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初中班主任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用愛心去賞識學生,低標準,嚴要求
以前,我總認為班主任應該是個“醫生”,專門找出學生的缺點,然后督促他們及時改正,盡可能使自己的學生優秀,甚至完美,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算個稱職的班主任。再加上自己是一個比較要強的人,事事想做的最好,不分學生的水平高低,強制要求學生都要達到我理想中的完美形象。因此,我的方法簡單甚至粗暴,我的眼睛總是盯著學生的缺點,認為缺點不說不得了,優點不說少不了,學生改了一個缺點,我不是肯定,鼓勵,而是立馬再找出一個不足,時刻讓學生夾著尾巴做人,即使他是塊爛鐵,我也要把他煉成好鋼.可這樣做的結果換來的常常是自己心煩氣躁。學生很累,師生關系也很緊張。大概“恨鐵不成鋼"是這一時期班主任的共同感受。上個學期我終于找到了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我總讓學生“失敗”,學生“永遠的失敗”直接導致了自己工作的失敗,馬不停蹄地給學生找缺點,讓學生時刻覺得自己是個缺點很多的人,以致學生看不到一點希望和光明,不管怎樣努力,都達不到老師的要求,“失敗”的感覺最終磨掉了學生的信心,“好鋼”最終因為缺乏自信而成為了“爛鐵”,明白自己失敗的原因后,我開始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用全新的理念去指導自己的工作,對學生“優點不說不得了”,“百分之一的優點”我要擴大為“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九十九的缺點”縮小為“百分之一”。對學生要“低標準,嚴要求”,讓學生跳一跳就夠得著,讓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我能行”中成長,讓他們自信起來。但標準低,要求一定要嚴,做得不好,我也會懲罰學生,但懲罰有一個原則:不侮辱學生,不貶低學生,讓學生明白他受懲罰的原因在于他能做好卻沒有努力去做,懲罰的目的在于鞭策,更在于傳遞老師對他的賞識和關心,告訴學生你能做好的,但你必須努力!基于賞識基礎上的懲罰往往能讓受罰學生感激老師,尊敬老師,從而更努力地發展自己。
二、引導學生賞識自己,賞識別人
初二學生正處在發育高峰期,對異性的好奇仰慕常促使初二學生偷偷看不良刊物和影碟,我班就有這樣的現象,我給他們上了相關主題班會,幫學生揭開這些神秘的面紗,課堂上,我稱他們為佼佼者,稱他們為“英雄”,學生一臉的驚訝,然后我從“你從哪兒來”講起,講到他們的爸爸有成千上萬個孩子,而唯有你能“過五關,斬六將”,順利地來到這個世上,僅憑你現在能坐在教室里就可以當之無愧地稱為“英雄”,你是百萬分之一,只要努力,你就能發展得有多高.每隔幾周,我就讓學生總結一下自己,看看近期又取得了哪些進步,再想一想,下一階段你可能會獲得哪些進步,具備哪些優點,把你的優點和即將具備的優點都寫下來,經常看看,經常對照,經常自我鼓勵,學會賞識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優秀的。 引導學生賞識別人,正確處理好與“冤家對頭”的關系,正確處理好與自己所欣賞的異性關系。我常鼓勵學生要有正義感,要能真正地助人為樂,真正的同學情,哥們義氣在于能幫對方比原來更優秀,因此常有同學來“告密”,某某同學最近有哪些不對,或某某同學應該跟他談談,剛開始,有部分同學不理解,報復甚至“反目成仇”,對這些同學,我常這樣開導他們:你的這些缺點確實存在嗎? 一般情況下,陌生人會提醒你嗎 ?指出你的缺點,某某同學得到好處了嗎 ?陌生人不會提醒你,因為你的好壞與他不相干,同學指出你的缺點,他自己得不到什么,只是增加了競爭對手的實力,之所以這樣他還要指出你的缺點,是因為他是你同學,同學情使他希望你能更優秀,對提出自己不足的人,應心存感激,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應賞識對方的正直,善良,并要求自己也能這樣做。
三、讓家長賞識自己的孩子
傳統的家長會上,老師就像家長的家長,學習成績不好或是淘氣的學生的家長,常常會感到尷尬、顏面無存,學生則形容家長會后的日子是“今夜有暴風雪”
“誰是家長會的主人?”沒做過家長的人會回答:“顧名思義,當然是家長。”而這些年經常參加家長會的人會回答:“老師是主人。”
什么時候開會、講什么內容全由老師說了算,家長會上老師就像家長的家長,學生家長只有俯首聽命的份兒。如果有幸自己的孩子表現尚可,考試成績在班上排名也不太落后,老師在家長會上沒有點名批評,那家長會大大地松一口氣。只是會后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仍舊一無所知。如果孩子成績不太好或是比較淘氣,家長會上做父母的只能落個灰頭土臉,回家自然也難給孩子好臉色。于是有學生形容家長會后的日子是“今夜有暴風雪”!
