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體育消費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人們健康意識和體育意識的增強,以及體育運動生活化、市場化和產業化的深入,人們對體育文化產業的消費需求在不斷增長,體育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不可忽略的增長點。尤其是這幾年,人們在體育上投入的金錢和時間都有了明顯提高。人們不光是對于體育產業的實物(體育服裝鞋帽以及運動器材等)消費在提高,對于體育信息消費(體育期刊,觀看比賽、表演、展覽等),以及參與型的體育消費(健身訓練、體育健康醫等)的需求更是大幅增加。
一、我國居民體育消費的現狀
體育產業發展綱要(1995年~2010年)中指出我國體育產業包括三大類別。第一為體育主體產業類,指發揮體育自身的經濟功能和價值的體育經營活動內容,如對體育競賽表演、訓練、健身、娛樂、咨詢、培訓等方面的經營;第二指為體育活動提供服務的體育相關產業類,如體育器械及體育用品的生產經營等;第三類指體育部門開展的旨在補助體育事業發展的其他各類產業活動。根據以上可以得知體育消費是指人們參與體育活動與觀賞運動競賽而對消費資料的使用與消耗。從狹義上講即是直接的體育消費是指參與體育活動與觀賞運動競賽過程中對體育服務產品及與體育消費直接有關的實物產品、精神產品的消費。廣義的體育消費指一切與體育活動有關系(聯系)的個人消費行為。比如在觀看體育比賽過程中購買飲料,去外地觀看體育比賽的交通費、食宿費等等。歸納為兩點就是實物消費和精神消費兩大類。
1.實物消費
我國居民的體育消費中主要以實物消費為主,主要有運動服裝鞋帽、健身器材設備、體育書刊雜志、食品飲料等。經調查表明以運動服裝鞋帽等體育實物消費資料的比重占體育消費支出的81.5%,而用于觀看比賽,參加娛樂活動的勞務性消費比重僅占體育消費支出的10%左右,體育書刊磁帶占7.1%;其他消費品占2.4%。運動服裝鞋帽等體育實物消費占到這么大的比重主要還是人們的消費心理沒有改變,因為大部分人的經濟水平決定了他們的消費結構還沒有脫離傳統,運動服裝鞋帽兼具運動和日常穿著,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人們在進行體育消費的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對生活的改變,所以這種比例分成也就正好表明了現在我國居民體育消費的結構層次。停留在外表上的消費,因為去買這種運動服裝鞋帽的人民未必會投入到真正的體育運動或鍛煉中,那后續的一些帶動消費就不存在。其次就是少數人購買小型的健身器材,為什么會選擇這些小型健身器材,是因為這些器材占用地方小,人們在家中就可以進行鍛煉,達到健身的目的,而省去了一些去場館的費用。當然后者會比前者在體育消費上面的力度大。但是這些都只是前段消費層次。
2.精神消費
體育消費中的精神消費支出主要是指:觀看體育比賽、表演、展覽,體育文化資訊等,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勝利召開,足以體現人民觀賞體育賽事的熱情,因為以往我們對于體育運動盛會的認識大部分人還是健身,為國爭光的一種理念,但是通過這次的召開,人們發現了體育運動中給人們帶來的不光是健身,為國爭光,還有一種協作、高興、放松的心情。這類消費相對實物消費而言層次較高,在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況下,人們會追求精神享受,這類消費的增長于是發展比較快,在廣州,人們用在觀看體育消費占整個體育消費支出的12.4%。隨著經濟的發展,運動水平的提高,觀賞型消費支出會增大。
上述外還有相關的延伸消費如體育彩票和體育勞務消費,體育彩票就不用論述了,體育勞務消費是指人們用貨幣購買各種與體育活動有關的體育勞務或服裝的體育消費資料的消費,也稱參與型體育消費,如為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健身訓練、體育健康醫療等所支付的各項費用,隨著我國工作制度的不斷改變,人們的閑暇時間相對增加,伴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為了追求更佳的生活質量,必將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體育運動的實踐中來,這類體育消費也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二、影響體育消費的因素分析
滿足體育消費的體育產品泛指能夠滿足人們參與、觀賞各種競技運動、健身運動需要的一切有形、無形的東西。花錢觀看體育賽事,是一種興趣的追求、情緒的宣泄、心理需要的滿足。事精神層面的消費。如果一個消費者的這種心理與情感需要的滿足程度越高,那他不斷地產生這種特殊購買行為的可能性便越大。同樣,當消費者花錢參與到體育鍛煉或者購買與體育相關的服裝及其器材時,他的這種購買行為讓他或她得到的是什么呢?得到的是情感上的愉悅及對身體健康的希望。可見,體育產品的核心是它能滿足人們的某些需要。中國人口數量多,對體育產品具有消費欲望的潛在消費者在中國人口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因為獲得“健康”、“活力”是人類永恒的追求,觀賞競技體育實現心理與情感的滿足則日益成為當代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造成我國體育消費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有:
1.收入水平直接影響著人們對體育消費的投入
根據恩格爾定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其收入中用于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率越大。隨著民民收入的增加,在全部支出中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比重會下降,而用于文化娛樂(體育)消費方面的支出會逐漸上升。當較低層的需要初步得到滿足以后,人們就會追求較高層次的需求,那么,體育需求是處于享受需求和發展需求階段,它是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和增進健康、增強體質的需求,所以,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于擴大體育消費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2.體育場館開放程度及服務水平對體育消費的影響
我國體育場館和設施數量少,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家規定單位的體育場所要向社會開放,雖然這個規定給人們的健身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因為這些體育場所歸各單位管理,場館的管理維護、運轉等投入由各單位負擔,所以,為了場館能正常運營,場館的管理者就必須考慮到利益和效益,健身的價格又不能定得過高,會對人們的健身活動有影響,又不能解決場館的日常開銷問題,所以,有的場館出租場地經營非健身項目以達到收支平衡,實際上用于健身的場地縮小了。現在我國在場館建設和管理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力度,在大的城市和地區設立比較大的健身中心和文體娛樂中心,從而彌補一些體育場館不足的問題。那么,隨著體育產業的不斷發展,以及經營觀念和經營模式的轉變,體育消費市場存在著的問題會逐漸得到改善。
3.傳統消費觀念的根本改變及對體育功能的重新認識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把體育當做社會主義的一項福利事業來認識,體育與文化、教育、衛生等都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受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所制約,體育的發展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撥款,而對于體育本身的經濟功能,即:體育的產業性質缺乏足夠的認識。這種體制帶來但就是們對體育的認識始終局限在鍛煉身體、培養意志、為國爭光的觀念中,而體育運動,以及賽事中的娛樂性沒有體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生活追求的日益迫切,在體育消費過程所帶來的快樂、成功與協作的感受會對人們傳統的消費結構造成一定的沖擊。體育消費結構以實物消費資料為主逐漸轉向體育賽事及資訊等無形消費。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影響我國居民體育消費的因素還有多方面的,其中有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否有閑暇時間等影響體育消費,因此,在人們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進行全民體育教育,加強全民健身意識是擴大體育消費的主要措施。隨著人們對健康和體育需求的提高,加上體育消費市場管理的不斷完善,體育消費市場必將擴大和發展起來。
三、總結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要求我國居民的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建設和發展體育市場,引導和激勵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是發展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任務。研究認為,今后我國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將遵循需求上升規律,發生實質性的趨優變化。特別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為標志的各類大型體育賽事近年來紛紛涌進中國,我們的生活已經自覺不自覺地和體育、特別是市場行為的競技體育走的很近。