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統計學相關概念范文

統計學相關概念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統計學相關概念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統計學相關概念

第1篇

【關鍵詞】統計學原理;比較法;案例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1.河池學院碩士專業學位建設基金課題(2015YTB005);2.河池學院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項目(2015KTJY11);

3.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KY2016LX279)

引言

比較法教學[1]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教學內容的相互聯系和區別,促使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內容,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邏輯思維方法.正如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的那樣:“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適當地運用比較法,可使學生觸類旁通、溫故知新.因此,對于概念較多、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比較法教學是必不可少的.

案例教學法[2]是指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對案例的研究、思考、剖析和辯論,并就問題做出判決的一種模擬性的教學活動.正如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所說的那樣:“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巧妙地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使學生達到主動參與、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對于內容晦澀難懂、易感枯燥乏味又應用性較強的課程,應采用案例教學法.

《統計學原理》是統計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對學生統計意識的形成和后續課程的掌握都有較大的影響.它應用性廣、理論性強、內容晦澀難懂,常讓學生無從下手,甚至產生厭學心理.可為了提高考試通過率,在現行的統計學原理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往往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這無疑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為此,我們結合該課程的特點及培養目標,將比較法和案例教學法應用于統計學原理的教學過程中.

一、統計學原理比較法

統計學原理的比較法教學,是指教師在統計學原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由此及彼、溫故知新,從而加深對統計學概念、原理的理解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通過比較法,可使學生溫故.例如,在學習完相對指標時,讓學生將所學的結構相對指標、比例相對指標、比較相對指標、動態相對指標、強度相對指標及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這六種相對指標進行比較,加深學生對知識框架的掌握和所學內容的理解,從而達到溫故的目的.

通過比較法,可使學生知新.例如,在學習環比發展速度時,可將環比發展速度與逐期增長量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可使學生發現這兩個概念的相同點是均涉及報告期水平和前一期水平,不同的點是前者是進行除法運算,后者則是減法運算,從而體會新舊概念的內在聯系,達到知新的目的.

二、統計學原理案例教學法

統計學原理的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統計學原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入一定的實際案例,并加以研究、思考、剖析和辯論,進而加深學生對統計學概念的理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通過案例教學法,可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的理解.例如,在學體、總體單位和標志、指標這兩組概念時,可通過列舉學生熟悉的情境,將生硬的概念轉化為形象的生活情境,從而達到理解基本概念與原理的目的.

通過案例教學法,可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統計調查問卷時,可通過讓學生自己設計、實施問卷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興趣;又如,在學習相關和回歸分析時,可指導學生運用一些常用的統計軟件,如Excel、SPSS等,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比較法和案例教學法的教學實例

在本節,我們引入文獻[3]中的例子,介紹比較法和案例教學法在統計學原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數據:2005年全國各省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支出情況,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6》.

問題:(1)試分析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支出之間的相關關系;

(2)試建立一元線性回歸方程,并解釋參數的經濟意義.

分析首先運用比較法,讓學生比較函數關系和相關關系的區別,以明確問題的處理方向.然后運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運用SPSS軟件親自錄入數據、處理數據、分析結果,以達到最終目標.

解答(1)根據經濟學理論,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支出之間是有相關關系的,且人均可支配收入為自變量,人均支出為因變量.

將數據輸入SPSS中,通過選擇“圖形舊對話框散點/點狀簡單分布”來繪制簡單散點圖,所得圖形如下:

人均支出與人均可支配收入散點圖

從圖可以看出,居民的人均支出與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間呈現正線性相關關系.

(2)在SPSS中,通過選擇“分析回歸線性”,進入線性回歸操作界面.然后將

人均支出選入“因變量”框,而人均可支配收入選入“自變量”框.有關結果如下:

由表1和表2可知,相關系數R=0.978,兩變量呈現高度相關,且人均可支配收入對人均支出產生了顯著影響,故可建立一元線性回歸方程.

由表3可得到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為:

y^=346.046+0.728x.

