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中學生消費論文范文

中學生消費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學生消費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中學生消費論文

第1篇

【關鍵詞】消費倫理 倫理信念 倫理意識 權術主義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公民消費情景下的倫理決策逐漸呈現多元化和差異化的趨勢,受享樂主義、效用主義等觀念的負面影響,中國市場上購買使用盜版軟件、消費仿冒名牌日用品等非倫理消費行為比較突出。調查顯示,2007年中國軟件個人用戶盜版率高達69%,大中學生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此外,大學生惡意透支信用卡、故意拖欠助學貸款等負面報道也屢屢出現在報端。種種跡象表明,青年學生的非倫理消費問題值得關注。

一、文獻回顧

消費倫理是指導消費者在選擇、購買、使用商品和服務過程中遵循的行為規則和標準。消費倫理水平通常通過消費者對倫理上受到質疑的消費行為的感知狀態――倫理信念來反映。這些受到質疑的非倫理行為可以細分為非法獲益、被動獲益、主動獲益、沒有傷害等四種類型。其中,非法獲益是指消費者主動發起,從被普遍認為是非法的行為中獲益的行為,例如向保險公司騙保;被動獲益是指消費者充分利用他人失誤而被動獲益的非倫理行為,例如拿走服務員多找的錢;主動獲益是指消費者從那些無法確定的行為(不一定非法)中主動獲益,例如花幾小時試穿各種衣服但不購買;沒有傷害是指消費者感覺不會危害他人才會采取的行為,例如購買使用盜版軟件。四種情景下的倫理感知狀態體現了消費行為的倫理傾向,因此眾多學者利用這四個維度來檢驗消費決策的倫理水平。

倫理意識和權術主義等道德哲學變量是區分不同消費者倫理特征的重要變量,也是解釋消費倫理決策個體差異的原因變量。倫理意識包括相對主義和理想主義兩種類型,其中道德理想主義者強調決定行為發生的內在合理性,不強調行為的結果,主要依賴道德理想和道德規范作出道德決策,他們認為傷害他人普天下都是錯的,因此應該避免。相對主義者反對廣泛使用的道德規則,認為規范因時間、情景和文化等變量而變化,他們僅僅依賴行為結果作出道德判斷。而權術主義者重視實效、保持情感距離,相信結果能替手段辯護,堅持“只要行得通就采用”的一貫準則。通常情況下,消費者的倫理決策與理想主義倫理意識程度正相關,與相對主義倫理意識和權術主義程度負相關。

在現有的消費倫理理論中,主流研究集中于西方市場,不僅研究的對象集中于西方,從事研究的力量也主要集中于西方。正如Vitell(2003)指出的,消費倫理研究的眾多結論需要其他文化背景,特別是第三世界背景下類似研究的補充和支持。按照Hofstede (1979;1983)的文化分類,中國人被界定為絕對主義者和遵循者,在集體主義文化環境下他們支持群體福利,尊崇領導意見,強調分享、合作和群體和諧,遵守道德規則和行為規范,追求理想主義的道德意識。但遺憾的是,在中國大陸,尚無消費倫理領域的系統研究。作為發展中國家的重要代表,中國具有與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中國大陸背景下開展研究非常必要。尤其是消費自主性和個性化消費受到廣泛推崇的今天,奢侈消費、攀比消費、不文明消費等涉及倫理問題的消費現象在青年學生中普遍存在,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因此青年學生非倫理消費問題是個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研究假設

道德感知發展是區別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個體差異的個體變量,人們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道德關注的重點有所不同。很多研究已經證實,道德發展在倫理判斷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Kohlberg(1976)通過橫向和縱向研究定義道德發展經歷前傳統水平、傳統水平和后傳統水平三個階段。社會個體在三個階段的道德判斷中分別體現了具有避罰服從和相對功利取向、尋求認可和遵守法規取向、社會法制和普遍倫理取向等特征。按照道德發展理論,大中學生正處于傳統水平階段(從12歲到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個體依賴家庭、同伴、社會群體等相關群體的期望來判斷對錯,接受所在群體或社會的規范。與前傳統水平階段(12歲以前)相比,這一階段的個體開始糾正過去主要依賴外來回報和懲罰判斷行為好壞的做法,逐漸開始用自己的眼光觀察、學習并接受法律、規則、價值觀等不同表現形式的社會規范;與后傳統水平階段(成年以后)相比,這一群體在倫理判斷上顯得比較幼稚,原則性不強,缺乏正確理解和運用道德標準的能力,對個體在遵守道德及社會個體主體平等性等方面缺乏足夠的認識,具有易變性,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處于此階段的青年學生倫理表現的好壞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

