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教育成本論文范文

教育成本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教育成本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教育成本論文

第1篇

1、我國高校教育成本概念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首先必須清晰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成本,最初是經濟學中的概念,主要分為隱性成本和顯性成本。顯性成本,就是常說的實際支出;隱性成本,就是常說的機會成本。后來,成本也被納入會計學范疇,主要是企業的財務資料中的為達到生產等目的的資源消耗的記載,并在此基礎上考慮企業的無形資產的攤銷和固定資產的折舊,這實質也是顯性成本和部分隱形成本的應用。從會計學角度來看,高校教育成本,就是高等學校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所耗費的資源。與其他成本不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體是高校,且所耗費的這種資源是人力、物力、財力的統稱,但歸根結底是反映在高校財務數據中的一種貨幣化計量,該計量既包括對實際支出的計量也包括學校的資產(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用于學生培養而喪失的機會收益,即機會成本,這種機會成本在賬務上的處理用固定資產的折舊和無形資產的攤銷體現。

2、高校教育成本的原則在核算過程中,我們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保證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能夠有條理、有依據順利進行。

(1)相關性原則。凡是與高校教育相關的成本才計入,無關的不計入。這里的教育,不單單指教學,其包括高校各個學院的教學及支撐教學的行政工作、與學生日常活動相關的黨群職能部門和行政職能部門的行政工作、直屬及附屬單位的行政工作。

(2)合法性原則。在對高校財務資料進行甄別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進行,對不合法、合規的財務處理不得計入高校教育成本。

(3)分期核算原則。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一般以一年為期。進行高校教育核算,主要目是為了做到“算為管用”,其實質是為了學校撥款依據清晰化、學校收費依據合理化,所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時間同高校預算時間一致,為預算當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

(4)權責發生制原則。經濟事項進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時間依據不在于經濟事項金額交付的時間,而在于經濟事項義務產生的時間。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流程設計

在我國高校核算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倚靠高校的財務數據。依據高校財務、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數據按其是否與高校學生教育有關,將其歸類,進入教育成本。在新的高校財務制度中,高校支出中與學校教育相關的部分包括:教育事業支出、科研事業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四大部分。但并非整個學校的這四大部分的這些支出都與高校教育有關,要理清哪些部分有必要計入高校教育成本,必須理清學校的機構設置。現在的高校一般分為以下兩個部分:教育機構和管理機構。教育機構,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學院以及和學院類似承擔一定的教學、科研工作的研究機構。管理機構,一般分為黨群職能部門、行政職能部門、直屬及附屬單位。黨群部門主要是紀委、黨委組織部、黨委學生工作部、校團委等部門,與學生教育有關的僅限于后兩者。行政職能部門中與學生教育有關的,主要是教務處、研究生部、學生工作處、后勤管理處。直屬單位與學生相關的,主要是圖書館和與實驗研究相關的測試中心等。在明確了學校組織結構的基礎上,針對與學生有關的部門,查看其明細賬目,主要關注以上四項支出,并且不同的部門應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歸集。

對于教育機構,例如:學院,其主要承擔本科、研究生、博士的教學工作,與此同時,為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學院或研究中心會設置一定的教學輔助崗位,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動。此種機構與學生教育緊密相關,應全額計入教育成本。再者,研究中心,主要承擔學校的各種科研項目,對于本科生,特別是研究生的日常理論研究、實證研究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應考慮一部分進入高校教育成本。對于科研事業支出多大程度上計入高校教育成本,必須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對于管理機構。在學校組織結構的設定上,為清晰研究可以將其分為三類:行政輔助工作,后勤輔助工作,公共資源輔助工作。行政輔助工作,一般是由學校行政樓的人員提供,該類工作是為學生的教務活動安排、課外生活豐富服務的,為高校教育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這類工作主要是黨委學生工作部、校團委、教務處、研究生部、學生工作處提供,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支出應全部進入教育成本。后勤輔助工作,主要是食堂、寢室等于學生日常生活相關聯的基礎性部門,但值得注意的是,學生食堂和教師食堂分開核算的情況下,學生食堂的支出進入教育成本,但教師食堂的支出不進入教育成本。