該方程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人均支出將平均支出0.728元.當人均可支配收入為0元時,人均支出為346.046元,于是從經濟學的角度,可認為2005年全國城鎮居民平均的最低生活保障線是346.046元.

結束語

《統計學原理》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均較強的課程,本文結合該課程的特點及培養目標,探討了《統計學原理》教學過程中的比較法和案例教學法,以進一步推進該課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由此及彼、溫故知新、掌握對概念原理的理解的同時,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對其邏輯思維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的培養.綜上,教師在《統計學原理》的教學過程中,應結合該課程的特點及培養目標,巧妙地運用比較法和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王群,王振林.“比較法”在《統計學原理》中的初探[J].科技資訊,2007(04):122.

第2篇

【關鍵詞】 客體依戀;自我概念;回歸分析;精神衛生;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39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2-0214-03

伯恩斯(Burns)[1]認為:個體如何理解自己是其內在一致性的關鍵部分,自我概念積極的學生成就動機與學習投入及成績也明顯優于自我概念消極的學生。他還認為一定的經驗對個人具有怎樣的意義是由個人的自我概念決定的。不同的人可能會獲得完全相同的經驗,但對這種經驗的解釋卻可能是高度不同的[2]。當個人的既有自我概念消極時,每一種經驗都會被與消極的自我評定聯系到一起;反之則可能被賦予積極的含義。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中,人們對事情發生的期待、對于情境中其他人行為的解釋及自己在情境中如何行為,都受到自我概念極大的影響。戀愛是當代大學生生活的中心內容之一。戀愛關系可以對青少年的發展產生正面影響,也可以產生負面影響而導致問題的產生。在整個青少年期的發展過程中,戀愛經驗是不斷變化的。本研究旨在考察已具有戀愛經驗大學生的依戀模式及親密關系心理對戀愛持續時間及戀愛次數的影響,以及依戀模式及親密關系心理對自我概念發展的影響。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8年10-12月,由研究者在某師范院校中招募已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20份,回收有效問卷209份,回收有效率為95%。其中男生107名,女生102名;戀情持續時間為3個月以下者32名,3~6個月42名,6~12個月28名,12個月以上105名,有2人未報告;戀愛次數為1次94名,2次64名,3次及以上45名,有6人未報告戀愛次數。年齡為21~24歲,平均21歲。

1.2 工具

1.2.1 成人依戀問卷 由關系問卷中文版(RQ)和親密關系經歷量表組成。關系問卷包括4段短文,分別描述4種依戀類型,要求被試者從中選出一種最符合自己的依戀類型。親密關系經歷量表包括36題,其中18道題測量依戀回避,18道題測量依戀焦慮,為Likert 7點量表,計算其平均分作為維度得分。該量表被證明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3]。本研究中2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82和0.77。

1.2.2 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簡稱TSCS) 該量表由美國田納西心理治療醫生Williams于1965年編制,臺灣心理學家林邦杰于1978年進行了修訂。研究表明,量表的Cronbach系數α=0.869 4 ,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系數為0.965 6,且證明有很高的效度[4]。量表共有70道題,形成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會自我、自我批評、自我認同、自我滿意、自我行動和自我總分。除了自我批評得分越高說明其自我概念越低外,其余各項得分越高表示他越喜歡自己、信任自己,認為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

1.3 數據分析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

2 結果

2.1 成人依戀類型和親密關系經歷 成人依戀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戀愛學生的依戀類型為安全型90人(43.1%),輕視型49人(23.4%),傾注型42人(20.1%),害怕型28人(13.4%);親密關系經歷量表測量結果顯示,依戀回避(3.74±0.34)分,依戀焦慮(3.87±0.56)分。

2.2 不同依戀類型對戀愛持續時間及戀愛次數的影響 比較戀愛持續時間分別為3個月以下、3~6個月、6~12個月及12個月以上。大學生依戀類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2.56,P>0.05)。比較戀愛次數分別為1次、2次、3次及以上者,大學生依戀類型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χ2=4.73,P>0.05)。

