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形象塑造的重要意義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冠心病;中醫證候要素;冠狀動脈造影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91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4072-02
本文選取了102例冠心病患者,調查其中醫證候要素分布,并對性別不同及冠狀動脈造影的結果與冠心病中醫證候要素分布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案102例患者均為我院心血管科住院患者。年齡35-85歲;經CTA檢查均診斷為冠心??;行皮冠動脈介入術或是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有明確陳舊性心肌梗死病史。將年齡小于35歲及大于85歲患者、因其他原因引發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患者、有嚴重的肝、腎、腦及造血系統疾病及傳染病或精神病嚴重患者都排除。
1.2診斷標準①中醫證候要素診斷標準:參照GB《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1]、《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等相關內容進行診斷[2]。②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慢性穩定型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3]、中國不穩定型心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診斷與治療指南、中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與治療指南[4]。
1.3統計學分析利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用 來表示計量資料,用X2來檢驗計數資料,并用t檢驗。
2結果
2.1一般結果本案患者102例,51例男性,51例女性;67例行冠狀動脈造影以確診,16例陳舊性心肌梗死,22例急性心肌梗死;45例學歷為中學,27例學歷為小學,23例學歷為大學,6例為文盲,1例為研究生;臨床癥狀分布:82例心絞痛,22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心力衰竭,26例心律失常。
2.2中醫證候要素分布本案患者102例,中醫證候要素分布情況:75例血瘀、66例氣虛、57例痰濁、52例陰虛、45例陽虛、45例熱蘊、43例氣滯、25例濕阻、25例血虛、24例水停、13例寒凝。
2.3性別與中醫證候要素分布的相關性本案102例患者,其年齡、病史、學歷等情況不存在顯著差別。性別與中醫證候要素分布的相關性主要為男性多見于陽虛,女性多見于陰虛及氣滯,見表1。
2.4冠狀動脈造影結果與中醫證候要素分布的相關性本案患者102例,67例行冠狀動脈造影進行確診,7例患者左主干病變,61例前降支,48例回旋支,44例右冠狀動脈;15例單支病變,17例雙支病變,28例三支病變,7例三支合并且左主干病變。狹窄程度按Gensini進行分級,19例狹窄程度為50%到75%,23例狹窄程度為76%到90%,25例狹窄程度高于90%。25例狹窄程度高于90%的患者當中有19例屬完全閉塞病變。
2.4.1病變支數與中醫證候要素分布相關性將并變支數合并后進行分析發現,單支及雙支病變患者其中醫證候多表現為氣滯,三支及合并左主干病變患者其中醫證候多表現為痰濁。
2.4.2狹窄程度與中醫證候要素分布相關性經分析表明,狹窄狀況較為嚴重的患者其中醫證候多表現為氣虛及痰濁。
3討論
本案通過對102例冠心病患者的調查,發現冠心病大多數是復合型病癥,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氣虛血瘀、痰瘀等;單支及雙支病變的患者多表現為氣滯,三支及合并左主干病變的患者多表現為痰濁;冠脈狹窄狀況較嚴重的患者則多表現為氣虛及痰濁;女性易表現為陰虛;男性多表現為陽虛。
中醫當中主要是利用辨證治療法來解決醫學問題,而證候則是中醫進行臨床疹療的關鍵[5],通過分析冠心病中醫證候要素分布與性別及冠狀動脈造影結果之間的相關性,可為冠心病進行辨證論治療提供數據依據,提高冠心病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周志文.女性冠心病臨床特征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9(08).
[2]葛永彬.7512例冠心病中醫證型分布規律分析[J].山東中醫雜志,2011(04).
[3]田松.冠心病患者的證素辨證與中醫體質的關系初探[J].光明中醫,2011(07).
