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栽培管理技術論文范文

栽培管理技術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栽培管理技術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栽培管理技術論文

第1篇

論文摘要從品種選擇、育苗、定植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總結了遼南地區銀杏豐產栽培技術,以供生產者參考。

銀杏又叫白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孑遺植物之一。銀杏樹壽命長,樹干挺拔,材質優良,果實營養豐富,兼有藥用價值,發展果材兼用銀杏,可以幫助農民致富。據預測,21世紀初國際銀杏市場白果的總需求量約為6萬噸,而目前產量僅為需求量的10%;銀杏葉的總需求量約為10萬噸,而目前產量僅為需求量的20%。可以斷言,銀杏果、葉產品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仍有較大的市場潛力。筆者根據多年來對銀杏栽培技術的觀察和實踐,現將其豐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品種選擇

目前,主推品種有洞庭佛手、大園鈴、大佛指、扁佛指、大金墜、大馬鈴、七星果、龍潭皇等。

2育苗

2.1種子處理

銀杏于10月份采收果實,采收后種子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后熟發育才能發芽。通常采用沙藏的方法,雌雄種子分開沙藏,一般雌核圓形,具二棱;雄核尖頭,且具三棱。將去除外種皮的白果用清水洗凈,將手握成團、手松即散的河沙按果沙體積l∶3混合,置于陰燥處,沙藏期間要防止高溫和沙過干或過濕。3月底篩出種子洗凈后催芽,方法是用30~35℃的溫水浸泡2~3d,每天換1次水,然后將種子均勻地攤放在席子上,約5cm厚,種子上面蓋上麻袋片;每天早晚揭開麻袋片,用溫水對種子淋浴l次,室內溫度保持30℃左右,48h左右種子可全部發芽。

2.2育苗移栽

育苗地宜選擇排水良好、土質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施腐熟渣肥30t/hm2,適量混入磷肥和尿素,深翻整地,鋤碎耙平;做成高畦,畦寬1.2m,寬窄行點播,寬行40cm,窄行20cm,株距15cm,溝深3cm。播種時將種子側放于溝底,使胚根向下,胚軸向上生長。覆土3~4cm厚,壓實,然后蓋草保溫。苗期加強肥水管理、中耕除草和病蟲防治。為培育成優質砧苗,一至二年生苗木可于秋季落葉后進行移栽。移栽時剪斷主根,以促發側根。經2~3年,根頸直徑粗度約1cm以上時可作嫁接砧木用。

3定植管理

3.1定植

定植一般在秋季落葉后到翌春萌芽前均可進行。矮密早果園株行距為2m×4m,按5%配植授粉樹;矮密早葉園株行距為0.5m×0.8m。每定植穴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與過磷酸鈣或餅肥混合堆漚的復合肥20kg,與底土混拌均勻,上蓋細土10cm厚。然后將嫁接苗主根留20cm左右切斷,修理過長的細根,栽入穴內,使根系舒展,回土壓實,澆透定根水,再覆細土稍高于原地面。

3.2土肥水管理

由于本地土壤屬比較黏,所以定植后前3~4年要做好松土、除草、施肥等工作,一般于4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各深翻1次,深15~20cm,可提高土溫,有利于根系生長。在每年7月中旬以前最好能做到15~30d施1次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適量配合磷、鉀肥,促進枝梢老熟(最好施用腐熟的人畜肥),施肥要結合灌水。銀杏根系不耐澇,春夏雨水多要提前準備清溝排漬。夏秋干旱要注意灌水。在定植后的第3年,6月中旬以后要開始控制肥水,特別要控制氮肥,以利于形成花芽,為翌年進入豐產期奠定基礎。4病蟲害防治

4.1銀杏葉枯病

加強肥水管理,促使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如7月份前多施鋅肥或硼、錳、鋅等微量元素混合液(1∶500)潑澆銀杏根基附近地面,能有效控制該病的發生。此外,在發病初期,對苗木或幼樹噴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800倍液進行防治,視發病輕重隔15~20d噴1次,連噴2~3次。