第2篇

一、現代遠程教育成本概念

(一)現代遠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概念。教育成本概念是隨著教育經濟學研究的不斷發展而逐漸完善的。1958年,英國研究教育經濟學學者約翰·維澤在出版的《教育成本》專著中計量分析了20世紀50年代英國教育經費的變化情況,首次提出了教育成本概念。從維澤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把教育經費視為了教育成本。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在其1963年出版的《教育的經濟價值》一書中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概念,他認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可分為提供教育服務的成本,和學生上學時間的機會成本兩部分,其實質上是教育的貨幣成本和教育的機會成本。對此,筆者將其稱之為廣義教育成本。我國教育經濟學的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也取得了較大成就。雖然大陸學者王善邁、靳希斌、袁連生,中國臺灣學者蓋浙生等一些代表人物對教育成本內涵也有著不同的表述,但歸納總結來看,都認為教育成本的本質是提供或接受教育服務時所耗費資源的價值量。在這個成本概念中,不考慮教育的機會成本。依照我國學者對教育成本的一般性定義筆者給出了現代遠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即指在網絡環境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多種媒體資源進行教學和提供學習支持服務或接受該種形式教育服務時所發生的資源實際消耗價值量。在這個遠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中,筆者注重的是“資源實際消耗”,即提供遠程教育服務的物化勞動價值量和活勞動價值量實際消耗的貨幣形態表現——貨幣成本,較之我國學者提出的教育成本一般概念更為具體化,筆者稱之為“狹義遠程教育成本”。

(二)遠程教育的會計成本模式。會計成本是指針對一定核算對象、可用貨幣計量的成本費用。從會計的角度討論成本要明確兩個問題,一是是誰的成本,二是成本是否可計量。狹義遠程教育成本依然是一個籠統寬泛的成本概念。從教育成本的承擔主體看,教育成本的承擔主體是個人、教育機構、國家(政府)和社會,討論研究教育會計成本時應針對某一教育成本承擔主體而言,即個人教育成本、教育機構成本、政府成本和社會成本。目前我國遠程學歷教育機構與普通學歷教育機構有所不同。在管理體制上,它是一個“二元交叉管理系統”,一個教學服務網絡結構體系。在這個教學服務網絡系統中,一方面,各級層是分別獨立的法人單位,人、財、物受地方行政部門制約,另一方面,在教學資源、教學管理、教學支持服務上形成了教學管理網絡系統,系統各個層級之間存在資源共享、相互支持服務的關系,也即經濟利益分配的關系。因此,其教育成本承擔主體具有系統成本承擔主體特點。現代遠程教育的會計成本宏觀上是指整個遠程教育機構提供遠程教育服務的貨幣成本,也即整個遠程教育系統的貨幣成本,可稱為系統總成本;微觀上,遠程教育會計成本是指構成遠程系統的各教學單位的貨幣成本,可稱為系統子成本。系統總成本等于構成系統的各子成本之和。本文所討論的遠程教育成本均是指遠程教育的會計成本。

二、現代遠程教育成本分類

(一)按成本支出與成本核算對象的關系,可將遠程教育成本分為直接教育成本、間接教育成本、教育總成本。直接教育成本是指為對某一成本核算對象(如某專業、學生、課程等)提供直接教育服務而發生的支付費用的總和,是直接的教學成本,如學習支持服務成本、網絡線路運營成本等。間接教育成本是指為某一成本核算對象間接提供教育服務而發生的支付費用的總和,是公共服務成本,如學校行政管理費用、人員培訓費、公共教學設施折舊費等。這部分費用是要將成本對象按學時、人數等進行合理分配的成本。而學校發生的與教學服務無關的其他費用,如給學生提供的獎勵、補助等“轉移支付”性質的支出,不應計入教育成本。教育總成本是指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的總和。這種成本分類更能分清“教育經費”與“教育成本”之間的不同。