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白玉霜創造的評劇青衣“白派”藝術,是評劇重要的藝術流派之一,它的傳承與發展,是整個評劇藝術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藝術命題。研究這一重要藝術命題,對于整個評劇藝術的發展,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思考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實踐參考作用。為此,本文專門就此發表幾點淺見,以作引玉之磚。
一、“白派”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意義
流派藝術對于所有中國戲曲藝術的重要意義。流派藝術是中國戲曲表演藝術的極其重要的一大特征,也是中國戲曲藝術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幾乎所有的中國戲曲,都以各自形成的流派藝術為其表演藝術的最大亮點與看點。例如京劇中的“前四大須生”和“后四大須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又如豫劇旦角的“五朵金花”;越劇旦行的袁、筱、姚、王、傅戚、金等等,不勝枚舉,都以各自流派為重要標志。
同樣,評劇旦行的流派藝術,也是異彩紛呈,吃放其輝:李(金順)、月(明珠)、張(鳳樓)、金(開芳)、劉(翠霞)、鮮(靈霞)、新(鳳霞)、花(淑蘭)、韓(小云)……也無一不以各自流派藝術為核心標志?!鞍着伞蔽涣衅渲校渲匾饬x顯而易見。
其次必須充分認識到“白派”對于評劇藝術的重要意義?!鞍着伞笔窃u劇旦行流派藝術中的重要一種,它具有極高的美學品位與美學意蘊。它以情感濃厚細膩、唱腔低回婉轉、韻味醇厚深沉、風格含蓄獨特著稱于世,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與喜愛。它代表著評劇旦行(青衣、花旦)表演藝術的精湛與成熟。有人將“白派”與京劇的“程派”相提并論,說明二者的獨特性有相通之處。
最后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習“白派”的重要意義。戲曲表演藝術以流派歸屬為最高境界,有所謂“無派不傳,傳必有派”之說。說白了,戲曲演員要達到最高水準,就必須學習某一種流派藝術。學習“白派”的重要意義,也在于此。
二、“白派”傳承與發展的主要內容
內容是事物內部諸要素的總和,“白派”傳承與發展,要以內容為載體和依托。具體來講,“白派”傳承與發展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塑造人物形象。所有戲曲流派的“最高任務”,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白派”也不例外。前輩戲曲藝術家早就說過:“演人不演行?!闭f的就是行當是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的。同樣,流派也是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的。而“白派”塑造的人物形象,大多以悲劇女性為主,例如《秦香蓮》中的秦香蓮、《可憐的秋香》中的秋香、《杜十娘》中的杜十娘等等。
(二)表現人物情感。情感是人物形象的生命與靈魂,情感不僅是“白派”藝術的核心,而且也是一切戲曲藝術的核心,更是一切藝術的核心。俄國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明確地指出:“人們用語言互相傳達思想,而人們用藝術互相傳達感情。藝術活動是以下面這一事實為基礎的:一個用聽覺或視覺接受別人所表達的感情的人,能夠體驗到那個表達自己感情的人所體驗過的同樣的感情。”在人物情感表現上,“白派”特別強烈、豐富、細膩。并以此達到感人動人的藝術高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白派的表演藝術真正做到了情感體驗與情感表現的有機統一、形體動作與心理動作的有機統一。
(三)體現藝術風格。獨特的藝術風格是“白派”的核心內涵。因為藝術風格也是“藝術家在創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創作個性和藝術特色。……獨特風格的形成,是一個國家、民族、作家、藝術家本人在藝術上達到一定成就的標志之一?!薄鞍着伞钡乃囆g風格是細膩傳神、低回婉轉。這種獨特的藝術風格主要體現在唱腔藝術中。
三、“白派”傳承與發展的必要形式
形式與內容是一對范疇,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又反作用于內容。既沒有無形式的內容,也沒有無內容的形式。既不應當內容大于形式,也不應當形式大于內容。內容與形式應當有機統一、完美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白派”傳承與發展的必要形式,是具體落實“白派”內容傳承與發展的有效路徑與可靠保證。具體來說,“白派”傳承與發展的必要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流派傳承人。“白派”傳承與發展同所有的戲曲流派傳承與發展一樣,首先必須有流派傳承人。“白派”的第二代傳承人是小白玉霜(李再雯),她繼承并發展了“白派”藝術。第三代傳承人有中國評劇院的劉萍、天津“白派”評劇團的王冠麗,她們也繼承并發展了“白派”藝術。
關鍵詞:戲劇表演程式;人物塑造;關系