因此迫切需要我們在進行這類體育消費的同時,有理性消費觀的指導,避免出現盲目消費和超支消費等問題。而目前的國內賽事和體育機構,應該從培養國內賽事的體育消費群體開始,真正把公眾作為賽事成功與否重要組成部分,使公眾具備體育消費的習慣,從而面對來勢洶涌的國際高水平賽事的時候,能夠理性消費、正確消費,從而通過合理的體育消費形成蓬勃發展的體育市場和體育消費系,使體育消費成為我們提升生活質量、實現小康社會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張巖張尚權李澤潤:體育運動經濟問題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2]馬柏湘王進梅:我省城鎮居民體育需求心態的調查與研究[J].體育學刊,1996,(3)
1.1益陽市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的水平本論文根據實際情況將益陽市大學生每個月的網絡體育消費水平劃分為三個等級:每個月沒有網絡體育消費或1-49元為低級水平,50-99元為中級水平,100元以上為高級水平。通過圖1顯示有3%的大學生無網絡體育消費,45%的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的水平處于低級;46%的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的水平處于中級;9%的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水平處于高級。由于益陽市整體消費水平較低及大學生的經濟來源有限,因此益陽市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水平呈現出低、中級消費水平占主體,高級消費水平可上升空間較大的局勢。
1.2益陽市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的結構根據體育消費和網絡消費的結構方式,對益陽市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的結構進行調查,發現益陽市大學生的網絡體育消費結構與體育消費的結構有較大的相似點,均以實物類消費和信息類消費為主。信息類消費,主要是指利用網絡觀看體育資訊。表2顯示益陽市大學生在這方面消費占43.3%,略高于網絡體育實物類消費,由此可見隨著網絡時代的出現,網絡消費開始逐漸擴大并有占據實體消費的更大市場的趨勢。實物類消費,指通過網絡購物平臺花費一定的資金獲得體育類的實物商品,主要包括運動服裝、運動器械、體育雜志等。益陽市大學生在這方面消費占41.7%。這顯示大學生除了在網上瀏覽體育新聞和觀看賽事外,主要還是以實體消費為主。參與性消費,旨為達到自身的目的而參與體育相關活動并通過網絡進行的消費,例如通過網絡購買觀看比賽的門票、支付租用場地的費用等。益陽市大學生在這方面消費占10%,這與非網絡類的參與性體育消費有較大的差距,主要是網絡對體育賽事門票的出售和體育場地的租用的發展還處于較低水平。勞務性消費,指為了學習和掌握體育技能、知識或因身體狀況而需要相關的體育輔治療通過網絡進行了解或支付費用的消費。調查顯示,只有5%的大學生在這方面有消費過,這跟參與性網絡體育消費的情況類似,這可以看出利用網絡上開展體育培訓班或體育輔治療還處于較低的水平狀態。
2影響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行為的因素
2.1影響益陽市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的主觀因素
2.1.1網絡體育消費觀念網絡消費行為的觀念分為傳統節儉消費觀、需求消費觀、從眾消費觀和奢侈消費觀,由此結合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行為,制定出相應的選項來反映益陽市大學的網絡體育消費觀念。表3顯示根據自身審美需要而選擇合適的體育商品的大學生占54.4%,即需求消費觀;可以買到價廉物美的體育商品占36.8%,即傳統節儉消費觀;受朋友或同學影響相跟著買的從眾消費觀和只注重品牌追求個性的奢侈消費觀,別占4.7%和4.1%。大部分大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而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商品,只有少部分大學生偏向盲目的消費行為,大學生的網絡體育消費觀念影響著其網絡體育消費行為,同樣樹立良好的消費觀念對于營造良好的網絡體育消費氛圍至關重要。
2.1.2經濟情況結合其相應的網絡體育消費水平進行分析,表4表明每月生活費在600元以下的大學生有30人處于低級消費水平,沒有一位是在中級或高級的消費水平;每月生活費在600-1000元的大學生有126人處于低級消費水平,91人處于中級消費水平,只有8人處于高級消費水;每月生活費在1000元以上的大學生處于中級或高級的消費水平的有158人。這表明大學生在網絡體育消費情況與其每月生活費的多少呈現正相關性,經濟情況是決定益陽市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的重要因素之一。
