很享受這個學習過程,自然在這個過程中使美術學習興趣得到培養。
(二)運用教具或教學設備創設情境
教具雖然在教學過程中起的是輔助作用,但是在美術教學中,如果教具設計得巧妙,運用得恰當,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美術教師也要懂得結合教學內容來恰當選擇教學設備,借助多媒體來給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在豐富和形象化教學內容的同時,激發和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興趣。例如,在教授《大魚小魚》一課時,美術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演示大魚和小魚的繪畫過程,在這種直觀和形象化的教學情境中,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小學生一定會集中注意力,沉浸在美術學習中,這就很有效地實現了學習興趣的激發。
(三)適時設疑,組織討論
“學貴有疑,小疑小進,大疑則大進。”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中適時設置疑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有效的疑問設置可以使學生在認識上產生沖突,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主動探索,這在無形中也實現了學習興趣的激發。此外,美術教師也要有目的、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話題討論,讓學生通過具體問題的討論和爭辯,各抒己見,互相啟發補充,通過這個過程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培養其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我的同學》一課時,美術教師可以“你對你的同桌了解多少”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時,美術教師可以以“如何介紹你的同桌”來組織同學討論,可以讓學生自成小組進行組間的具體討論,也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情景表演。通過這樣的環節,學生不僅會積極主動參與其中,而且會在熱烈的討論過程中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這樣一來,學生們通過相互交流和討論,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美術學習興趣更濃了,美術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
(四)引進競賽和游戲
小學生天性好奇心強,而且自尊心也很重,還很喜歡表現自己。結合小學生的這一特點,美術教師可以有意識、有目的地有意引進競爭來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美術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刻。例如,在講授《童話中的城堡》一課時,美術教師就可以采用競爭的方式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美術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在后一階段采用分組競賽的形式進行,將學生劃分為四個組,并要求每個組在規定時間內合作設計制作出一個城堡,城堡制作得有特色的小組將得到紀念品。在競爭和獎勵的激勵下,學生們會情緒高昂,想爭第一。在激烈的競爭中,學生們會對設計童話城堡的活動越來越有興趣,這在無形中也培養了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通過競賽,學生不僅鍛煉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還提高了評價能力。此外,小學生都愛做游戲,做游戲不僅可以滿足他們愛動好玩的心理,還可以使他們的注意力持久、穩定。在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可以把教學內容滲透在游戲中,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例如,在上《我為同學畫像》一課時,美術教師可以和學生們一起玩“發號施令”游戲,在游戲中讓學生輪流發令,發令的內容是五官名稱,讓其他學生用手觸摸相應的五官。這樣一來,課堂氣氛會活躍起來。很快,學生就會摸出每個五官的位置。通過這樣的環節,學生不僅會對美術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會很牢固地掌握這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學會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來做畫的方法。
三、結語
審美觀是從審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是在人類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識形態有密切的關系。小學生這種認識形成的正確性,最直觀的是來自學校的美術教育,小學美術教育應該說是正確審美觀樹立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1.1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觀
小學美術教育中審美觀的培養可以依靠教材中美的事物、美的形象來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如在《五彩的煙花》特色欄目中,可以在學生沉浸在對美的欣賞與創造中時,向學生講授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盛況,讓學生知道我國在這屆奧運會上所取得的偉大成績,向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秀成績的運動員學習他們那種為祖國榮譽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懂得為祖國而奉獻的美。通過審美活動還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增長智慧、訓練思維能力,發揮人的想象力和創造精神,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1.2培養學生心理健康