4.2銀杏早期黃化病

該病主要由土壤水分不足或地下害蟲危害,或土地積水、缺鋅等引起,發病后易感染葉枯病而早期落葉。發病時期多在6月中旬出現,7月上旬黃化增多。防治上要找準病因,注意干旱灌水、積水排濕;如缺鋅應施鋅肥,如硫酸鋅或多效鋅等。

4.3霉爛病

在貯藏期危害銀杏種仁,在溫度25℃左右、濕度較大的條件下蔓延致病,未成熟或破碎種子發病較多。種子必須充分成熟后采收,同時避免損傷種皮。貯藏前要充分晾干,揀去碎種、病種,貯藏室要保持低溫,并注意通風。貯藏前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min,或用40%甲醛稀釋10倍噴灑消毒。

4.4銀杏超小卷葉蛾

成蟲羽化盛期前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進行防治。幼蟲孵化初期用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噴灑被害枝。用油霧劑噴灑樹干,防治已蛀入樹皮的幼蟲。用涂白劑涂刷樹干,防治羽化成蟲。

4.5銀杏大蠶蛾

8~9月用黑光燈誘殺成蟲。在幼蟲3齡前摘除群集為害的葉片。發生嚴重時,在低齡幼蟲期噴灑2.5%溴氰菊酯2500倍液或90%敵百蟲1500~2000倍液。

5采收

5.1白果采收及處理

銀杏的適宜采收期是以自然落種始期為主要指標,黃河以北白果采收期大約在10月上旬,黃河以南至長江流域一帶大約是在9月下旬。銀杏果實充分成熟后,外果皮橙黃色,較松軟,果面現白霜,此時即可采收,我地時間約在10月中下旬,密植果園宜人工采摘。銀杏采收后,可采用傳統堆漚的方法至外種皮腐爛有臭味,然后反復揉搓除掉外種皮,用清水漂洗干凈。注意此過程中,人體不要與銀杏有直接接觸。洗凈后的白果應立即進行漂白,方法是:將0.5kg漂白粉用適量溫水化開,過濾去渣,再用清水稀釋,約50kg溶液,不要用鐵容器。一般1kg漂白粉可漂白100kg白果,漂白時間5~6min。撈出后,用清水沖洗至果面不留藥跡藥味,攤放在通風處陰干,干后可自行分級或直接出售。如需貯藏,量少時可用麻袋裝好置于陰涼通風處,貯藏時間不宜過長;量多時可放入地窖或冷庫中,溫度維持在2~5℃、濕度應低于50%,并注意檢查,防止過干、過濕。

5.2銀杏葉的采收及處理

為了不影響銀杏葉的藥用成分,保證銀杏樹的正常生長,銀杏葉的采收標準應是藥典規定的黃綠色,這個時間與白果采收基本一致,甚至略有提前。采收方法以人工采摘為主,如是秋末一次性采收,不能將葉片采光,應保留枝梢先端的葉片,采葉量為葉片數的70%~80%。葉片采摘后應攤開晾干,厚度不要超過10cm,嚴禁太陽曝曬,注意經常翻動,干至用手抓起能脆碎為好,然后打包貯藏或銷售。

參考文獻

[1]曹福亮.中國銀杏[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第2篇

論文摘要杜仲為我國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從播種繁育、造林、撫育管理、皮葉的采收與貯藏等方面介紹了杜仲的栽培管理技術,以期促進杜仲的栽植生產。

杜仲為落葉喬木,是我國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杜仲皮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益腰膝、除酸痛、降血壓等功效;杜仲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及人體需要的10余種元素;杜仲除木質部外均含有重要的工業原料杜仲膠,其具有良好的絕緣性和粘著性,廣泛應用于電器工業、化學工業和電訊器材工業;杜仲干直,枝葉茂密,根系發達,樹姿優美,適應性強;既是優良園林綠化樹種,又是丘陵山地和平原造林的重要經濟林樹種?,F將杜仲育苗、栽培管理及采收技術總結如下。