在我國,大學階段是青年學生脫離家庭獨立步入社會的過渡階段,在此階段,他們離開家庭庇護,開始在更加復雜和寬松的環境里按照自己的標準思考和分析社會行為的合理性,并自主作出行為決策。在此階段,他們基于傳統價值觀念的倫理信條逐漸成型,消費倫理意識趨于穩定,已經具備起碼的道德是非觀念,因此在非法獲益和被動獲益等倫理界定清晰的情景下,他們能輕易判斷行為的對錯。但由于社會經驗和能力的不足,當老師、家長和課本傳輸的理想化觀念與現實發生沖突時,享樂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等思想形態容易導致他們對原有的理想和意識產生懷疑,當面對沒有傷害等復雜情景下的倫理困惑時,他們在道德標準(本體評估)和行為結果(目的評估)的比較中更可能直觀地依賴后者作出倫理判斷,因此很容易丟棄傳統的倫理標準,隨波逐流,從而表現出非倫理的行為傾向。

中學生生活環境比較單一,受到外界干擾較少,他們的倫理意識更多地具有基于傳統倫理標準的理想主義特征。同時,在消費問題上他們缺乏足夠的獨立性,更多依賴于家庭作出選擇,且受家庭道德干預的力度遠遠大于大學生。因此,即使在面對沒有傷害等復雜倫理情景時,他們也可以依靠家長作出合理的倫理選擇。

概括起來,與中學生相比,離開家庭獨立生活的大學生在消費倫理判斷上可能會呈現出以下特點。其一,在面對非法獲益等容易判別的倫理情景時,他們能輕易作出獨立判斷,但在面對沒有傷害等界定比較模糊的復雜倫理情景時,他們卻可能受到其他社會成員的影響而作出非倫理的選擇,即所謂倫理判斷的二元性。其二,在獨立消費過程中,當大學生們運用理想化的道德標準無法理解一些現實的道德困惑時,他們可能會懷疑甚至丟棄那些過去已經被灌輸的傳統的倫理道德標準,而在一定程度上開始相信道德倫理的相對性,并追求行為的功利主義。

綜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1:與中學生相比,大學生在倫理判斷上具有更大的二元性;

H2:與中學生相比,大學生具有更弱的理想主義傾向;

H3:與中學生相比,大學生具有更強的相對主義傾向;

H4:與中學生相比,大學生具有更強的權術主義傾向。

性別是影響消費倫理決策的重要變量。很多研究證明,女性比男性更關注倫理問題。例如,Rawwas & Isakson (2000)發現性別這一變量可以被用來解釋學生的欺騙行為; Ford & Richardson(1994)發現女性比男性更關注倫理問題;Beltramini et al.(1984)發現女學生比男學生更關注倫理問題;Chonko & Hunt(1985)認為女性經理比男性經理更關注倫理問題;Ferrell & Skinner(1988)發現在市場調查中女性展示的倫理水平高于男性;Whillple &Swords(1992)發現女性比男性對待倫理道德問題更加嚴肅;Rawwas(1996)發現女性消費者比男性消費者在評估非倫理消費行為時更趨向于具有倫理性。由此提出假設:

H5:女生比男生更能拒絕倫理上受到質疑的非倫理消費行為(非法獲益、被動獲益、主動獲益、沒有傷害等)。

本文通過檢驗以上五個假設來比較分析大中學生非倫理消費問題的差異,并尋找產生非倫理問題的原因。

三、研究方法

1、測量工具

倫理信念通過Muncy-Vitell量表測量。本研究通過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正交旋轉法)獲得四個因子,與Muncy & Vitell(1992)、Vitell et al.(1991)等研究基本一致。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KMO=0.905,Bartlett值=3351.499,p=0.000)顯示該樣本適合做因子分析,總體及四個因子信度系數大于0.50(見表1)也證實因子分析的合適性。