美蘊藏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如果一個人不懂得現實生活的美,也就無法正確認識與理解藝術美。教育和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善于觀察和發現美的東西是小學美術教育的基本任務。審美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一個美好的世界,明白什么是健康理想的生活。美術教育工作中的審美教育,可以從教材中發掘美的內涵,美的心靈,美的理想,使學生在審美的過程中自覺地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如在《我架神州游太空》一課中,可以讓學生知道科學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激發學生熱愛科學、親近科學的情感,讓學生從小就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的理想信念。
2、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進行審美觀培養
小學生的心理發育特點是無意記憶仍占主導地位,有意記憶逐年增強,思維方式外始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其想象力隨年齡增長日漸豐富。從籠統、不精確地感知事物的整體漸漸發展到能夠較精確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發現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間的相互關系,但情緒容易沖動,多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其想象從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確的方向發展。
2.1美術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審美認識
小學生的審美認識來源于粗淺的社會體驗和學校的美術教育。小學生的審美認識有一個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同時這一過程也是一個心理體驗、積淀的過程。現代小學生處于時代瞬息萬變、信息急劇膨脹、各種思想紛至沓來的特定時代,這對于思維敏捷、思想活躍的小學生來說往往會由此引起審美迷茫。美術教師要站在時代的高度,從新形勢下的學生思想實際出發,不但要有敏銳的目光和扎實的美術理論功底,還要施以適當的方式方法,還要努力研究小學生審美心理形成過程,從小學生心理特點出發,糾正學生審美觀上的偏差,進行科學引導,以實現小學生正確審美觀的形成。美術教師要堅持師生間相互尊重,以平等的關系進行教學,著重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啟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利用群體教育。努力發展開放性意識和創造性思維,同時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實現相互影響和相互教育。
2.2美術教師應以積極向上的美學觀引發學生的審美追求
對于處在審美觀尚未形成的青年學生來說,最根本、最長遠的辦法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用正確的美學觀激發、培養他們的審美追求。只有當學生們認識到自己正確的審美觀真正價值時,他們才不會放棄對真正美的觀念的追求。不難看出,積極向上的美學觀在小學美術教育實踐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美術教育工作中要認真了解學生的需要,以高尚的美學觀,促進學生審美思想的形成,并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如在《美麗的家鄉》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家鄉的風景、風情,讓學生學會發現身邊的美,在教學過程中以積極向上的美學觀引導學生去發現真正的美,讓學生的畫筆畫出美好的事物,使他們從小就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念。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出現的不正確的審美觀念。
一、困地制宜,注意材料準備的靈活性
備材料難是忽視紙版畫教學的原因之一。實踐中滾筒、油墨、硬紙板等材料往往較缺乏,可采用替代、集體購置、個人自制等方法及時妥善解決,以避免材料難準備的麻煩。如,油印中滾筒大而難以人人具備,可由小布錘取代之,教學生以塑料薄膜裹棉花團并用細線扎緊自制,便于印制時上色;摩拓用具可用學生各自表面光滑的圓珠筆殼或鋼筆殼代替;油墨可由老師統一準備;硬紙板可從廢紙盒中選取;吹塑版畫用紙則可集體購置。
二、因材施教,突出課堂教學的科學性
教學中應重視教材的縱向和橫向的聯系,?注意承前啟后,?避免“突然”和“斷層”而增加學習難度。有個班級由于低年級沒有進行版畫教學,學習第八冊《油印紙版畫》時,范畫一出現,學生感到陌生而突然,輕叫版畫人物是“機器人”怪物,對黑白用色不理解,影響了教學。教學時還要注意材料中剪貼彩紙畫向剪貼紙版畫底版過渡,拓印向油英彩色向單色再向套色的過渡,做到循序漸進。橫向聯系時注意結合創作、記憶畫等教材鼓勵學生用版畫形式表現,自覺加強版畫實踐。
要突出版畫特點及教材中各課的特殊性進行教學。如從《放牛娃》等三幅范畫中可讓學生認識油印版畫特點,重點讓學生對“版味”“紙味”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中美育與德育要結合進行,加強教材與生活聯系,根據題材進行德育滲透。
由于生員特點不同,教學中要注意針對性。如,三年級學生用手剪、貼的能力有所提高,對版畫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可趁熱打鐵,進一步講授知識、傳授技法,并讓學生對“黑白灰”有初步的認識。同年齡不同程度的生員,也要因人而教。
三、寓教于樂,豐富課堂教學的游戲性
如拓傭盤子里的水果》可編個小動物請客人吃水果的故事,生動有趣地讓學生認識到拓印水果應色彩鮮明、美麗,才能使水果新鮮,繪制時學生有了激情,就能帶著愉悅的心情,自覺拓印出鮮艷的水果。提問題、留懸念引趣,創設情境激趣,都能活躍課堂,讓學生快樂而學。又如《活動人物》(紙版拓印)一課,則可在學生剪出人物部件時,讓其在底版上自由拼擺人物動態,創造美的動態于游戲中。再如拓印技法的介紹可聯系學生日常摩拓硬幣的游戲經驗進行突破,把“摩拓”技法的機械性與游戲聯系起來,化難為易,學得輕松。這樣,學生的美術語言表達、評論、欣賞及表現創造等多種能力都得到提高。
四、因勢利導,加強教學的延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