1播種繁育

杜仲播種育苗一般春、秋播均可,但以春播為多。播種的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播種前要對圃地進行翻耕凍垡,并做成寬1m、高15~25cm的苗床。同時,結合翻耕,施腐熟有機肥30t/hm2。為了減少地下害蟲,還可適量施生石灰、福爾馬林等對圃地進行消毒。為保證種子純度和質量,提高發芽率,播種前要精選種子,并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將種用30℃左右的溫水浸泡2~3d,每天換水2次,待種子吸水膨大時,撈出晾干,即可播種。杜仲播種常采用條播方法,播種溝深3cm,行距20~25cm,用種量一般為150~225kg/hm2。播種后覆1~2cm細土,并澆水蓋草保墑。種子出芽后,要趁陰天或傍晚揭草,幼苗在生長過程中要及時進行除草。當幼苗長出2~4片真葉時,要進行間苗,并進行第1次追肥,施用尿素22.5~30.0kg/hm2,此后每月結合除草追肥1次,并逐漸增加施肥量,最后1次追肥應在立秋前進行,以鉀肥為主。當幼苗形成5~6片真葉時,結合間苗進行移稠補稀,保留30~45萬株/hm2左右。

2造林

2.1造林地選擇和造林密度

杜種造林地應選擇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杜仲造林密度主要根據作業方式和立地條件來確定,一般株行距為2m×2m或2m×3m,栽植1500~2400株/hm2。

2.2整地

杜仲為深根性樹種,主根明顯,深達1m以上,所以杜仲造林要實行大穴。對緩坡和平地造林,要力求做到全面整地或帶狀整地;對坡度超過15°的造林地,除局部可以全墾外,一般應進行帶狀整地;對坡度25°以上的地,禁止全墾,應進行帶狀或穴狀整地。帶狀整地必須沿等高線進行,帶間保留2~3m原有植被;穴狀整地要求規格為60cm×60cm×60cm,挖穴時,表土與心土應分開放穴旁備用。

2.3栽植

栽植宜在3月上旬進行。在栽植前,要修整好根系,浸沾泥漿。栽植時,先將表土與基肥混合后墊入穴底,然后放入苗木,埋入細土,輕輕提苗,讓根系舒展,再填土至穴滿,踏實,上覆心土。栽植深度稍深于苗木原土痕處即可,切勿深栽。

3撫育管理

3.1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每年進行2次,第1次在4~5月份,第2次在7~8月份,中耕除草宜淺。對土壤粘重、板結林地,從栽植后第2年開始,必須進行深翻,以后每隔1年進行1次。同時,提倡間種豆科作物或綠肥,增強土壤肥力。

3.2追肥

結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2次。追肥以腐熟有機肥加尿素混施為好,每株每次施入0.3~0.5kg。

3.3病蟲害防治

杜仲在苗期易發生立枯病,在幼苗出土后1個月內,用0.5%等量式波爾多液每10d噴灑1次,1個月后用1.0%等量式波爾多液每15d噴灑1次,2~3次即可。地老虎、螻蛄等害蟲用毒餌誘殺。地下水位高或排水不良的林地,杜仲易發生根腐病,導致整株死亡。因此,要加強排水。同時挖出病株燒毀,對樹穴用5%福爾馬林進行消毒;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150g/株,施入樹冠土壤中防治根腐病。猝倒病和葉枯病在發病初期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

4采收與貯藏

4.1葉的采收和貯藏

4.1.1采葉時間。一般采葉時間可在7~10月,8月是采葉最佳時期。選擇無病蟲害和沒有噴灑過農藥的樹木,要采綠葉,忌采發黃的葉,因綠葉有效成分含量高,發黃葉含量少。