倫理意識通過倫理立場量表(Ethics Position Questionnaire)測量。該量表包含兩部分,分別測量理想主義和相對主義倫理意識程度。相對主義和理想主義量表信度系數均在Nunnally(1978)認同的0.70的范圍之內。

馬基雅弗利主義(權術主義)通過MACH IV量表測量。在本研究中,該量表信度系數高于類似研究,可被接受。

2、樣本

本研究分別在不同高校和中學做隨機攔截調查,共發出問卷1000份,收回890份,最后用于分析的有效問卷407份,其中中學生202份(女生占40.6%),大學生205份(女生占37.6%)。無應答偏見檢驗無顯著意義,獨立樣本T檢驗證實兩個樣本可以合并分析。

四、結果與討論

本文主要使用三種分析方法:一是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主要為了判別大、中學生在倫理信念(4個維度)、倫理意識(2個維度)和權術主義(1個維度)等7個維度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二是多元鑒別分析(MDA),主要用來確定以上7個維度中最能區分大、中學生倫理特征的維度;三是單因方差分析(ANOVA),分別檢驗大中學生的倫理特征是否與性別變量顯著相關。

多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顯示,在倫理信念的四個維度中,大學生明確拒絕非法獲益和被動獲益等非倫理行為,對主動獲益行為判斷比較模糊(均值為2.83),但趨于容忍沒有傷害的非倫理行為(均值為3.31);而中學生能明確拒絕四種情景下的非倫理行為。比較而言,大學生在不同倫理情境下的倫理表現存在比較典型的二元特征,即在非法獲益、被動獲益等倫理界定比較清晰的環境下,大學生能夠作出明確的倫理判斷,但是隨著倫理界定的逐漸模糊,特別是在沒有傷害這種復雜的倫理情境下,大學生不能正確作出倫理判斷;而中學生在四種倫理情境下表現都比較一致。因此研究假設H1得到了完全檢驗。

多因方差檢驗結果還顯示,大學生的相對主義倫理意識維度和權術主義維度高于中學生,而理想主義倫理意識低于中學生。因此研究假設H2、H3、H4得到了完全檢驗。

多元鑒別分析中的典型負荷結果(見表2)顯示,在倫理決策(倫理信念)的4個維度中,沒有傷害維度是區分大中學生消費倫理特征的最典型變量,這說明購買盜版軟件等沒有傷害的非倫理消費行為是區分大中學生非倫理消費行為的最好維度;在消費倫理哲學變量(倫理意識和權術主義)中,理想主義倫理意識是區分大中學生倫理特征的最典型變量。這一結果表明,相對于中學生而言,大學生消費非倫理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理想主義道德意識的削弱。

單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顯示,大學生只在沒有傷害情景下的倫理決策受到性別的顯著影響,且女性倫理程度優于男性,而中學生的倫理決策不受性別影響。因此假設H5得到了部分檢驗。

比較而言,大學生在倫理行為方面因性別而呈現出個體差異性,但在倫理意識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中學生在倫理意識上受性別因素影響而呈現出個體差異性,但在倫理行為方面沒有顯著的個體差異性。這說明,中學生非倫理消費問題的個體差異主要表現在倫理意識的形成過程中,尤其是在正確理解和認識相對主義道德觀念時存在明顯差異;而大學生的非倫理消費問題的個體差異卻表現在倫理行為執行過程中,尤其在沒有傷害的復雜倫理情景下個體差異比較明顯。

五、結論與啟示

本文通過大樣本問卷調查完全檢驗了研究假設H1、H2、H3、H4,研究假設H5得到了部分檢驗。本研究發現,大學生在消費活動中的非倫理問題比中學生嚴重,且這些非倫理問題的產生與消費情景密切相關,即在倫理界定不清晰的情境下具有非倫理傾向。盡管大中學生在理想主義、相對主義和權術主義等維度都存在明顯差異,但導致大學生非倫理消費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理想主義程度的弱化。此外,大學生非倫理消費問題的個體差異主要表現在沒有傷害倫理情境下的消費行為上,而中學生非倫理消費問題的個體差異主要表現在對相對主義倫理意識的認識上。