2.3 親密關系經歷量表、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測評結果

2.3.1 不同戀愛持續時間、戀愛次數親密關系經歷量表和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得分比較 以戀愛持續時間為自變量,對親密關系經歷量表、自我概念的各個因素得分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戀愛持續時間不同的大學生依戀回避和依戀焦慮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自我概念各維度得分上,除道德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滿意、自我行動及自我總分上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F值分別為3.14,2.91,4.29,2.87,3.76,P值均

2.3.2 不同性別大學生親密關系經歷量表、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得分比較 以性別為自變量對親密關系經歷量表、自我概念的各個指標進行t檢驗,結果見表1。在親密關系體驗上,女性依戀焦慮高于男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81,P

2.3.3 不同依戀類型個體自我概念得分比較 以依戀類型作為自變量,以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的各個指標作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除道德自我和自我批評外,不同依戀類型個體在田納西自我概念各維度上的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2.3.4 成人依戀和自我概念的相關分析 從表3中可以看出,依戀焦慮除與自我批評呈正相關外,與自我概念其他各維度均呈負相關;依戀回避與自我概念各維度間均無相關。

2.3.5 依戀類型和自我概念的回歸分析 見表4。

以性別、戀愛次數、戀愛持續時間、依戀焦慮、依戀回避等5個分指標預測自我概念總分,進行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見表4。

3 討論

調查表明,擁有戀愛經歷的大學生的依戀類型,安全型高于40%,而矛盾型(即傾注型)占20%;男生在依戀焦慮上的得分顯著低于女生,而在依戀回避上不存在性別差異,與

李同歸等[5]對成人的研究結果不一致。自我概念的整體情況男大學生在各項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女大學生,說明具有戀愛經驗的男大學生與女大學生相比,更敢于承認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能夠更好地接納自己。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6]不一致。可能與本研究關注的群體與以往研究不同有關,也可能反映了社會期望對有戀愛經驗的男女自我概念的影響。

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不同依戀類型的大學生在自我概念各維度上,除在道德自我和自我批評維度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外,其他各維度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安全型被試的得分均高于其他3種非安全型的被試。這說明安全型被試對自己各方面的感受均好于非安全型的被試,更能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并能以此采取積極的行為。

調查結果表明,依戀焦慮與自我概念各維度相關均有統計學意義。相對于依戀回避而言,依戀焦慮對自我概念有較好的預測性。此外,戀愛持續時間也能預測自我概念,戀愛持續時間越長自我概念總分越高,個體越喜歡自己、信任自己并認為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

4 參考文獻

[1] BURNS RB. The self-concept: Theory measurement,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New York:Longman, 1982:58-76.

[2] 劉岸英. 自我概念的理論回顧及發展走向. 心理科學, 2004, 27(10):248-249.

[3] 李同歸,加藤和生. 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系經歷量表(ECR)中文.心理學報,2006,38(3):399 -406.

[4] 林邦杰.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訂.中國測驗年刊(臺灣),1980,27:71-78.

[5] 李同歸,李楠欣,李敏. 成人依戀與社會支持及主觀幸福感的關系.中國臨床康復,2006, 10(46):47-49.

[6] 萬德智.大學生自我概念發展特點及其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濟南:山東大學,2007.

第3篇

關鍵詞:統計思想 教學效果 教學改進

引 言

統計的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但對于統計的思想我們并無一個清晰的概念.雖然學術界對于統計思想還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但曾深入探討過統計思想的李金昌教授講過:統計思想最本質的就是對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探討,是關于為何統計,統計什么,如何統計等一系列問題的深入思考。

1.統計思想概述

普遍認為統計學是一門研究收集數據,處理數據,應用數據的學科,并讓學生從中學習到判斷,推理的能力.統計學的研究具有數量性,總體性,變異性等特點.觀察法,統計模型法,假設歸納法,以及推斷法都是在統計學的學習與工作中經常使用的方法,而最基本的統計思想有:均值思想,變異思想,估計思想,相關思想,擬合思想,檢驗思想,綜合評價思想,權數思想,比較思想等等,本文僅對前6種思想談些看法。