《少年兒童研究》雜志社社長劉秀英說,許多學生和家長們都反映,家長會的問題太多了。家長會原本是為促使家長與教師、家庭和學校相互交流信息,相互理解支持,但是,現今的家長會多數都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
據北京市育英學校2000年對328名不同年級的學生做的問卷調查,36.3%的學生聽說要開家長會就心情緊張、感覺壓力大,11.3%的學生不愿父母參加家長會;學生認為37.2%的家長在會上只想了解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有7.6%的家長想了解學生在學校的生活,18.3%的家長想了解孩子需要幫助的地方;家長會后,11%的學生與教師關系變得緊張,20.1%的學生與家長關系緊張,30.5%的學生受到嚴肅批評并被限制活動。甚至有學生在問卷中回答“希望永遠不開家長會”。
在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須擁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平常心才能夠正確對待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班級管理制度。首先,初中班級管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繁瑣性,班級管理需要班主任時刻面對各類問題,其包括班級本身的建設與發展問題、學生的思想和態度問題等各個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初中班級管理相對繁瑣,它會帶給班主任更大的工作負擔。因此,班主任必須擁有較強的責任心和責任意識才能夠積極面對繁瑣的問題,才能夠有效解決各類問題。
其次,初中學生本身處于青春期,這就決定了大部分學生擁有較強的逆反情緒和心理。在這種背景下,班主任的工作很難得到學生的配合,甚至會得到學生反抗和抵觸。此時,班主任平常心的重要性就得到體現。面對學生的逆反情緒,班主任并不能采取強硬的措施和制度來進行壓制,只能夠依靠較強的平常心來進行疏導。在此過程中,班主任必須轉換自己的角色與學生進行交流,傾聽學生的想法,最終幫助學生克服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總的來說,初中學生的生理特性決定了初中班級管理工作對班主任心理的考驗,只有擁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平常心才能夠班主任應對來自于學生的各種問題,進而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2班主任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最后,從初中班級管理的實踐工作來看,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當代初中生造成的問題也更加棘手,班級管理的內容也逐步增加,其難度也就不斷提高。因此,班主任只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才能夠迎合時展的趨勢,才能夠更有效的解決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各種問題。首先,這需要初中學校開展工作,應該在班主任的招聘和選拔的角度開展工作。通過提高選聘標準,班主任的素質和能力才能夠得到提升。同時,初中學校應該定期組織班主任進行培訓,要提高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和意識,進而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其次,班主任必須擁有一定的自主意識,必須要擁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在此基礎上,班主任才能夠正確認識到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夠真正將班級管理當成自己的責任。
基于此,班主任才能夠主動積極的學習,才能夠在學校組織的培訓中獲得切實提升,也就能夠不斷提高班主任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最后,初中學校應該以一定的激勵手段來刺激班主任的積極性。通過對班級管理質量的評定對班主任進行激勵,這就能夠極大的調動班主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誘導其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對班級管理進行更有效的提升。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