這些研究結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盡管德育工作在我國大中學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社會群體對購買使用盜版軟件等行為的長期容忍和漠視,這些新興的消費行為缺乏必要的主流價值評價標準,在這種復雜倫理情境下,青年學生沒有足夠的行為能力(認識能力和抵御能力)作出正確的倫理選擇。因此,在德育實踐中,除了要引導青年學生培養鍛煉在復雜倫理情境下的道德判斷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積極引導社會群體正確面對新興消費現象,力圖在相應領域與時俱進地建立廣為接受的主流倫理判斷標準,及時消除一些新生消費領域的倫理困惑。

這些結論還表明,在中學和大學兩個不同的人生階段,青年學生非倫理消費問題的表現有所不同,這就需要我們的德育工作者采取針對性措施實現重點突破。第一,對于大學生而言,應該強化基于傳統道德價值觀念的理想主義道德教育,重點引導他們正確認識享樂主義、實用主義等觀念,辨正分析社會現象,提高他們獨立分辨是非和自覺抵御不良社會習氣的能力,力促他們正確穩健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困惑;更重要的是,高校作為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唯一主導方,應該關注對其日常消費行為的正確引導,促使他們發自內心地厭惡購買盜版軟件等非倫理消費行為,從根本上治理大學生的非倫理消費問題。第二,對于中學生來說,應該繼續發揮家庭和學校不可替代的基礎性教育作用,將德育工作引入到真實的生活情景中,提高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在現實中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促使道德信念盡快走向成熟穩定,避免德育效果的延遲性;同時,應適當提高他們的消費自主性,在實踐中培養文明消費、合理消費、誠信消費的習慣。

(注:本研究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70672038。中南民族大學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編號:YSZ09002。)

【參考文獻】

[1] 王衛華等:2007年度中國軟件盜版率調查報告[EB/OL].sipo.省略/sipo/xwdt/ywdt/2007/200705/t20070514

_169484.htm,2008-08-27.

[2] Muncy,J. A.,& Vitell,S. J.. Consumer Ethic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oftheFinal Consumer[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2,24(4).

[3] Vitell,S.J.Consumer ethics research:Review,synthesi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43(1/2).

[4] Zhao,B.C.Consumer Ethic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in China[J].The Business Review,Cambridge,2008,9(2).

[5] 趙寶春:中國消費者倫理行為研究:基于社會性視角[D].華中科技大學,2008.

[6] Forsyth,D. R.Judging the Morality of Business Practices:The Influence ofPersonalMoralPhilosophies[J].JournalofBusiness Ethics,1992,11(5/6).

[7] Swaidan,Z.,Vitell,S.J.,& Rawwas,M.Y.A.. Consumer ethics:Determinants of ethicalbeliefsofAfrican American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46(2).

[8] Kenhove,P. V.,Vermeir,I.,& Verniers,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thical beliefs,ethical Ideology, Political Preference and Need for Closure[J].Journal ofusiness Ethics,2001,32(4).

[9] Rawwas,M. Y. A.Consumer ethic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of Austrian Consumers[J].Journal ofBusiness Ethics,1996,15(9).

[10] Hofstede,G.Value systems in 40 countries:interpretation,validation,and consequences for theory[C]. In L.H. Eckensberger,W.J. Lonner and Y.H.Poortinga(Eds),Cross-Cultural Contributions to Psychology,Swets & Zeitlinger,Lisse,1979.

[11] Hofstede,G.The cultural relativity of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and theori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3,Fall.

[12] 曾伏娥,甘碧群.消費者倫理信念及關系質量對消費者非倫理行為的影響[J].經濟管理,2007,29(18).

[13] Cole,D.,Sirgy,M. J. & Bird,M. M.How do managers make teleological evaluations in ethical dilemmas?Testing part of the extending the Hunt-Vitell model.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0,26(3).

