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思想狀況自述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 腹部手術;腸內營養;四君子湯加味;營養狀況
[中圖分類號] R6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7(b)-0137-03
開腹手術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胃腸功能,導致機體發生營養不良。因此,患者術后應盡快改善身體狀況,恢復營養水平,改善預后[1]。在患者術后恢復營養狀況時,多采用腸道外營養和腸內營養,據相關資料[2]顯示,腸道內營養可明顯改善患者的機體營養狀況。本研究以70例行腹部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腸內營養及聯合四君子湯加味對患者營養狀況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70例行腹部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男45例,女25例;年齡22~74歲,平均(45.5±2.1)歲;根據患者的就診順序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患者均行腹部手術;無心、肝、腎等器質性疾病患者;術前6個月未采取免疫治療;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并自愿參加研究。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抗感染治療,必要時輸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對照組實施腸內營養治療。患者均鼻胃管保留,患者于術后第1天開始通過鼻胃管或空腸造口管將腸內營養混懸液[能全力,紐迪希亞制藥(無錫)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011]逐漸輸入,控制營養液溫度,維持在36℃左右,輸注速度控制在50 ml/h,初次營養輸注時每天控制在500 ml,根據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實際病情,逐漸增加使用劑量,每天控制在1000 ml。
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四君子湯加味治療,基本組方:人參15 g、白術15 g、茯苓15 g、炙甘草10 g、陳皮10 g、桂枝10 g,每日1劑,用水煎煮,取藥汁200 ml,分別于每天10點通過鼻胃管或空腸造口管滴注100 ml及下午4點滴注100 ml,持續1周。
1.4 觀察指標[3]
患者于術后第1、8天抽取靜脈檢測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清蛋白(Alb)。
1.5 營養指標監測[4]
患者入院后第1天和術后第7天稱量體重,精確到0.5 kg,并計算氮平衡。氮平衡=攝入氮量-(24 h尿氮+3 g)。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常規和清蛋白改善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第1天RBC、HGB、Alb顯著降低,術后第8天逐漸恢復正常,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體重和氮平衡的比較
治療組治療前體重為(52.4±3.5) kg,氮平衡24 h(-1.8±1.1) g;治療后體重(58.7±5.8) kg;氮平衡24 h(4.8±1.2) g;對照組治療前體重為(53.2±3.2) kg,氮平衡24 h(-1.5±1.3) g;治療后體重(54.1±4.2) kg;氮平衡24 h(3.9±1.7) g,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腸功能恢復時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治療組腸功能恢復時間(30.5±4.1) h,住院時間(14.5±2.4) d;對照組腸功能恢復時間(45.8±6.7) h,住院時間(20.4±3.8) d;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患者在行開腹手術后,由于手術創傷會引起應激反應,以此抑制機體免疫功能。同時開腹手術會影響患者小腸黏膜的屏障功能,無法很好進食,引起消化不良,導致小腸內分泌改變及其他微器官功能改變,抑制前列腺素合成[5-7],對細胞免疫造成抑制。
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主要是患者術后24 h內給予患者腸內營養,保證細胞功能代謝正常,組織和器官具有完整的結構和功能,以此維持機體免疫功能。通過腸內營養支持,促進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提高機體免疫力,避免細菌易位誘發感染,患者在手術創傷下代謝嚴重受損,采用腸內營養支持,以腸內營養混懸液作為營養制劑,腸內營養混懸液中含有多種膳食纖維,可滿足機體能量需求,補充必要水分,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同時腸內營養混懸液能維持腸道形態,促進胃腸蠕動,吸收營養,促進小腸黏膜生長,確保細胞增生,以此維持腸黏膜細胞結構,保證腸黏膜功能的完整性,維持腸黏膜屏障[5,8-9]。
開腹術后患者行腸內營養支持配以四君子湯加味,方中人參大補元氣、健脾養胃,白術健脾益氣,茯苓健脾祛濕,桂枝溫經通陽,陳皮理氣調中,炙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益氣溫陽之功效,使脾胃之氣健旺,運化復常,資生氣血。術后患者由于脾胃氣虛,采用四君子湯加味健脾益氣、溫運脾陽,可維持腸道正常運動,提高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術后患者胃腸道適應性,以此改善機體的營養狀況[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術后第1天RBC、HGB、Alb顯著降低,術后第8天逐漸恢復正常,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腹部術后患者早期實施腸內營養聯合四君子湯加味,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恢復胃腸道功能,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靳懷安,周振理.腸內營養結合加味四君子湯對腸梗阻術后患者腸功能的影響[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 29(3):126-128.