(二)按照成本支出與“受益”時間的關系,可將遠程教育成本分為資本性支出和經常性支出。教育經常性支出是指為維持正常教學所發生的經常性項目支出,如人員工資、低值易耗品費用、水電費、通信費、網絡運行費等。教育資本性支出也即教育的建設性支出是一種投資較大、使用較長的項目支出,如教學樓、視聽閱覽室、電子閱覽室、網絡多媒體教室、雙向視頻教學設施、資源開發制作設備的建設費購置費等。這部分項目墊支形成固定資產,其價值隨教學活動的進行被磨損變舊而減少,實現價值轉移。企業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規定,經常性支出是指與本期收益有關的各項支出,應當記入當期的成本中。資本性支出是指該項支出與本期及以后各期收益有關的支出,按受益期分期計入各期成本。遠程教育成本計算也應比照這一原則,將遠程教育的資本性支出以計提折舊的形式逐步計入核算對象的成本中,這一點對于主要依賴于網絡設備從事教學、固定資產密集度大于普通教育的現代遠程教育而言更為重要。需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受益”有經濟收益,更主要是社會效益。教育會計期可以是學年、公歷年,也可以是學制年限。

(三)按照成本性態,可將遠程教育成本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成本性態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即一定時期和一定學生量范圍內,成本總額與學生量的依存關系。在一定時期和一定學生量范圍內,不隨學生量變化而變化的那部分叫固定成本。教育的固定成本只是相對穩定不變,當學生人數超過一定量時需要增加教育固定資產,固定成本也就隨之增加。固定成本又可細分為約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約束性固定成本不受學校當局短期決策的影響,是維持學校運行的最低成本,可稱為“學校辦學能力成本”,如教學設施和設備的折舊費、管理人員薪金等。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受當局短期決策影響,可在不同時期改變的固定成本。一般在預算年度開始,學校當局根據當年規劃和財務狀況可斟酌調整的成本有教學資源開發費、教學培訓費等。變動成本是指隨學生量同比例變動的那部分成本,如按學生人數計算支出的實驗費、實習費、作業批改費等。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間,其總額隨學生量不成正比例變動的那部分成本,如按教學工作量計算的津貼、兼職教師工資、電話費等。混合成本可按一定的數學模型分解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對現代遠程教育成本性態進行分析,確定成本性態的數學模型,是定量研究現代遠程教育成本—規模—效益的重要手段。

(四)按照成本內容,可將遠程教育成本分為綜合成本和單項成本。單項成本是指教育過程中投入某種要素或某項支出而形成的成本,如人員成本、材料成本、設備維修費、網租費、網絡課程管理費等。綜合成本則是培養學生的各單項成本之和。其中單項成本的計量和考核對于分析教育成本結構,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有重要的意義。

(五)按照成本用途,可將遠程教育成本分為開辦成本、網絡及設備運行成本、教學資源開發制作成本、學習支持服務成本、管理成本、科研成本。開辦成本是指開設遠程教育的必須設施投入和籌建開展遠程教育的各項費用支出(如入網費、網址注冊費、籌建期差旅費、上級評估檢查費)。設施成本可在使用過程中以計提折舊的形式計入相關環節成本;籌建費用可根據費用的大小,逐漸在以后各期(級)進行攤銷,計入管理成本。網絡及設備運行成本是指接入互聯網絡、網絡維護管理、設備的維修保養等環節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固定資產折舊費、管理軟件攤銷費和其他相關費用等。教學資源開發制作成本是指在多種媒體課件、教學資料包、在線測試等的開發制作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固定資產折舊費、開發軟件攤銷費、管理軟件攤銷費和其他相關費用。學習支持服務成本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資源供給、設施使用、學生培訓、師生交互、學習監控與評價、教學活動、學籍考核管理等環節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固定資產折舊費、資源開發成本的攤銷費和其他相關費用等。管理成本包括遠程教育發展規劃及管理、行政管理、人員培訓、宣傳廣告、招生等環節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其他相關費用以及對開辦費的攤銷、對附屬單位的補助、上繳上級款項、貸款利息費等。科研成本是指學校發生的科研項目支出和其所屬的科研機構消耗的材料費、人工費、其他費用以及相關的固定資產折舊。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科研支出與教育服務無直接或間接關系,這部分支出則不能計入教育成本中。

此外,從成本分析、控制、決策等角度,還可將教育成本分為生均成本、邊際成本、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等。