[14] Rawwas,M.Y.A.,Patzer,G.L.,& Klassen,M.L.Consumer ethics incross-cultural settings:Entrepreneurial implica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5,29(7).

[15] Rawwas,M.Y.A.& Isakson,H.Ethics of Tomorrow's Business Managers: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Beliefs and Values,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and Situational factors.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00,75(6).

[16] Ford,R. C. & Richardson, W. D.. Ethical decision making: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4, 13(3).

[17] Beltramini,R.F.,R.A.Peterson & G. Kozmetsky. Concerns of College Students Regarding Business Ethic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84,3(3).

[18] Chonko,L. B. & Hunt,S.D.Ethics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An Empirical Examin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85,13(4).

[19] Ferrell,O. C. & Skinner,S. J.Ethical Behavior and Bureaucratic Structure in Marketing Research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8,25(1).

[20] Whipple,T. W. & Swords,D. F.Business Ethics Judgments: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2,11(9).

[21] Rawwas,M. Y. A.Consumer ethic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of Austrian Consumer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6,15(9).

[22] Vitell,S. J.,& Muncy,J.A.Consumer Ethic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Factors Influencing Ethical Judgments of the final consumer[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2,11(8).

第2篇

一、當前中職生文學消費現狀

1 課外閱讀文學作品時間不多,但也不可或缺。閱讀時間是衡量閱讀生活的基本指標之一。中職用于課外閱讀文學作品的時間普遍不太多,但每天也有半小時至一小時。

2 閱讀內容多樣,偏愛輕松、休閑的文學通俗讀物。休閑通俗文學是中職生最喜歡閱讀的課外讀物,閱讀文學書刊通常有:

小說類:《幻城》、《夢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華》、《三重門》、《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飛馳》、《哈利?波特》、《第一次親密接觸》。

雜志類:《讀者》、《意林》、《萌芽》、《心靈雞湯》。

漫畫類:《棋魂》、《太夜叉》、《漫友》、《通靈王》。中職學校自己創辦的文學刊物。

閱讀名著這類純文學作品的中職生很少。

3 多數中職生是借閱文學作品。一般到外面書攤、學校圖書館,或是朋友們處得到文學作品。

成功人士、強者和幽默家是中職生最喜歡的書中人物。中職生喜歡的人物有:喜劇人物、言情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超自然人物(如神仙鬼怪等)、偵探、軍人、歷史英雄人物、勤奮努力者、有冒險精神的成功者、科幻人物(如機器人等)、同齡人。

4 尋找心靈的慰藉是中職生認同閱讀文學作品的首要目的。大多數中職生都認為能從文學作品中獲得心靈的慰藉,深入閱讀的少,當然,其中也有注重閱讀內在價值,即為了拓寬知識面和增強文化修養的。

5 接觸過不良文學讀物的中職生有,但人數有限。將近有1/5的中職生承認,他們在課外閱讀中看過一些黃色的不良文學讀物。

從上面我們可以用一些詞語來概括當前中職生的文學消費方式是以輕松、休閑文學作品為主,目的是獲得心靈上的慰藉以消磨時光,文學消費已成為他們生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中職生對文學作品的深度閱讀是遠遠不夠的,有少數學生受到不良作品的影響。

二、當前中職生文學消費方式的原因分析

我們知道消費方式首先是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同時還受消費者本身的個性、情感偏好等主觀因素的制約。中職生的文學消費方式與外在的客觀文學環境有關,當然也與中職生的心理特征及他們的個性、偏好有關,從上面中職生的文學消費方式的現狀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幾點原因:

1 整個消遣性文學生產和消費環境對中職生文學消費方式的決定性影響。在當今商品經濟充分發展的時代,以世俗化、感性化為特征的消費趣味成為了商品社會主導性的趣味,同時印刷和出版等傳播媒介得到了廣泛運用,文學的生產更多地關注市場效應和消費趣味,在這種消費主義盛行的情況下,文學也以一種宣泄和釋放為目的,通俗文學取代了嚴肅文學,亞文學替代了純文學,社會商品化的侵蝕使文學作品的價值更多地體現在消閑性上,它能夠給作者帶來利潤也能夠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官刺激,因此在商品社會里為思考生活追求真理而進行閱讀的人在減少,消費性閱讀成為了當今社會主流的文學消費方式。