[2] 喬麗君.腸內營養及聯合四君子湯治療重癥肺炎20例[J].江西中醫藥,2012,43(11):42-44.
[3] 劉旭東,丁守成,王曉明.中西醫結合圍手術期腸內營養支持[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0,16(5):587-589.
[4] 田軍,付強.胃術后早期腸內營養配合四君子湯的臨床研究[J].新中醫,2008,40(4):59-60.
[5] 張仁嶺,張勝華,馮壽全.四君子湯加味對胃腸道手術后腸粘膜屏障功能的作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06,12(1):6-9.
[6] 徐旭東,陳剛,葉波,等.黃芪四君子湯聯合早期腸內營養對食管癌術后恢復的影響[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2(11):589-560.
[7] 靳懷安,周振理.腸內營養結合四君子湯對腹部術后患者早期營養狀況的影響[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13,32(3):31-35.
[8] 程鵬,梁濤,于慶生,等.食管癌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50例[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10,29(4):13-15.
[9] 于慶生,張雁,潘晉方,等.芪黃煎劑胃癌術后早期應用對抗炎細胞因子及其mRNA表達的影響[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10,29(6):21-25.
[10] 劉統成,趙曉雷.早期微生態腸內營養在胃癌術后的應用[J].海南醫學,2009,20(9):21-23.
【關鍵詞】高等教育;大學生;幸福感;影響因素
大學生幸福感就是大學生人生活質量的主觀感受與體驗,它是衡量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生活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大學生是社會的棟梁,其生活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影響到大學生成才,因此,國內的許多學者十分關注大學生幸福感問題。比如,苗元江的研究認為大學生是以積極情緒為主導的,最滿意的指標是道德、健康與家庭[1];何英、李景華的研究結果表明,二、三年級大學生幸福感水平最高[2-3];嚴標賓的研究認為社會支持與大學生幸福感存在著高度的相關[4];張雯、鄭日昌的研究也表明,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自尊顯著相關[5];等等。這些有意義的研究有力地促進了大學生生活質量的提高。目前,由于高校的大學生群體構成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自信與脆弱、獨立與依賴、熱情與冷漠、開朗與孤獨等心理特點成了當代大學生生活的主旋律,一方面,他們生活衣食無憂,具有較高的物質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他們對幸福的理解與感受超越了傳統的認知觀念,已經呈現多元化與獨特性的發展趨勢,這種多元化與獨特性的發展趨勢使得一些大學生身在福中不知福,從而導致大學生的生活質量下降。因此,研究大學生幸福感問題改善大學生的生活質量,促進其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文以遼東學院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苗元江的《主觀幸福感量表》,運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對遼東學院的306名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旨在通過該項研究,及時了解與掌握遼東學院大學生的幸福感狀況,為學校領導的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研究設計
1.1研究對象與研究工具
1.1.1研究對象
以遼東學院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選取本專科大學生360人為研究對象,共計發放問卷360份,收回346份,其中有效問卷共計306份,有效率為85%。
1.1.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苗元江博士的《綜合幸福問卷》(MHQ),該問卷分為A、B、C三個部分,包括生活滿意、正性情感、負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關注、自我價值、有好關系、利他行為、人格成長以及自述幸福感等10個維度。其中, A、B兩部分采用7級平分;C部分采用9級平分。總分越高,大學生幸福感水平就越高,反之亦反。
1.2研究方法與數據處理
1.2.1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主要是采用苗元江博士的《綜合幸福問卷》(MHQ)對遼東學院大學生進行幸福感狀況測量,以此測量結果為依據來分析與研究遼東學院大學生幸福感的現狀。
(2)數據統計分析法
主要是運用數學的方法對所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包括平均數、百分率以及標準差等具體的數學研究方法。
1.2.2數據處理
本論文的所有數據均利用計算機設備,采用spss/pc+12.0軟件進行自動處理。
2.研究結果
2.1丹東地區大學生幸福感整體現狀
對遼東學院306名大學生在主觀幸福感總分及10個維度上的得分情況進行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計,其結果如表1所示。
2.2大學生幸福感人口學比較研究
2.2.1低高年級大學生幸福感狀況比較
對遼東學院306名低年級與高年級大學生在主觀幸福感10個維度上的平均得分比較,如表2所示。
2.2.2文科與理科大學生幸福感狀況比較
對遼東學院306名文科與理科大學生在主觀幸福感10個維度上的平均得分比較,如表3所示。
2.2.3城鄉大學生幸福感狀況比較
對遼東學院306名城鄉大學生在主觀幸福感10個維度上的平均得分情況比較,如表4所示。
3.討論與分析
3.1遼東學院大學生幸福感現狀分析
3.1.1遼東學院大學生幸福感現狀總體分析
