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環境衛生保潔要求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為加快建立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長效機制,不斷提升農村環境衛生水平,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區農村保潔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工作目標和要求
(一)工作目標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以環境衛生整治為抓手,以垃圾統管統運為重點,在全區5個鎮的所有村(居)建立專職保潔員隊伍,并完善“兩級管理、三級考核”的長效保潔機制,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
(二)工作要求
1.各村(居)要加強農村保潔隊伍的組織和管理,原則上按照每100戶配備1名保潔員的標準配足保潔員;要結合各自實際,建立健全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確保實現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全力打造農村宜居生態環境。
2.各鎮政府要成立環境衛生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鎮駐地和農村環境衛生的日常管理。
3.要建立農村環境衛生兩級管理、三級考核模式。由鎮政府、村(居)委會負責搞好轄區環境衛生;由區城鄉環境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鎮政府、村(居)委會分別實施考核。各村(居)委會負責對保潔員進行日常管理和考核,各鎮政府負責對各村環境衛生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考核,區城鄉環境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全區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情況進行考核和監督。
二、保潔員管理
(一)各村(居)保潔員原則上在本村公開競聘,實行一年一聘制(如連續三個月考核位于全區后10名,可隨時解聘),原則上年齡男65周歲以下、女60周歲以下(優先聘用農村低保家庭和經濟困難家庭成員)。各村(居)聘用的保潔員經各鎮政府審定后,報區城鄉環境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區財政局備案,作為財政局撥付以獎代補經費的依據(對于多報、虛報人數的,一經查實,將嚴肅追究各鎮政府負責人的責任)。
(二)各村(居)要明確1名村(居)干部具體負責村莊環境衛生保潔管理工作,每天組織、安排、協調、督查保潔情況;要為每名保潔員配備掃把、鐵鍬等作業工具,每月組織保潔員開展2-3次環境衛生保潔大評比活動,提高村民保潔意識。
(三)各鎮要為每位保潔員配備統一工作服并穿戴上崗;要靈活安排保潔作業時間,每天上午和下午至少各清掃一次。
三、保潔職責
(一)村(居)管理員職責
1.負責本村(居)內農戶居住點和村級道路及兩側環境衛生的巡查。
2.負責本村(居)內保潔員隊伍的管理及業務指導、考核。
3.負責本村(居)內亂倒生活垃圾、暴露性垃圾、糞便等管理工作,并及時組織保潔員進行清除。
4.負責對各環境衛生責任區保潔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監督。
(二)保潔員職責
1.負責對進村路、村(居)內街道、河道的清掃保潔。
2.負責村級公廁、垃圾桶等環衛設施保潔。
3.負責病死動物收集處置及對野廣告、衛生死角集中清理整治。
四、保潔標準
(一)環衛設施設備管理
1.垃圾桶保存完好,至少每周清擦兩次,保持桶體整潔。
2.村級公廁整潔、無異臭、設備完好、周邊無散落垃圾。
3.垃圾保潔工具齊全、完好、整潔。
(二)保潔實效
1.民居宅前宅后、村內單位門前無暴露垃圾。
2.村(居)所在區域內主要公路、道路兩側無暴露垃圾及白色污染物。
3.河道內、河道兩岸基本無漂浮垃圾、無暴露垃圾。
4.村(居)內無亂堆放、污水亂流等現象。
五、工資管理
(一)區、鎮兩級政府實行以獎代補政策,時間暫定一年。即從止,補貼資金每人每年3600元,區、鎮兩級按1:1的比例分擔,各鎮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追加。區財政的補貼經費每半年撥至各鎮政府,由鎮政府按月撥至各村(居)。