中圖分類號:J8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14-0069-01
戲劇表演程式在我國傳統的戲曲藝術中具有顯著地位和特殊的意義,所謂戲劇表演,表演者是演員,演員的實際表演直接塑造了劇中的人物形象,所要強調的是,戲劇演員的表演不是隨心所欲的,除了根據劇本的內容充分發揮以外,還要遵循戲劇表演的程式進行,因此,探究戲劇表演程式與人物塑造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弄清楚二者的關系,對于實現最佳的舞臺表演效果有促進作用。
一、戲劇表演程式的發展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一個概念,即什么是戲劇表演程式。所謂戲劇表演程式,是指從生活中找尋靈感,將存在于生活中的動作或者行為進行藝術上的再加工和再創造,使其高于生活層次,呈現出一種更加符合審美心理的范式。戲劇表演程式是一個長期的進化與摸索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或者一成不變的,它受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和政治經濟的渲染,并以適應大眾的口味為重要的追求。以我國傳統的戲曲藝術元雜劇為例,它分為五大行當,即生、旦、凈、末、丑,每個行當在裝束、打扮以及動作、唱腔語氣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即所謂的程式化。正是由于這些程式化的界限,才使元雜劇中的人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鮮明形象,豐富了舞臺表現力。
在藝術的創作中,一直有一句話被廣大藝術工作者所熟知,即“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夠反映生活,是藝術存在的重要意義之一,但是,藝術要體現出更多的美感和審美價值,就必須進行再創造,增強感染力和表現力。戲劇表演程式的設定正是為了實現這一點,使其表演能夠更加吸引人心。表演者進行藝術再創作的前提是,首先深入生活實踐,進行情感體驗,準確把握住生活與藝術的共同點以及區別,這樣才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任務形象。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時代和受眾都對戲劇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戲劇表演程式應該在吸取傳統精華部分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戲劇表演者最終將戲劇內容詮釋給觀眾,所以表演者應該深入實踐,探究程式化表演應該如何與生活相結合,怎樣才能透過程式化將生活中的動作或者故事表現得更有震撼力。
二、戲劇表演程式與人物塑造的關系
(一)塑造具體人物形象的前提
劇本中對于人物形象都有很清楚的刻畫,戲劇表演者應該根據劇本提供的內容進行細致的揣摩,進行合理的想象與聯想。比如,要了解人物生活的時代背景,行為習慣和言語特點;對這些了解透徹是塑造好角色的第一步,劇本中設計的每一個人物,不管戲份多少,都有存在的價值。角色是概念性的,將角色演好、演活是考驗表演者功力的方面,表演者在遵循表演程式的前提下,應當以飽滿的感情賦予角色以鮮活的生命力,才能塑造出成功的人物。
(二)戲劇表演程式的基本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關鍵
在中國傳統的戲曲表演中,不同的行當都有既定的動作要領與表演特色,唱、念、做、打這四大基本功也要求表演者運用自如,領悟了戲劇表演程式的具體內容,并掌握這些程式,才能將人物塑造得更加傳神。在京劇藝術中,對表演者的步法、神態甚至眼神都有程式化的要求,這些表演上的程式化使人物的行動更加引人關注,而且還暗含著人物的情感變化;在臉譜的選擇上,忠貞與奸詐的人物形象會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分,比如,扮演曹操的演員要選擇白色的臉譜,代表著奸詐,而忠義的關羽則選用紅色,臉譜上的程式要求,使觀眾對于人物的性格有一目了然的作用;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戲劇表演的程式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輔助作用。
(三)演出成功的保障
在戲劇演出中,戲劇表演者合理地將表演程式與自身對角色的理解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最終塑造出符合戲劇情境,血肉豐滿的人物。對戲劇表演程式把握得到位,將為角色平添更多的藝術價值,增強藝術的感染力。因此,戲劇表演者應該掌握表演程式的運用技巧,加上自我對于角色的領悟,將人物形象塑造得“出神入化”。
三、總結
在人物塑造方面,戲劇表演程式具有關鍵的作用,對戲劇表演效果有重要影響。在戲劇表演實踐中,應該深刻領會到戲劇表演程式的巨大作用,掌握好表演的基本功,在此程度上,充分調動思維的積極性,揣摩所要塑造的人物的特點,力求將人物刻畫得生動、傳神,做到了這一點,戲劇表演的成果就有了保障。探究戲劇表演程式與人物塑造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最關鍵的還是在實踐中驗證并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