1.1平均:統計學中最為基本的概念就是均值.而算數平均又是平均思想中的代表.在統計學中,應該要突出“均值”,“數據集合”,“差商”等概念,并不能將這門課的研究僅僅局限到“和,商”的計算問題上。

1.2變異:艾比爾提出“變異度”這一概念之后,人們就把它與信息同等看待起來,而變異度在一定程度上就體現出了事物之間的變化關系,變異的本質就是個別對一般的偏離度,而這種偏離度在統計中又可以用方差進行表示.從宏觀上看,變異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方差,而“由異求同”與“知同求異”就是均值與方差二者相互補充所體現的作用。

1.3估計:估計本身的特點在于從已知出發,利于估計假設將事物所具有的特點推廣到更普遍的范圍.樣本是用來推測具有相同性質的總體,而且此時樣本才有實際意義能夠代表總體,但在偶然因素等的影響下,為了保持邏輯嚴謹,估計理論對置信程度的測量就顯的非常重要。

1.4相關:雖然利用統計知識無法解釋事物間具有普遍聯系這一現狀的原因,但是能說明這種現狀的表現.性質有區別的事物在我們需要的方面可以設定為不同的變量,可以利用變異的方向和程度來確定變化中相互關聯的現象,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比較不同事物之間的變異程度,其中變量變異就是利用平均值來體現差異.雖然,相關思想與平均思想具有緊密的聯系,但隨著統計學的發展,所研究的對象之間的關系會出現多維度的情況,因此“相關”這一概念應該被歸納為統計學的基本概念之一。

1.5擬合:對不同事物之間的關系的表象抽樣就構成了擬合.關系的表象有隱,顯的區別,其作用也有強,弱的差別.因此現實中事物的關系都表現出了非常復雜情形,即使一些具有單一的“關系”事物之間也同樣存在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因此也可以將這些具有這種關系的事物歸納成為密集型的事物,這又是對事物認識的進一步的抽象概括,而這種認識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對事物規律或趨勢的擬合.擬合出來的結果是模型,而表達出來的是一般趨勢,這種趨勢所體現的是“在變化的過程中在數量上事物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形式以及在此基礎上所表現出的可能性”,不應該簡單的概括為“最小二乘法”或者“線性與非線性”等的語句。

1.6檢驗:統計方法總是體現出歸納性的色彩,其結論總會帶有偶然性等因素,從局部的特點中所得出的判斷并不總是值得相信的,所以出于邏輯上的要述,檢驗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這種判斷可靠的.在數學方法上,估計與檢驗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并且在邏輯認識上,二者是對一個完整認識不可缺少的兩方面要素,但在思維模式上,人們很難辨別出類比與證明之間的區別,而且由于類比是一種比較原始的認識方法,所以如果簡單的把估計與檢驗統稱為一類統計思想的話,檢驗的本身作用則被輕易掩蓋。

均值與變異是統計思想的基礎,擬合、相關、檢驗、估計這四者之間具有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的關系.在實踐中,往往需要對相關關系進行反映和描述,并據此來認識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認識相關關系的方法就是擬合模型,在擬合模型時,往往是利用樣本資料來估計總體模型.對于統計思想的學習是進行統計學相關領域研究的基礎,并且其也是學生學習統計學這門課程的內在動力。

2.高校數學專業統計學教學現狀

我國高等院校專業設置,在計劃經濟的影響下,全盤照搬前蘇聯所獨創的按各部門的行政管理職能機構來設置,其優點是既有明確的培養方向和目標,又有確定的對口工作部門,但由此對統計學專業的設置的負面影響也日益突出.雖然幾十年來在這種傳統體制下為國家提供了一大批統計人才,但這種傳統的專業設計方法,存在著嚴重的部門所有制色彩,不僅對統計學本專業學生的培養不利,對其它專業尤其是對數學專業本科生統計思想的培養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弊端:

2.1對于學生的培養方向過于單一,現行的統計學教學目的側重于為政府培養統計部門干部,從而忽視了為其他部門培養統計人才,造成了政府統計部門相關人才過多、過剩,而其他部門統計學相關人才明顯不足的現狀。

2.2在這種培養的模式下,專業劃分的過細,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過于單一,這種情況下,既不能滿足統計學本專業學生的學習需要,也不能滿足其它專業特別是數學專業學生的學習需要,不利于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

2.3在課程設置上也存在著許多不足.課程之間的獨立性逐漸增強,但課程之間交叉重復的內容并無減少;另一方面,現行的統計學教材內容過于陳舊,不利于學生利用最前沿的統計學知識來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遇到的問題。

2.4對于學生的統計學教學培養方法上也存在著以下不足:其一,在傳授專業理論知識時,教學過程過多看重于實務,缺少統計學理論與方法等相關的內容,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使得學生既沒有學到充足的理論知識,而且其實踐能力也沒有得到培養與鍛煉.其二,課程之間交叉重復的內容過多,不僅浪費教學課時,而且這種教學內容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效果差. 其三,在教學手段上,缺少多媒體等現代化技術的使用。

2.5教材內容跟不上實際的需要,許多非統計專業的教材中過多重視定性分析,并不重視對學生量化分析能力的培養,理論研究缺乏科學性,嚴密性。

2.6操作少實踐.許多數學專業在授課時并不重視統計學中的教學實踐環節,這樣導致許多學生只是機械的來學習,并以應付作業以及考試為最終的學習目的,并且對于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不會利用統計的思想去加以分析與解決.認為統計學就是一門記住一些抽象概念以及會計算繁瑣公式的一門課程,不能體會到學習統計學的現實意義,使得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學習喪失興趣,導致教學目的的實現易顯困難。

3.統計學教學中統計思想的培養

加強數學專業學生統計思想培養的關鍵在于改進教學過程中的思維方式與習慣.由于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組織者與實施者是教師,故教授統計學的教師應當首先轉變教學思維方式與習慣,清楚明白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統計思想培養的重要性.將統計方法的適當選用以及相關學科的知識點融在一起用來解釋統計計算與統計分析的結果,這樣學生獲得的統計思想更加深刻與難忘.當學生具有了統計思想后,他們就會經常從統計學的角度出發來看問題,看世界.而具體的復雜的統計方法容易忘記,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特別是一些年輕教師,過分的看重于統計方法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統計思想的培養,其實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在教學每一單元時,都應該積極的去引導學生思考,重視學生統計思想的培養.在加強培養學生的統計思想時,可以有以下的改進措施:

3.1在教學內容上,重視知識體系的更新,著重培養學生的統計思想

知識是永遠出于發展變化之中的,而統計學中所學的知識與要掌握的學科方法也是不斷跟新與發展的,因此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講授上,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學科內容外,還應適當的添加相關學科最新的科研成果,使得學生能夠及時的掌握所學學科的發展現狀.此外,統計學中涉及到的數學知識以及相關公式原理的推導過程都相當復雜,對于絕大部分學生學習起來相當吃力,因此在教學過程并不要過分的注重于這部分內容,而是著重于對學生統計學邏輯推理思維上的培養,以及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

3.2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案例教學

教師在教授數學專業的學生時,應當特別要注重統計學實際案例運用.案例教學不僅對統計學的教學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對學生的統計思想和統計意識的培養也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盡可能地挑選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與學生日常生活有緊密聯系的實際案例,通過這些案例教學加強學生對統計資料理解與利用的敏感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通過實際案例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盡可能的弱化案例中涉及到的統計學中過高的專業知識,避免由于案例所涉及的專業知識過高,使得大多數的學生難以理解所學案例的內容,這樣就是去了案例教學的實際作用.但如果是對統計學本專業學生的教學,案例最好與專業知識具有緊密結合。