從總體上來看,遼東學院大學生幸福感指數處于中等水平(見表1)。由于本研究采用維度計分,沒有合成總分,因此,采用自述幸福感維度作為衡量大學生整體幸福感水平。本研究測評的分數全距在1-9分之間,平均分5.85,標準差1.65(N=306)。總的看來,本研究顯示大學生整體幸福感狀況良好,自述幸福感位于中點(包括中點)以上者占87.65%。
3.1.2遼東學院大學生幸福感影響因素人口學分析
在本研究中,影響大學生幸福感的人口學因素主要包括年級、專業、城鄉、差別以及獨子與非獨子等4個因素,從問卷調查的情況來看,這4個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幸福感的主要人口學因素。
從年級比較看,大學低年級的正性情感高于負性情感,而健康、利他以及自我價值好于高年級;其他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見表2)。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可能在于,大學生剛剛從高中進入大學,由于高校十分注重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再加上因高考而使身心健康狀態沒有完全康復,因而大學生都十分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由于剛剛步入校園,實現了人生的夢想,對未來有著無限的憧憬與向往,其幸福程度是最高的。對于高年級來說,已經習慣了大學的“三點一線”的生活,經歷了無數的成功與失敗,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激情,因此,幸福感的指數較之低年級,沒有明顯的變化。
從專業比較看,理科大學生在健康、利他、自我價值以及自述幸福感方面得分略高于文科生,這與其他學者的研究不一致,造成上述結果可能與所選樣本的性質有關(見表3)。另外,從社會的實際情況來看,文科大學生了解社會多于理科大學生,對社會認識的程度也比較深刻,面對激烈的競爭,壓力較大,而理科大學生正好相反,因而幸福感的指數就高。
從城鄉比較看,城市大學生在正性情緒、自我價值、自述幸福感等方面得分明顯高于農村大學生;而農村大學生只是在利他方面得分高于城市大學生(見表4)。作者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家長的整體教育素質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地促進了大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因而,城市大學生更容易體驗到幸福。而農村大學生,因經濟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在校生活困難,為解決生計,不得不走出校園勤工儉學,因而農村大學生很難體驗到幸福,但是,由于勞動人民樂于助人的淳樸本性并沒有改變,因而農村大學生的利他行為得分明顯高于城市大學生。
3.2遼東學院大學生幸福感存在問題分析
(1)大學生幸福感缺乏
目前,“90后”大學生以及成為高校的主體,他們的思想與心理已經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他們思想活躍與敏銳,但不具有合作意識;接受新知較快,但缺乏明確的奮斗目標;理想與信念淡薄,抗挫折能力低;等等。從大學生所表現出的這些特點可以看出大學生體驗不到幸福。遼東學院的大學生是大學生總體的一部分,也同樣存在著上述問題。
(2)大學生幸福感的認識誤區
通過個別訪談發現,大部分大學生對現實生活比較滿意,其幸福觀也是積極向上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學陷入了幸福觀的誤區。其中,問題最嚴重的是幸福觀的拜金主義傾向。他們常常認為,錢是萬能的,有錢就會幸福。因此,有許多大學生在思想上崇尚金錢,在行為上追求物質享受,過分強調感官快樂。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在總體上,遼東學院大學生的幸福感指數處于中等水平。其中,從年級比較看,大學低年級的正性情感高于負性情感,而健康、利他以及自我價值好于高年級,其他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從專業比較看,理科大學生在健康、利他、自我價值以及自述幸福感方面得分略高于文科生;從城鄉比較看,城市大學生在正性情緒、自我價值、自述幸福感等方面得分明顯高于農村大學生,而農村大學生只是在利他方面得分高于城市大學生。
4.2建議
4.2.1開展幸福觀教育
幸福觀是人對幸福有關問題的基本看法,有什么樣的幸福觀,就有什么樣的追求與行為準則,因此,幸福觀教育是當前德育的基本內容。通過幸福觀教育,是大學生真正懂得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體驗到幸福,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生活質量,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4.2.2開展傳統文化教育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重要來源是社會規則與其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統一思維,而決定這種思維的根基在于民族傳統文化。因此,在高校積極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對培養大學生的幸福感有著重要的意義。
4.2.3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渠道
大學生的幸福感歸結起來就是磨練自己堅強的意志時得到的幸福;學會做人,學會了怎么樣與社會接觸,學會了怎么樣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為自己人生目的和奮斗目標而不斷面對困難和解決困難帶來的幸福感。因此,實踐活動是培養大學生幸福感的最佳途徑。
4.2.4加強大學生的挫折教育
主觀幸福感是人的一種主觀感受,是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上,因而應培養大學生能夠體驗到快樂的心態。一般來說,大學生能否體驗到快樂與客觀的環境、事物的認知相關聯。大學生體驗不到幸福,主要是由父母的愛太多,自己的生活太一帆風順所致。如果大學生能多嘗試挫折與失敗,在去體驗成功就會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因此,對大學生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苗元江,余嘉元.大學生幸福感研究與思考[J].青年研究,2003(1):8-10.