4.1.2樹葉采集后的處理。為防止腐爛,杜仲葉采收后要先攤放在室內,并及時進行殺青處理。常見殺青方法是以普通鐵鍋作為炒鍋,翻炒至葉面失去光澤、葉色暗綠、葉質柔軟、手握葉不粘手、失重30%左右即可。

4.1.3貯藏。殺青處理后的杜仲葉要及時烘烤或晾干,去雜質裝袋。制膠用的杜仲葉也要晾干裝袋,存放于干燥、通風的倉庫里,注意防潮、防曬、防蟲、防鼠害。

4.2皮的采收和貯藏

4.2.1剝皮時間。杜仲在生長季節的5~7月剝皮效果最好。剝皮宜選擇氣溫25~35℃、相對濕度80%以上的陰天或晴天16時后進行。注意不要在下雨天剝皮。

4.2.2剝皮方法。在水利條件好的地方,可在剝皮前7d將杜仲樹澆透1次水;不能澆水的地方,最好在下透1次雨以后搶時剝皮。要選長勢旺盛、枝葉茂密、樹徑6cm以上的中齡樹為剝皮對象。剝皮時先在主干分枝以下5cm處橫割1圈,深達木質部,再從地面上10cm處同樣橫割1圈,然后從上下兩刀口之間縱割1刀,深達形成層,注意不要損傷木質部表面的幼嫩木質部的細胞。輕輕將樹皮全部剝掉,再對樹桿木質部噴施杜仲“增皮靈”或杜仲“促生劑”,最后用地膜將部位包扎好,上部包扎要緊,下部稍松,剝皮40~45d后揭開地膜。

第3篇

論文摘要闡述了黃姜的形態特征,并總結了黃姜人工栽培技術,包括地塊和栽培種的選擇、繁殖方法、藤架的搭法與管理、病蟲雜草綜合防治以及根狀種莖的采挖與貯運,以期為黃姜人工栽培提供技術參考。

1黃姜形態特征

黃姜,學名盾葉薯蕷,也叫火頭根,是薯蕷科薯蕷屬的一種多年生草質藤本作物[1]。地上莖左旋,光滑無毛,有時分枝或葉柄基部兩側微突起或有刺。單葉互生,盾形、三角狀卵形、心形或箭形,葉片厚紙質,兩側裂片圓耳狀或長圓形,兩面光滑無毛,表面綠色,常有不規則的斑塊,葉柄盾狀著生?;▎涡?,雌雄異株少有同株。雄花無梗,常2~6朵簇生,再排列成重穗狀,花序單一或分枝,1~2個簇生于葉腋,通常每簇花僅1~2朵發育,基部常有膜質,苞片3~4枚,花被片6,長1.2~1.5mm,寬0.8~1.0mm,開放時平展,紫紅色,干后黑色,雄蕊6枚,著生于花托的邊緣,花絲極短,與花藥近等長。雌花序與雄花序相近似,雌花具花絲狀退化雄蕊。蒴果三棱形。每棱翅狀,長1.2~2.0cm,寬1.0~1.5cm,干后紫黑色,表面常有白粉;種子通常每室2枚,著生于中軸中部,四周圍有薄膜狀翅?;ㄆ?~8月,果期6~9月。地下根狀莖橫生,近圓柱形,指狀或不規則分枝,直徑1.5~3.0cm;新鮮時外皮棕褐色,粗糙,有明顯皺紋和白色圓點狀根痕。斷面桔黃色,質地細而嫩,干后粉質,維管束明顯。根狀莖薯蕷皂苷配基含量高,最高達16.15%,是合成甾體激素藥物的重要原料[2]。

2人工栽培黃姜地塊和栽培種的選擇

2.1栽培地塊的選擇

人工栽培黃姜地塊,要求土壤疏松、土質肥沃,土層厚度15cm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1%以上、全氮含量0.1%以上、pH值6~7。栽培黃姜的地塊應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不能過砂過粘或過酸過堿。