這種消遣性文學生產和消費環境的影響到中職生在文學作品的消費上,他們有更多的選擇消遣性文學作品的機會,而他們也更青睞于娛樂、消遣性的“快餐文學”。“現在班上流行的那些書,像《幻城》、《麻雀要革命》之類的,我們都喜歡看”某職校學生阿敏說,她喜歡的漫畫有《偵探柯南》、《海盜路飛》,“都是講勵志和友情的”,“我很喜歡郭敬明的《幻城》,而且他長得很帥啊!”她還喜歡讀愛情小說。

2 中職生的心理特征及他們的個性、偏好對他們的文學消費方式產生必然影響。讀者對文學作品的享用不僅僅意味著獲得經濟學上的使用價值,它更是一次精神之旅,讀者在與文學商品的交融碰撞中建構自身的價值,因而,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品位和判斷力,他們的文學消費方式就會不一樣,他們會從自己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來選擇自己的文學作品和閱讀等有關的文學行為。中職生的心理特征及他們的興趣、愛好、偏好必然影響到他們的文學消費方式。

(1)在成長心態上,中職生已具有自主能力而不過分依賴老師,自我意識也非常“早熟”,在文學閱讀中他們不愿意輕易接受老師指定的“經典”而是堅持自己去選擇。他們經常提到的就有“名著太沉悶了,很多把現實捕寫得太殘酷,不想看,不喜歡”,而通俗文學作品如網絡小說、青春小說、科幻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也是個性鮮明的人物,這些人物正是中職生心中的自我,因而他們必然選擇這類文學作品。

(2)中職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尤其是城市職中的學生,他們從家鄉來到城市,目睹城市的富貴繁華,備感自身的渺小,自卑情緒常伴著他們。中職生雖然普遍自卑,但內心仍有美好的向往,尤其是進入職中后,他們大都希望重新開始,表現出較強的上進心。但求勝心切,文化基礎較差,因此其良好愿望常難以達成,結果情緒一落千丈。這時他們就會選擇輕松、愉快的文學作品來排遣心中的這種苦悶。因此,輕松、消閑、宣泄就成為中職生閱讀文學作品的動機和時尚。

他們在選擇文學作品中更多的是強調休閑作品,科幻小說、漫畫、青春小說讀起來“感覺很親切、輕松”。而這類作品往往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在現實基礎上的想像力,融會了古今中外的特色,這些正是學生們所憧憬的。二是這些文學作品的情感貼近中職生的內心,如呂歸塵的《縹緲錄》等的主角有太多當前中職生在成長過程中深切體驗的情感:孤獨、不解、寂寞、擔憂、恐懼。這些主角就像現實中的中職生,為了擺脫這種情感而拼命尋找和維護友情。三是這些文學作品中的社會好像是現實社會的折射:外面世界的大人們有自己大體明確的道德信念和事業追求,而中職生們似乎還生活在另一個世界,在那個奇幻的境界中學生們可以觀照現實世界和他們心靈中的問題,他們在感動之余將幻想文學作品作為重要的生活消費品,從而獲得精神寄托。

(3)中職生更渴望表現展示和理解自己。但他們大多是被動地等待他人來理解自己,而缺乏對他人的理解。所以他們有時也選擇學校刊物,或是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心得,或把自己的心聲寫人其中。

(4)中職生由于沒有高考壓力,甚至可以說有一些中職生心靈相當空虛的,而且生活圈子集中易于互相影響,在他們眼里,讀文學作品如同吃冰淇淋一樣想得

到的是感官的享受或情緒的發泄。

(5)中職學生語文基礎薄弱。表現為“聽說讀寫”幾乎無一過關,聽話不得要領,說話詞不達意,閱讀障礙重重,寫作言之無物,錯別字連篇,不會寫請假條,語文測驗得幾分……此類情況在學生中相當普遍,所以他們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去接觸“名著”,而通俗文學讀物的閱讀卻全然兩樣,通俗讀物的“快餐化”甚至“傻瓜化”,能消除審美距離,掃平閱讀障礙,中職生無須訴求教師的闡釋與指導,自己都能很自由地看完。