(二)各村(居)要加強對保潔員的考核管理,每月從其基本工資中提取10%的資金,根據月度考核情況進行合理獎懲。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鎮、村(居)要切實增強為民辦實事的責任感,把農村衛生保潔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相應的組織體系,明確工作重點,排定目標任務,精心組織實施,狠抓責任落實,全面深入推進。
一、村級環境衛生工作標準
1、垃圾收集、清運及時,垃圾桶周圍無生活垃圾;垃圾桶無破損現象;無焚燒垃圾及樹葉、雜草等現象。
2、村莊內外無垃圾死角、無“三大堆”,房前屋后及村內空閑地無堆積雜物,無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3、進村路、連村路及村內大街及巷道路面干凈整潔,路邊無垃圾,綠化帶無雜亂枯枝亂葉。
4、村屬地管理范圍內河道、溝灣邊岸整潔無可見垃圾,水面無漂浮垃圾。
5、村外周邊、進村路、連村路、種植區、養殖區、林帶內無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尤其要沒有白色垃圾(方便兜、塑料袋、泡沫、巖棉等),實現村域范圍內環衛保潔無縫覆蓋。
二、保潔公司(保潔人員)職責
1、按照環衛工作標準和要求,配全環衛保潔人員,配齊垃圾桶等設施。
2、負責生活垃圾收集清運,村內主要街道做到每日1普掃,村內及村外200米范圍內做到每日撿拾2次,村域內無衛生死角及零散垃圾,保持環境衛生整潔有序。
3、負責組織村內保潔人員教育培訓,制定保潔人員工作制度,負責保潔人員日常監督管理及具體工作安排。
4、適當提高農村環衛保潔人員工資,確保保潔人員工資及時足額發放,提高保潔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積極性。
5、保潔人員要統一服裝、規范著裝,配備保潔車、掃帚、鐵锨等配套保潔輔助工具,并負責輔助工具的日常管理、維護。
三、村兩委職責
1、村兩委是本村環境衛生工作責任主體,負責村容村貌治理和亂搭亂建、亂擺亂放、亂貼亂畫、亂扯亂掛、亂潑亂倒及“三大堆”問題清理整治,妥善處理建筑垃圾、生產垃圾。
2、村兩委要成立村級環境衛生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設置一名專職環境衛生管理員,全面負責本村環境衛生的管理工作,該管理員由村兩委成員擔任,并在村務公開欄中予以公示。
3、村級管理員主要負責保潔公司和村內日常保潔中遇到的難點和推諉扯皮等問題。
4、村級管理員要協助鎮城管環衛辦公室對保潔公司進行監督考核,每天至少巡察2遍(村居環境衛生),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城管環衛辦公室和保潔公司,并監督整改落實。
5、村兩委不能干涉保潔公司內部人員管理問題。
四、各責任區職責
1、按鎮政府要求,組織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逐村排查、摸清底數,聯合整治、集中驗收,重點治理農業生產垃圾(小麥、玉米秸稈等)、農村“三大堆”以及垃圾死角等。
2、每責任區確定一名專職環境衛生督導員,全面負責本責任區環境衛生的管理工作,對村級環境衛生管理員進行管理督導,并協助鎮城管環衛辦公室做好城管環衛相關工作任務。
五、城管環衛辦公室職責
1、具體負責全鎮環境衛生管理、考核及鎮村容貌整治達標整治工作。
2、按照鎮農村工作考核管理辦法及村級環境衛生管理考核細則,對各村和保潔公司進行監督考核。同時要建立定期通報制度,一周一檢查、一月一通報。
為建立健全全市城鄉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加快城鄉環境衛生一體化管理進程,切實推動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營造干凈、整潔、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堅持“政府主導、分級管理、三級籌資、嚴格監管”的工作方針,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管理工作機制,提高環境衛生專業化管理水平,充實完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拓寬環境衛生管理籌資渠道,全方位推進全市城鄉環境衛生工作健康發展。
二、組織機構
市城鄉環境衛生管理中心(愛衛辦)為全市城鄉環境衛生管理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全市環境衛生工作。
(一)市環衛處:負責市建成區內的環境衛生工作。