三、現代遠程教育成本計算

(一)系統子成本計算。這里所指的系統子成本只包含本教學單位(如省級電大的開放教育學院的學生)自招學生的教育成本,系統中上層級對下層級的教學支持服務以及管理的費用,不應作為系統子成本,應作為系統成本計算項目在系統總成本中計算。而系統中下一層級對上一層級繳納的“管理費”,及上層級對下層級的“補助撥款”,其實質是學費收入的再分配,不計入系統子成本。

(1)課程總成本。指該課程該學期的完全成本,包含與該課程有關的網絡及設備運行、教學資源開發制作、學習支持服務以及學校管理等環節分配的人工、業務、公務、折舊等費用,畢業實踐視同課程處理。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為課程總成本;為人工福利費;為業務費;為公務費;為折舊、修繕費;為攤銷費;為其他費用。

在實際操作中,成本計算可通過編制“成本計算單”來完成。見下表:

××課程總成本計算單

編制單位:年月日單位:元

成本要素

成本項目人工福利業務費公務費折舊、修繕攤銷費其他合計

網絡運行

資源制作

支持服務

管理費用

合計該課程

總成本

注:人工福利包括工資、補助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

(2)專業總成本。指本學期該專業所開課程總成本之和。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為專業總成本;為第i門課程的總成本;n為該專業開課總門數(含畢業實踐)。

(3)系統子成本(教學單位的總成本)。指本學期該教學單位所開專業總成本之和。

(4)課程生均成本。指該學期選修該課程的學生平均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為課程生均成本;為課程總成本;為該期該課程選課人數。

(5)專業生均成本。指該學期該專業在修學生平均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為專業生均成本;為專業總成本;為該學期該專業在讀人數。

同理可以計算該教學單位生均成本和學分平均成本,以用于不同目的的經濟效益分析。

(二)系統總成本計算。在系統成本計算中,本文以專業為成本計算對象進行計算。

(1)系統專業總成本。指完成某專業教學服務與管理整個系統的完全成本。它等于各遠程服務層級該專業總成本之和,加上系統中上層級對下層級教學單位分配給該專業的教學支持服務以及管理的費用之和。其計算公式為:

+

其中:為系統專業總成本;為第i個教學單位的專業總成本;n為系統中與該專業有關的教學單位總數;為分配給該專業的第i層級對下層級的教學服務以及管理的費用;m為系統的服務層級總數。

(2)系統專業生均成本。指該學期系統中該專業在修學生平均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為系統專業生均成本;為系統專業總成本;為該學期系統中該專業在讀人數

(3)系統專業學分平均成本。指某專業學分平均總系統成本,是制定學分收費標準的依據。其計算公式為:

第3篇

(一)現代遠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概念。教育成本概念是隨著教育經濟學研究的不斷發展而逐漸完善的。1958年,英國研究教育經濟學學者約翰·維澤在出版的《教育成本》專著中計量分析了20世紀50年代英國教育經費的變化情況,首次提出了教育成本概念。從維澤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把教育經費視為了教育成本。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在其1963年出版的《教育的經濟價值》一書中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概念,他認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可分為提供教育服務的成本,和學生上學時間的機會成本兩部分,其實質上是教育的貨幣成本和教育的機會成本。對此,筆者將其稱之為廣義教育成本。我國教育經濟學的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也取得了較大成就。雖然大陸學者王善邁、靳希斌、袁連生,中國臺灣學者蓋浙生等一些代表人物對教育成本內涵也有著不同的表述,但歸納總結來看,都認為教育成本的本質是提供或接受教育服務時所耗費資源的價值量。在這個成本概念中,不考慮教育的機會成本。依照我國學者對教育成本的一般性定義筆者給出了現代遠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即指在網絡環境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多種媒體資源進行教學和提供學習支持服務或接受該種形式教育服務時所發生的資源實際消耗價值量。在這個遠程教育成本的一般性概念中,筆者注重的是“資源實際消耗”,即提供遠程教育服務的物化勞動價值量和活勞動價值量實際消耗的貨幣形態表現——貨幣成本,較之我國學者提出的教育成本一般概念更為具體化,筆者稱之為“狹義遠程教育成本”。