三、加強對當前中職生文學消費方式的指導,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文學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文學消費表現出與其他商品不一樣的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物質屬性.市場經濟中的各種因素如價格、包裝等,另一方面,文學又是一種精神產品,它制約著消費者的精神生活水平。當閱讀的目的不再是叩問和解惑而單純是為了娛樂和消遣,當靈智的追求讓位于感官的刺激時,閱讀便日益退化為一種消費方式。以“生產快樂”為標榜的原則不斷顛覆、解構著我們珍視的傳統價值,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到年青一代文化心理的正常發育,導致其精神世界的平面化,產生平庸的生活趣味與價值,在中職生的文化素質普遍下降的情況下,建設較高品位的中職生文學消費環境和氛圍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從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認識提高中職生文學消費的重要意義。現在正是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時候,大量的中職生的文學消費方式的好壞,可以說直接影響到我國未來大批的職業工作者的文化素質和精神風貌。很多中職生在閱讀中確實有偏愛輕松、膚淺,回避嚴肅、深刻的傾向,閱讀日益從“心靈的呼吸”退化為“一次性的消費行為”。這的確令人擔憂。怎樣才能找到改變這種局面的有效的辦法?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什么?從教育領導部門這個層面上說,應當帶頭端正辦學指導思想,實現向素質教育的戰略轉變:政府有關部門應積極關心中職生的文學生活消費并統籌規劃,從為中職生的文學消費生活提供經濟的、物質的、師資的保證,創造一個必要的良好活動環境。

2 從學校這個層面上說應是增強校園文學功能,豐富學生課外文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從而改進現有狀況。各中職學校應該發揮指導中職生課外文學活動的主要職能,切實提供校園文學建設。可以組織學生社團,激發學生各方面的興趣,盡可能滿足他們的愛好。如:搞好文學社,開辦文學講座,指導影視欣賞,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和發展中職生的審美以及創造美的能力,以使中職生的文學素質得到較好的發展。

第3篇

本研究采用問卷形式的實驗方法,采用代祺等人的研究范式,在其編制的《同齡群體影響青少年品牌態度和購買意愿改變過程的調查問卷》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增加了同齡群體性別(男、女)這一變量。問卷分為前測和后測兩個部分,前測部分包括產品評價、購買意愿和自我一致性三個分量表,后測部分包括產品評價和購買意愿兩個分量表,各量表項目均采用七級記分法記分。根據代祺等人對各種產品的屬性測量,選擇了運動鞋作為實驗的刺激,這類產品屬于功能型產品,為大學生所熟悉。

1.被試被試選取在校大學生,采用隨機分層抽樣方法,共發放問卷120份,收回有效問卷82份。

2.實驗設計實驗采用被試內的前后測設計,實驗自變量為同齡群體的性別(男、女)、同齡群體的反饋意見(正、負),自變量均為被試間變量,實驗為混合設計。實驗因變量為被試在產品評價和購買意愿兩個維度的分數改變量。由于影響從眾行為的因素很多,為了控制產品因素和個人因素等無關變量的影響,根據代祺等人的研究,對被試的“自我一致性”進行測量,作為控制變量。

3.實驗程序分發問卷后,先請被試仔細觀察產品的圖片,并閱讀產品的詳細介紹。接下來請被試填寫產品評價、購買意愿量表、自我一致性評定量表。給予被試實驗控制———同齡群體(男、女)的反饋意見(正、負),再請被試填寫產品評價、購買意愿量表。

二、結果與分析

以各條件的平均值替換缺失值后,采用SPSS11.5軟件分別對量表進行信度、效度、項目區分度的檢驗,并進行方差分析。

1.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α一致性系數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驗,α系數為0.9771,因此該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

2.項目區分度檢驗以27%作為高低分組的界限,選出總分高低兩組,對高低兩組各項目的分數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所有項目的p值均達到小于0.002的顯著水平,表明各項目都具有良好的區分度。