(二)鄉鎮、辦事處環境衛生監督管理站:各鄉鎮、辦事處分別設立環境衛生監督管理站,站長由分管領導兼任,每站配備專職2名衛生管理人員,專門從事衛生管理工作,工資待遇每人每月1000元。環境衛生監督管理人員由各鄉鎮、辦事處推薦,市城鄉環境衛生管理中心統一聘用,由所在鄉鎮、辦事處和市城鄉環境衛生管理中心共同管理。各鄉鎮、辦事處提供辦公場所,并將2007年配備的環衛車輛交由環境衛生監督管理站使用,專門用于督查環境衛生工作。
(三)行政村環境衛生監督管理站。全市各行政村成立相應的農村環境衛生監督管理站,每村配備1名專職環境衛生監督管理員,每月每人由財政定額補助150元。環境衛生監督管理人員由各行政村推薦,鄉鎮、辦事處環境衛生監督管理站統一聘用,由村委和所在鄉鎮、辦事處環境衛生監督管理站共同管理。
(四)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小區愛衛機構。分別()成立衛生管理機構,配備1名環境衛生監督管理員。
三、保潔隊伍
(一)市區清掃保潔隊伍。市建成區按1名/7000平方米保潔面積的標準配備保潔員,由市環衛處統一招聘管理。
(二)農村清掃保潔員隊伍。按農業人口1名/300人的標準配備農村專職清掃保潔員。每人每月補助300元,農村保潔人員由各行政村推薦,所在鄉鎮、辦事處環境衛生監督管理站審批,受村委和鄉鎮、辦事處環境衛生監督管理站雙重管理。
(三)通道保潔員隊伍。全市轄區內國、省道按每2公里補助300元,由各鄉鎮、辦事處聘用人員清掃保潔;縣道每3公里補助100元,由市交通局聘用人員清掃保潔;鄉道每3公里補助50元,由各鄉鎮、辦事處公路養護管理站聘用人員清掃保潔;村道由各行政村保潔員清掃保潔。
(四)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小區保潔員隊伍。按照清掃面積、工作量大小、標準要求具體核定清掃保潔人員,由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小區各自管理。
四、責任劃分
(一)市建成區:市建成區(東起瓦窯頭新村、西至王曲電廠,北起北華路以南、南至鐵路線以北)范圍以內所有道路、街巷、游園、公園、廣場、水系、綠化帶、公共綠地、城內9社區等區域的清掃保潔和垃圾清運全部由市環衛處負責。
(二)農村:各鄉鎮、辦事處,行政村負責本轄區內的清掃保潔工作。
(三)道路:國省道路面、水溝由公路段負責,道路兩側(視野范圍內)由鄉鎮、辦事處負責;縣、鄉道路面、水溝、道路兩側(視野范圍內)保潔工作分別由交通局、鄉鎮辦事處根據各自所管路段分別負責清掃保潔;所有道路兩側的建筑垃圾及亂堆亂放由道路所在行政村負責清運。
五、經費保障
(一)籌措
城鄉環境衛生管理資金采取市財政投入為主、鄉村轉移支付為輔、社會籌集為補充的籌資方法。
1.市區、國省道、縣道和農村環境衛生經費由市財政納入預算,并逐年提高。
2.各行政村每年從農村轉移支付中拿出20%用于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專項經費。
3.各村通過“四議兩公開”的辦法,多渠道籌集資金用于補充衛生經費。
4.單位、居民小區的衛生經費由各單位、居民小區自行解決。
(二)管理
市財政部門要按月撥付環境衛生管理經費。市建成區內環境衛生管理經費由市環衛處統一使用;農村環境衛生補助經費由各鄉鎮、辦事處環境衛生監督管理站設立專戶,統一發放,市城鄉環境衛生管理中心負責監管,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擠占、挪用衛生專項經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保潔員工資,財政、審計部門要定期進行財務專項審計。
(三)支出辦法
1.市財政補助費用用于市建成區環境衛生人員、鄉鎮、辦事處專職環境衛生監督管理人員工資及各村環境衛生監督員、保潔員、道路保潔員補助,每月發放一次。鄉鎮、辦事處所有環境管理經費及衛生隊伍補助由市城鄉環境衛生管理中心統一撥付。
2.農村轉移支付所提取經費實行“村級使用,鄉級管理”,主要用于衛生設施建設、清掃、清運工具的購置、垃圾清運填埋。
3.社會籌集部分,用于彌補各村環境衛生經費不足。
六、監督管理
(一)城鄉環境衛生管理中心根據出勤情況、平時抽查情況和每月對鄉鎮、辦事處1/3行政村及通道的綜合檢查情況對各鄉鎮、辦事處環境衛生監督管理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工資掛鉤。凡一個季度內環境衛生得不到明顯改善或連續兩個月排名最后的鄉鎮、辦事處,要解聘該鄉鎮、辦事處環境衛生專職管理員。
(二)鄉鎮、辦事處環境衛生監督管理站根據出勤情()況、平時抽查情況和每周對轄區內所有行政村及通道的綜合檢查情況對村環境衛生監督管理員和保潔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工資掛鉤。凡一季度內環境衛生得不到明顯改善或連續兩個月排名最后的村,要解聘該村環境衛生監督管理員和村保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