栽培黃姜的地塊,應進行深翻細整,并結合整地施足底肥。一般早春種植的,頭年冬整地,整地時,鋪施45~60t/hm2腐熟的農家肥,均勻翻入土中,種植前進行1次深翻細耙;秋末冬初種植的,栽前應深翻,打碎土塊,揀凈石頭、雜草。

2.2栽培種的選擇

作種的黃姜,根狀莖應粗細均勻,生命力強,無病蟲害和損傷,粒度飽滿,無霉變,千粒重達10g以上,需種子45kg/hm2左右,并盡量選用一年生根基做種莖。

3繁殖方法

3.1種子繁殖

黃姜的種子發芽較慢,繁殖倍數高,實用價值較大。播種前需將種子晾曬并將周圍翅殼搓去,用25℃的溫水浸泡12h撈出晾干,然后拌細沙或肥土進行播種。露地育苗方法,播種期一般在3月中旬前后,苗床應選在靠近水源和較肥沃的地塊,施腐熟農家肥60t/hm2左右及黃姜專用肥1500kg/hm2左右,翻耕后作成1m寬的床,床面要平整、綿軟、疏松,苗床作好后,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撒播或開溝撒播上去,種上覆蓋細肥土2~3cm,床面覆蓋作物秸稈,經常噴水,保持土壤處于濕潤狀態,土壤溫度處于20~25℃。播后25~30d后發芽率可達50%~60%,40~50d左右即可出苗,有條件的地方,可先將黃姜種子放在培養皿或營養缽內,置于20~25℃的濕潤條件下發芽,發芽率可達80%~90%,然后播入濕潤、遮蔭的苗床里培育,當年可形成小根狀莖種。

3.2根狀莖繁殖

根狀莖繁殖時將根狀莖掰成5~10cm長的莖段,每段根莖上保留2~3個健狀的潛伏芽。實行起壟種植,播種時間一般在11月至來年3月以前為佳。將選好的種子按25cm×30cm的株行距,開深13cm左右的溝下種,芽向上,覆土6~8cm,保持土壤處于濕潤狀態。待苗長到15cm左右,移栽于大田。

4藤架的搭法與管理

薯蕷的藤架一般可采用竹棍或木條綁縛搭成。山坡或不成行的稀林地,藤架高度宜在1.5m。平川地帶或成行的稀林地,藤架可順行搭成長方體或長弓形,藤架高度宜在1.5m左右。壟作的,可2壟合搭1道藤架;溝植的,可3行搭1道藤架。

薯蕷種植后,應使土壤處于濕潤狀態,干旱季節,應灌幾次水;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灌水追施適量速效肥。當黃姜的地上莖攀上藤架到地下根狀莖增生膨大期間,應適時松土,除去雜草,尤其是每次雨過天晴,應待土不粘鋤時進行1次松土,松土深度5~6cm。松土除草時,勿傷藤莖。

5病蟲雜草綜合防治

5.1農業防治

(1)選用無病蟲、無霉變種薯,防治病蟲傳播,保證苗全苗壯。種姜1年為佳,要求大小一致,1kg種子150~200個芽頭,每個芽頭有2~3個芽眼,用種2250~3000kg/hm2。

(2)采用高畦壟作種植,改善土壤通氣性,促進地下根莖生長。按1m寬作壟,壟高20cm,株行距25cm×25cm,每壟種4行,種10.5~13.5萬株/hm2,以冬播為好。

(3)合理輪作倒茬,采用與禾本科作物2年以上輪作倒茬,防災避害。

(4)施用腐熟農家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重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性。一般施農家肥30~45t/hm2、磷肥750kg/hm2、鉀肥375kg/hm2、黃姜專用肥1125~1500kg/hm2,以基肥為主。