[2]何瑛.主觀幸福感概述[J].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9,(4).
[3]李景華.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測試分析[J].西安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3):95-98.
一、精設模式,巧妙運用
比如我在執教《種瓜得豆》時,就有這樣一個片段:師:同學們,轉基因技術有什么特點,有什么用途呢?請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注:全班同學默讀課文,師巡視) 師:請停一下,我發現,全班同學不但邊讀邊想,還在用筆畫、作記號。看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做法已深入人心了。人人要養成這樣一個好習慣。對,接著讀吧。 (注: 學生繼續讀、想、畫,然后老師請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畫得是否準確) 師:轉基因的特點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嗎?(全班學生舉手,表示明白)不過,老師不打算讓你們說了,我想讓你們寫。寫什么呢?(我在黑板上寫下了“自述”兩個字) “自述”是什么?就是自己介紹自己。現在我把全班分為四組,第一組寫“轉基因西紅柿自述”……現在你們都是轉基因的東西了。 (笑聲)請把你們各自的特點、作用寫出來,為自己做個廣告。看誰會夸自己,當然嘍,要實事求是,不要吹牛。(笑聲)(全班學生寫“自述” ,師巡視。學生寫了將近 15 分鐘后,老師讓學生讀自己寫的“自述”) 由于我巧妙地把“寫”擠進了閱讀教學之中(這里的“讀寫結合”就是閱讀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不僅有效檢驗了學生是否把課文讀懂了, 而且還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圓滿地實現了“文意兼得”的目標。
二、博采眾長,走出新路
讀寫結合常用“以讀帶寫”和“以寫促讀”兩類方法。我們結合這些,創出了以下的幾種方法:
1.仿照法
語言學是從模仿開始的,要模仿寫和說,日積月累,豐富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精彩之處、具有示范作用之處等,組織學生進行句子仿寫、片斷仿寫、選材模仿、組材模仿等訓練,既幫助學生學習、積累表達的形式、知識和方法,又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從觀察、分析、立意等方面引導學生模仿。如學習《秋天的懷念》一課,可結合課文中描寫人物的方法設計課內練筆。這一課最突出的地方就是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來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現一個偉大的母親對子女的愛護與寬容。我課后就設計了爸爸在炒菜做飯給子女的場景,爺爺雨中送孫兒的情景,姐姐幫弟弟擦藥的情景等。讓學生仿照《秋天的懷念》里的描寫人物的方法,來展示人物的品質,人物的形象比以前豐滿多了。
2.延伸法
指導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經歷,展開聯想、想像,進行擴寫、續寫、補寫等訓練。一方面,可以從學生的練筆中了解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狀況,調整教學設計;一方面,可以借此培養學生的聯想、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如,教學《窮人》,可以設計續寫練筆,寫后要求與同學交流。《窮人》這一課他的故事結尾可以說是開放性的,沒有最后講人物的命運怎樣,我們可以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人物的家境情況,人物的性格特點,展開想象,來續寫結局。學生們都饒有趣味的寫了結局:有的想像他們最后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寫了他們悲慘的結局……只要合理,我都給予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