3.因素分析對量表前測部分和后測部分分別進行因素分析。該量表前測部分的KMO值為0.876,Bartlett球形檢驗顯著性水平為0.000,表明項目之間相關性很好,可以對該部分進行因素分析。對前測部分各項目得分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3個,占總方差的73.82%,能解釋項目的大部分差異。對因素負荷矩陣作Pormax斜交旋轉后,各因素負荷分布顯示:因素1包括了購買意愿和自我一致性兩個維度的項目,因素2和因素3則都是產品評價維度的項目,其中因素2偏重對產品的主觀評價,因素3偏重客觀評價。后測部分的KMO值為0.892,Bartlett球形檢驗顯著性水平為0.000,表明項目之間相關性很好,可以對該部分進行因素分析。對后測部分各項目得分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2個,占總方差的82.05%,能解釋項目的大部分差異。對因素負荷矩陣作Pormax斜交旋轉后,各因素負荷分布顯示:因素1包括了購買意愿維度的所有項目和產品評價維度中主觀評價的項目,因素2包括了產品評價維度客觀評價的項目。

4.方差分析利用SPSS11.5統計分析軟件包,對前測和后測的數據進行方差分析。結果發現,群體性別與反饋意見的交互作用不顯著,F(1,77)=0.76,p=0.386;群體性別的作用也不顯著,F(1,77)=0.31,p=0.581;同齡群體的反饋意見對被試的態度改變作用顯著,F(1,77)=13.09,p=0.001,當反饋意見為正面信息時,被試的態度改變分數差異不顯著,當反饋意見為負面信息時,后測分數顯著低于前測分數。表明當接受到群體的負面意見時,被試對產品的評價顯著降低,出現從眾現象。我們認為,只在群體負面意見的條件下出現從眾行為,反映了大學生在做出消費決策時普遍具有風險規避的心理。將自我一致性分量表的總分按照高低排列,以總人數的27%為分界,將被試分為高自我一致性和低自我一致性兩組,其中,高組有被試有23名,低組有被試26名。對高自我一致性組的數據進行方差分析。結果發現,在產品評價維度,沒有顯著效應:群體性別的作用不顯著,F(1,17)=2.35,p=0.144;反饋意見的作用不顯著,F(1,17)=2.90,p=0.107;交互作用也不顯著,F(1,17)=0.07,p=0.801。在購買意愿維度,發現反饋意見的作用顯著,F(1,17)=4.58,p=0.047,當群體給予正反饋意見時,后測的分數高于前測的分數;當群體給予負反饋意見時,后測的分數低于前測的分數;群體性別的作用不顯著,F(1,17)=0.18,p=0.682;交互作用也不顯著,F(1,17)=0.60,p=0.448。表明被試對產品的評價隨同齡群體的評價變化而變化,出現從眾現象。對低自我一致性組的數據進行方差分析。結果發現,在產品評價維度,群體性別的作用不顯著,F(1,21)=0.01,p=0.993;反饋意見的作用不顯著,F(1,21)=0.37,p=0.552;交互作用也不顯著,F(1,21)=1.17,p=0.292;前后測的作用顯著,F(1,21)=13.34,p=0.001,不論群體性別和反饋意見為何種條件,后測分數始終顯著低于前測分數。具體表現為:當反饋意見為正面信息時,被試對產品的評價改變不顯著,但呈下降趨勢;當反饋意見為負面信息時,被試對產品的評價顯著下降。在購買意愿維度,沒有發現顯著效應:群體性別的作用不顯著,F(1,21)=0.39,p=0.541;反饋意見的作用不顯著,F(1,21)=0.30,p=0.593;交互作用也不顯著,F(1,21)=0.39,p=0.541。

三、結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99 | 99热中文| 综合五月天堂 | 五月亭亭六月丁香 |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看色网站 |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 综合精品 |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麻豆国产13p |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 春色www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短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 羞羞视频在线免费 | 精品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欧美成在线 | 一级毛片在线全部免费播放 | 最近免费视频中文 | 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波多野结衣在线看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 |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 久久高清免费 | 亚洲国产系列久久精品99人人 |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 五月天堂网 | 在线亚洲播放 |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 | 久久久高清国产999尤物 |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77 | 四虎8848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