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初中數學教育教學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利用課本中有關科技發展、生產力,綜合國力等知識
相關聯的來給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例如在新人教版《數學》中,在七年級第二學期第六章中的章引言與章前圖相呼應,提出如何根據第一宇宙速度與第二宇宙速度的表達式,求出這兩個速度的大小問題,引入這章的主要內容:實數.章前圖是神舟七號宇宙飛船升空時的照片,在這時,我們可以就我國科技發展的進步展開,從神一到神十,從無人飛行到神五的開始帶人升空,再到現時神十的成功升空和安全著陸,標志著我國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邁出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步.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同時,引導學生要從小志存高遠,努力學習,刻苦鉆研.
2.聯系生活,在實例中滲透德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數學教材中,有些教材是聯系到許多民生熱點問題的,我們可以在學習新的知識點的同時,利用這些問題進行相關的德育話題教育.在七年級教材第十章中有一個關于從數據談節水的課題學習.在這個學習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查閱其他一些資料,獲得更多的關于水資源儲量、分布和利用的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挖掘后面的信息,得到更多的結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知,較深刻地了解水的分布,水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及生活中許多人在浪費水的現象.同時讓初中學生們回家通過電視節目或網絡或書刊了解缺水嚴重程度,從而加深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3.利用數學應用教學,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
并培養初中學生喜歡數學的興趣.許多學生害怕數學,害怕它的抽象性、理論性、邏輯性和系統性.所以我在數學課堂上經常會說:生活就是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例如在二次函數關于自變量取何值時,函數有最大值的知識點中,在應用到銷售問題時,我會讓學生當自己是經營業者,看利潤是關乎哪些因素,這些因素之間的聯系又如何,如何才能獲得最大利潤,這樣學生就會感覺到二次函數也就是身邊的生活常識,這樣就不會覺得太枯燥,從而慢慢喜歡數學.
二、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縝密的學習態度
精確和嚴密是數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其存在嚴密的邏輯推理.學生從一開始學習數學,數學老師們就會告訴他們學習要態度認真.上課要認真聽講,要勤思考,勤練習,做作業時要先獨立思考,格式要統一規范,力求學生在解答習題時,要獨立勞動,透徹地理解教師在授課時所敘述的理論性概括.這就要求學生學習數學時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能有半點虛假,這有利于培養初中學生誠實、求是、堅持原則的理性精神.在數學解題中,許多學生是頭腦比較靈活、反應較快的,可是他們卻很多時候缺乏細心和耐心,會在小數計算中看錯或寫錯小數點的位置;或會在表示數的時候忘記數后面的單位;又或者是在計算后沒有進行檢查和驗算等.出現這些錯誤時,我們指導學生不要心急,不要自滿,讓他們自己想想如果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看錯或寫錯一個小數點時會造成怎樣的后果,讓學生明白要學好數學必須要有縝密的心思和謹慎的態度,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嚴密條理的思維作風.
三、結語
2.結合教材進行德育教育。數學用各種符號、公式、圖形和數字揭示現實世界的真理,雖然這樣看起來數學是門很抽象的學科,但是在現行的數學教材中也穿插有不少可用來進行德育教育的素材,因而結合教材來進行德育教育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如在講授勾股定理時,可以適當介紹勾股定理是中國古代先祖在歷法中的重大發現,又名商高定理,在大禹治水時期就有運用的記載;劉徽的割圓術是利用求極限的思想求出圓周率,而后南北朝的數學家祖沖之將圓周率算至小數點后7位;古代中國的數學一直領先于世界,在線性方程、高次多項式方程和不定方程的解法上,中國古代科學家的各種先進算法層出不窮。教師可通過對我國古代輝煌數學成就的介紹引起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探究歷史的興趣,既可以加強學生對于學術研究的興趣,又能寓教于樂,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今時代,功利主義橫行,在學術研究領域尤為明顯,教師發表文章只為獲得職稱,得到更好的物質條件,孰不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哪一位不是潛心研究某個領域十年如一日,最后發表文章一鳴驚人,而他們的研究結果也是造福于人類。在這種不良學術環境下,這種從小培養的民族自豪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培養學生甘于平淡,淡泊名利,刻苦鉆研的獻身精神,不僅利于糾正歪風邪氣,也有利于學術的發展。
3.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德育教育不僅要求老師主動教授,也要求學生主動學習。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改變課堂上只有老師做主角的現狀,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團體,不孤立任何人,在團體中設立學習目標,如解答一道難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顯然在讓學生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他們會有認識上的分歧,可能會有爭執,但是這正是學會互相協調的第一步,同一個團體的人總會在不知不覺中互相影響,相互妥協,最終磨合成完美的團隊。而正是在磨合的過程讓學生們學會如何去與人相處,如何處理觀點上的差異,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這些東西,不是老師教授的,是學生自己學到的。德育教育是長期的事,老師不可能總在學生身邊,而讓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收獲更多。