(5)搭架栽培。當苗高30cm以后,按每平方米4根竹桿搭成”人”字架,促進通風透光和濕氣流動,促進葉片光合作用和根莖生長,能有效提高產量和防病控害。5.2藥劑防治

(1)土壤消毒。在病害發生嚴重地塊,整地時選用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靈、50%福美雙4500~6000g/hm2拌細土撒施土中;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消毒,預防土傳病害。防治地下害蟲,采用50%辛硫磷、48%樂斯本乳油2250~3000g/hm2,或3%呋喃丹45kg/hm2,拌細土300~450kg/hm2均勻撒施。

(2)病害防治。在病害發生地塊,當達到防治指標時,選用75%百菌清1000倍液,50%多菌靈、50%溶菌靈、70%托布津或86.2%銅大師500~800倍液,在發病部噴霧或灌根,每株灌50~100mL。

(3)蟲害防治。在葉面害蟲發生地塊,選用55%一遍凈225~300g/hm2、50%辛硫磷1500mL/hm2、20%菊脂農藥450~600mL/hm2或Bt乳劑2250~3000g/hm2對水450~600kg/hm2,在幼蟲3齡始盛期噴霧防治。

5.3化學除草

(1)土壤封閉處理。在黃姜播后苗前,選用50%姜草凈750~900g/hm2、90%禾耐斯600~750g/hm2、50%乙草胺2250~2700g/hm2或72%拉索1500~2250g/hm2,對水900kg/hm2噴霧。

(2)莖葉噴霧。當田間雜草生長在3~5片葉時,選用5%精禾草克、5%旱草枯或10.8%高效蓋草能乳油675~750mL/hm2,對水450kg/hm2作莖葉噴霧。

(3)定向噴霧。對局部地塊多年生惡性雜草,選用74.7%農民樂1500~2250g/hm2或20%克無蹤2250~3000g/hm2,對水450~600kg/hm2定向噴霧,切記不要噴灑在黃姜莖葉上。

施藥后因降雨等原因影響防治效果時,應及時補治;土壤處理除草,要搶雨后天晴,土壤濕時噴藥,施藥后禁止在田間操作和人畜踐踏,以免破壞藥土層影響防除效果。

6根狀種莖的采挖與貯運

薯蕷根狀莖入土較深,采挖比較費力。采挖時,先剪去地上莖,拆除藤架,然后沿兩行正中間開挖20cm深的溝,分別向兩邊小心抱出根狀莖。陜南一般在11月左右采挖。

根狀莖采挖后,應將潛伏芽較多無病蟲的上部莖段連同蘆頭一起截下作種田,晾干水氣貯藏。貯藏的方法是:①地下沙藏:選地下水位低、土質較黏的地方挖深70cm、寬50cm的方坑,坑低和四周鋪1層稻草或麥草,然后1層干砂1層種莖層放在距地面15cm處,上蓋40cm的潮土,作成高出地面的土壟,壟邊開兩條排水溝。②窖藏:將地窖用來蘇兒消毒后,將種莖堆入,堆高40~50cm,窖口留1個通風口。貯藏期間的溫度最好保持在5~7℃范圍內,不宜高于9℃,以免發芽。

長途調用新鮮種莖時,應將種莖與鋸末層放在木箱或較硬的紙箱內,上加蓋封緊。若運輸時間過長,應避免種莖過冷受凍或過熱發芽。

7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青青久久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 羞羞视频网址 | 五月综合色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 五月深爱网 | 在线播放 亚洲 | 四虎影视最新网站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图片 | 色综合五月激情综合色一区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 天堂激情| 国产小视频在线 |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首页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性生活视频网 | 春色视频www免费视频观看 |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网站 |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不卡 |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 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丁香婷婷激情网 |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美女隐私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天精品在线 |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 | 亚洲图片欧美视频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99 | 四虎www成人影院免费观看 | www.激情五月.com | 色播影院性播免费看 |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四虎影院最新网站 |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本不卡高清免费v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