值得注意的是,案例教學也僅僅是在教學過程中起輔助作用的,通過對案例的講解,真正的目的是通過對案例的講解使得學生學習相關知識點,以及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統計學這門課程所包含的思維方法,從而利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去分析和研究其它學科領域中所遇到的問題。

3.3在教學方法上,加強實踐教學

理論的正確與否最終需要利用實踐來進行檢驗,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利用統計的思想與方法來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由于受到學時的限制,很難滿足數學專業學生對于統計知識的學習的需要,因此學校可以以學生興趣為導向積極開展課外相關活動,改變考核標準,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來培養學生的統計思想.如:讓學生對該學校在校學生上自習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學生第一步工作就是進行調查方案的設計,此時學生就要思考具體有哪些人,多少人才能代表上自習的人數(此時就包括總體認識的思想),做哪些方面的調查研究才能反映學生上自習的情況(此時就利用了定量分析,均值評價,綜合評價等思想),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確定所要調查學生的范圍以及如何根據所得的數據分析這部分學生的上自習的情況(其中包含抽樣與歸納等思想),以及學生上自習的次數與學生的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包括了正確認識統計規律,關聯等思想),在此過程中通過老師從旁的幫助與啟發,學生可以從親身的經驗中學到并感悟出統計思想的精髓。

3.4在教學環節上,重視統計規律運用

教學環節上應該多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來輔助課堂教學的完成,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應用統計軟件的能力.目前,國際上已經開發出了功能較為完善的多款統計軟件,并且統計的相關思想,概念,以及公式的應用也已融入到了這些統計軟件之中.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統計軟件有SPSS,SAS,Eview等,但這些統計軟件雖然數據處理能力很強,但專業性能較弱,需要學生對這些軟件進行系統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所應用的統計軟件做出正確的介紹,使得學生能過真正清楚所用軟件的功能.在實踐操作中,指導學生對統計模型進行恰當選擇,通過對所學知識的相關應用,培養學生自主地學習和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并且從中體會到統計學這門學科的真締。

4.結束語

對于統計學教學改革的關鍵是對于統計思想和觀念理解的轉變. 統計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而一般傳統的教育觀念是重視應試教育而并不看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當今社會需要的是開放型的教育觀念,應該把科學放在教育思想的中心位置,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意識,樹立多方向,多目標的教育觀念;改變過于追逐共性的教育思想目的,鼓勵學生其個性能力的發展;改變教學觀念,樹立教學、科研、實際運用相結合,多方面,多角度發展的教育觀念;樹立知識,能力,素質全面評價的教育觀念,只有改變了教育思想與觀念的理解,統計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才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范文正.幾種基本統計思想的現實意義[J].統計與決策,2002(8).

[2]李金昌.關于統計思想若干問題的探討[J].統計研究,2006(3).

[3]馬艷梅.強化統計思想教育以提高統計學課程的教學效果[J].教育與職業,2008(33).

[4]高和鴻.統計教學中如何加強統計思想的教育[J].中國流通經濟,2001.

[5]習勤,劉為民.統計學專業課程設置探討[J].統計與決策,1997(4).

[6]湯光華.對統計學科改革的系統分析.Statistial Research[J].1997(4).

[7] 熊健益.非統計專業學生統計思想的培養[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直 |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mv视频精品 | 国产片欧美片亚洲片久久综合 |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 偷拍福利视频 | www麻豆|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毛片视频网站 | 在线观看网址你懂的 | 综合网五月天 | 亚洲成人综合网站 |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 波多野结衣视频在线看 |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 | 五月天丁香六月欧美综合 | 色爱五月天 |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小时婷婷 | 亚洲aa视频 |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 | 日韩久久精品视频 | 男人的天堂日本 | 日韩专区在线 | 五月天激情综合 | 九色视频网址 | www.波多野 | 丁香花免费观看在线 | 综合五月激情 | 欧美四虎精品二区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 久久国产视频网 | 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 成年男女的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午夜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