2.1.3個人感知風險感知風險的最初概念是由哈佛大學的RaymondBauer于1960年從心理學延伸出來的,他認為消費者任何購買行為,都可能無法確知其預期的結果是否正確,而某些結果可能令消費者不愉快。[2]研究發現益陽市大學生存在的個人感知風險主要有:①在網絡上購買的體育商品沒能達到消費者所期盼的效果或規格。②在網絡上購買的體育商品對消費者的安全或健康可能產生一定危害。③害怕在網絡上購買的體育商品的價格比傳統零售商的價格高或者是商品的質量問題引起的經濟損失以及體育商品的退貨及其退貨帶來的損失等,甚至是無法接收到所預訂的體育商品。④銀行卡、網銀信息和個人隱私等,由于網上支付需要消費者的個人相關信息以及輸入銀行卡、U盾相關密碼信息。所以網絡購買體育用品除了交易的風險外,還存在著個人財產信息的風險等。
2.1.4以往網絡體育消費經驗以往網絡體育消費經驗,指消費者曾經在網絡上的某個商家、網站上購買體育用品或觀看體育賽事的直播等的經驗。消費者在經歷第一次的網絡體育消費并獲得相對理想的消費體驗后,他們在第二次的網絡體育消費中會習慣性地去重復上一次的網絡消費操作,即尋找上一次合作的商家或上一次觀看體育賽事的網站。由此可見,大學生以往的網絡體育消費經驗也是影響其網絡體育消費的因素。
2.2影響益陽市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的客觀因素
2.2.1網絡體育商品的價格網絡零售與傳統零售的區別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區別是網絡零售可以方便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其所需的商品,而且網絡零售的商品價格比傳統零售要低。這是由于網絡零售擁有龐大的商品庫,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尋找適合自身的商品,這為消費者節省了不少的時間,并且網絡零售不需要實體店,也不需要太多了銷售員,其運營成本因此遠遠低于傳統零售,所以網絡零售商品的價格要低于傳統零售商品的價格。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發展中心)第十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消費者網上購物的主要動機依次是:節約時間(48.5%),價格便宜(43.67%),購物操作方便(42.4%),尋找稀有商品(33.5%)。[3]網絡體育消費隸屬于網絡零售的一個范疇,因此網絡體育商品價格是影響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的重要因素之一。
2.2.2體育商品的品牌網絡體育購物雖然有著比傳統零售好處,但凡事都會有雙面的,其不足之處之一就是網絡體育購物中,消費者對網絡上的商品的辨別能力要較傳統零售中商品的辨別能力低。當消費者對想購買的體育商品不太了解時,為了避免網絡體育消費帶來的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消費者往往會選擇知名度較高的體育品牌,例如耐克、阿迪達斯、彪馬等等。知名度高的體育品牌往往能減少消費者評價產品過程中的搜尋成本以及所付出的認知努力,從而幫助消費者做出購買決策。
2.2.3網絡體育消費平臺網絡體育消費平臺,指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體育商品或觀看體育賽事直播、視頻、論壇等的網站平臺,例如淘寶商城、京東商城、名鞋庫等。作為商家與消費者在虛擬世界進行體育消費交易的平臺,網站平臺發揮著其重要的作用。實用性強的網站有著強大的搜索功能,消費者可以通過其來迅速搜尋自己想要的商品、賽事直播或體育資訊,從而大大地節省了搜尋成本。網絡體育消費者會傾向選擇搜索功能強、網店設計精美、網站管理完善、產品詳細信息更新快、網站下載鏈接速度快的網絡體育平臺進行其體育消費行為。因此網絡體育消費平臺的建設是否完善,也影響著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行為。
2.2.4網絡體育商家的誠信度在網絡體育消費中,與傳統零售的區別還在于體育消費者與體育商家無法面對面進行交易活動,雙方只能通過虛擬的網絡世界進行交易,體育消費者無法對購買的體育商品進行觸摸、嘗試和對比,也不能支付完費用就馬上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商品。因此,在虛擬網絡世界中,體育商家的誠信度對網絡體育消費者消費決策的影響力要遠遠大于傳統體育消費。表5表明商家的誠信度高是大部分大學生選擇網絡體育商家的首要原因,約占總體人數的52.5%;其次為商家服務態度好。僅3.7%的大學生會因為所選體育商品價格比其他商家便宜作為首要原因。日常生活中除非消費者對將要與之交易的網絡零售商建立起了足夠的信任感,否則即使網絡零售商提供了極具競爭力的報價,消費者還是不會與沒誠信的商家進行交易活動的。因此網絡體育商家的誠信度對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的決策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1.