4.課堂外的德育教育。對于初中生來說,德育教育不應該只停留在課堂內,數學教學也不應該只停留在書本的數字上,學習數學不應該只為了應付考試,取得好成績,這是本末倒置。數學源于生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有數學應用的影子。如可以通過對建筑工地上吊車的觀察來驗證三角形的穩定性最強;路面上的下水道井蓋都是圓形,這樣可以有效防止井蓋掉入井內;人的腳的長度與身高的比例大約是1:6.8,在警察破案過程中常常通過腳印來估計嫌疑人的身高。身邊的例子往往能夠給學生以更深的印象,培養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避免養成對知識淺嘗輒止,只停留在紙面的習慣,提高其對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熱情。
1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
數學教學過程不僅是認知信息的交流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要想讓學生喜歡數學老師和數學學科,就要創設最佳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加深對數學學科的感情。該研究者在教學中經常不失時機地向學生講述數學的發展史及美好前景。如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比歐洲要早一千多年;楊輝三角的應用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形早四百多年等,以激發學生愛國愛數學的情感。如通過介紹陳景潤與哥德巴赫猜想:祖沖之的成就;華羅庚的故事等,激發學生明確數學學習目的。再如在學習《四邊形》時,首先可通過觀察墻壁、窗戶等,抽象出《四邊形》的基本概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生活中。從而創設出一種積極求知、勇于探索的情感狀態。
2善于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心理學認為:興趣是探究某件事物或某種活動的傾向,是求知的起點,是思維培養和能力提高的內在動力。數學教師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否培養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一是要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包括鼓勵質疑,尊重學生、全面評價,讓學生獲得成功與失敗的情感體驗等。二是要讓學生明確數學學習目標。數學是造福人數的偉大智力工程,應用的廣泛性是數學的特點之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日月之繁,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感受到數學力量之大、內涵之美,還可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從而變成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力。三是提高課堂教學的藝術性。課堂教學是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主要場所。如語言信息的載體,生動有趣的數學語言、妙語聯珠的講解、簡明扼要的口訣等,都會激發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促進數學學習動機。四是要善于設置懸念引發學生質疑。質疑極易引起定向反射,思維活動也就隨之產生。設疑置懸要具有啟發性,由易到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生就會長期保持對數學的興趣。
3燃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經常發現:對數學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全神貫注、積極思考、踴躍發問,以至越來越喜歡數學與數學老師;而無興趣的學生則精力分散、思考懈怠、勉強應付、作業抄襲,甚至與老師對抗。首先要樹立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如通過介紹華羅庚、蘇步青等數學家刻苦求學的事跡;往屆畢業生的成功經驗、數學家吳文俊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等事例,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二是注重數學語言訓練。如學生易將“三角形的角平分線”,說成“三角形的平分線”,我都及時糾正,常此以往,學生的數學語言都會達到精準的程度。三是嚴防挫傷學生學習的熱情。我們要知道學懂每一個知識點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如我剛教一年級幾何時,讓學生在“直線AB上畫一點C”,許多學生畫走了形,我就嚴厲地批評他們,熱烈的課堂氣氛一下就冷了下來。我通過冷靜地思考,才明白學生發生錯誤是不清楚在幾何中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責任應該是我把簡單問題忽略了,是我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四是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學中教師絕對不能站在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角度,忽視學生學懂每一個知識點,都是一個復雜過程的現實,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如我在講解“絕對價值”時,該概念就是難點。為了不讓學生出現不知所措的現象,不是馬上讓學生處理這一難題,而是當堂補充了一個例題:已知:︳a-2∣=5 b+1∣=4,求a+b的值。學生也就較容易學懂了這一概念,長此堅持也就燃起了學生習數學的熱情。
4構建創新教育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