大學生網絡消費動機主要為節約時間、價格便宜和操作方便;當代大學生比較追求個性化,因此也有3.5%的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動機為尋找個性化體育商品。從大學生的整體消費層次來看,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約占91%的大學生處于中低水平,僅9%的大學生處于高級水平。2.通過對益陽市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結構調查,益陽市大學生的網絡體育消費類型主要有:實物類消費、信息類消費、參與性消費、勞務性消費。整個消費結構中以信息類網絡體育消費和實物類消費為主,兩者共占85%,參與性消費及勞務性消費只是網絡消費中附帶的小部分,僅占15%。3.通過結合體育消費和網絡消費的相關研究,得出影響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的因素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其中主觀因素中大學生的網絡體育消費水平與其經濟情況呈正相關性;當前大學生的網絡體育消費觀念以需求消費和價廉物美為主;其次影響網絡體育消費的主觀因素中還與存在的個人感知風險及以往的購物經驗具有較大的相關性。客觀因素中影響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首先考慮的是商品的價格,其次是商品品牌及網絡的銷售平臺,此外大學生網絡體育消費中所占比重較大的是商家誠信度,也就是網絡商家的店家級別。
我國經濟已跨入市場經濟發展階段,在計劃經濟時期的一些所謂“福利性”事業已紛紛走上了產業化道路,體育也不例外。如體育服裝、體育器材的興盛與發展,球類項目的職業化進程,體育相關產業(體育文化、體育展會等)的開發與拓展,都為中國體育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如美國、英國、意大利,其體育產業已發展為成熟產業,甚至是政府財政收入的支柱產業之一),我國的體育產業還很落后。
一、我國當前體育消費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一個國家的體育消費現狀,包括該國體育消費的結構和水平兩個方面。體育消費結構就是構成體育消費的各種資料的數量及其比例關系,其中各項體育消費支出的貨幣總量就是體育消費水平。它反映了某一時期內社會所擁有的體育消費品數量和質量對人們“體育消費”的滿足程度,也間接或直接地反映了社會經濟發達程度和水平。據有關統計資料分析表明,1987年,我國城鎮居民用于文化娛樂社會消遣方面的費用支出只占全部居民消費支出的0.3%,而用于體育消費方面的支出,平均不到整個社會消遣和娛樂消費的10%;在經濟發達國家,人們日常生活中用于體育消費方面的開支通常占整個社會消遣娛樂消費的30%~40%。如美國,體育消費占消費總額的20%左右。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體育消費的現狀是:
(一)體育消費結構單一
據調查資料表明,我國城市居民對體育的投入主要去向是以運動服裝、鞋、襪等體育實物消費資料為主,占體育消費支出的81%,而且這其中不包含運動器材等體育實物資料,這部分占9.5%。也就是說,我國居民的體育勞務消費與體育信息消費合起來也不過占總體體育消費的10%。而據美國新聞界一次全國性的調查統計表明,1988年美國人的體育消費總額為470億美元,其中僅花在觀看各種運動比賽門票上的費用就為64億美元,約占14%,花費在保齡球、高爾夫球等會員費用也達到62億美元。
(二)體育消費水平較低
有關資料表明,1992年我國城市居民雖有67.8%的家庭在體育上有經費投入,但水平較低。年均投入在20~50元之間的占體育投入家庭的67.4%,在60~80元之間的占21.4%,在100元以上的占11.2%。即使以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的珠江三角為例,居民用于體育方面的支出也不過月人均36.57元,只占生活費總支出的5.4%。在我國中西部地區及廣大農村其投入更少。(三)我國人民的體育價值觀念還處于比較低級的階段
受幾千年儒家文化的熏染,我國民眾歷來就存有“重文輕武”的傳統心理。在絕大多數人眼里,體育就是玩樂,沒有把體育競賽與商務活動、精神作用等聯系起來。
(四)我國的體育活動社會化程度還很低
這主要體現在我國體育人口相對偏低、人們在閑暇時間里用于體育鍛煉的時間相對較少、可用的體育活動場地極其有限等方面。
影響體育消費結構及水平的因素雖然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受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同時還受社會文化背景、傳統消費習慣和心態、體育價值觀念以及體育社會化程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當今世界,體育消費水平較高的國家都是經濟發達的國家,而且,這些國家的體育社會化程度及全民體育意識也較強。
二、體育消費是體育產業興起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