(二)遠程教育的會計成本模式。會計成本是指針對一定核算對象、可用貨幣計量的成本費用。從會計的角度討論成本要明確兩個問題,一是是誰的成本,二是成本是否可計量。狹義遠程教育成本依然是一個籠統寬泛的成本概念。從教育成本的承擔主體看,教育成本的承擔主體是個人、教育機構、國家(政府)和社會,討論研究教育會計成本時應針對某一教育成本承擔主體而言,即個人教育成本、教育機構成本、政府成本和社會成本。目前我國遠程學歷教育機構與普通學歷教育機構有所不同。在管理體制上,它是一個“二元交叉管理系統”,一個教學服務網絡結構體系。在這個教學服務網絡系統中,一方面,各級層是分別獨立的法人單位,人、財、物受地方行政部門制約,另一方面,在教學資源、教學管理、教學支持服務上形成了教學管理網絡系統,系統各個層級之間存在資源共享、相互支持服務的關系,也即經濟利益分配的關系。因此,其教育成本承擔主體具有系統成本承擔主體特點。現代遠程教育的會計成本宏觀上是指整個遠程教育機構提供遠程教育服務的貨幣成本,也即整個遠程教育系統的貨幣成本,可稱為系統總成本;微觀上,遠程教育會計成本是指構成遠程系統的各教學單位的貨幣成本,可稱為系統子成本。系統總成本等于構成系統的各子成本之和。本文所討論的遠程教育成本均是指遠程教育的會計成本。

二、現代遠程教育成本分類

(一)按成本支出與成本核算對象的關系,可將遠程教育成本分為直接教育成本、間接教育成本、教育總成本。直接教育成本是指為對某一成本核算對象(如某專業、學生、課程等)提供直接教育服務而發生的支付費用的總和,是直接的教學成本,如學習支持服務成本、網絡線路運營成本等。間接教育成本是指為某一成本核算對象間接提供教育服務而發生的支付費用的總和,是公共服務成本,如學校行政管理費用、人員培訓費、公共教學設施折舊費等。這部分費用是要將成本對象按學時、人數等進行合理分配的成本。而學校發生的與教學服務無關的其他費用,如給學生提供的獎勵、補助等“轉移支付”性質的支出,不應計入教育成本。教育總成本是指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的總和。這種成本分類更能分清“教育經費”與“教育成本”之間的不同。

(二)按照成本支出與“受益”時間的關系,可將遠程教育成本分為資本性支出和經常性支出。教育經常性支出是指為維持正常教學所發生的經常性項目支出,如人員工資、低值易耗品費用、水電費、通信費、網絡運行費等。教育資本性支出也即教育的建設性支出是一種投資較大、使用較長的項目支出,如教學樓、視聽閱覽室、電子閱覽室、網絡多媒體教室、雙向視頻教學設施、資源開發制作設備的建設費購置費等。這部分項目墊支形成固定資產,其價值隨教學活動的進行被磨損變舊而減少,實現價值轉移。企業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規定,經常性支出是指與本期收益有關的各項支出,應當記入當期的成本中。資本性支出是指該項支出與本期及以后各期收益有關的支出,按受益期分期計入各期成本。遠程教育成本計算也應比照這一原則,將遠程教育的資本性支出以計提折舊的形式逐步計入核算對象的成本中,這一點對于主要依賴于網絡設備從事教學、固定資產密集度大于普通教育的現代遠程教育而言更為重要。需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受益”有經濟收益,更主要是社會效益。教育會計期可以是學年、公歷年,也可以是學制年限。

(三)按照成本性態,可將遠程教育成本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成本性態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即一定時期和一定學生量范圍內,成本總額與學生量的依存關系。在一定時期和一定學生量范圍內,不隨學生量變化而變化的那部分叫固定成本。教育的固定成本只是相對穩定不變,當學生人數超過一定量時需要增加教育固定資產,固定成本也就隨之增加。固定成本又可細分為約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約束性固定成本不受學校當局短期決策的影響,是維持學校運行的最低成本,可稱為“學校辦學能力成本”,如教學設施和設備的折舊費、管理人員薪金等。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受當局短期決策影響,可在不同時期改變的固定成本。一般在預算年度開始,學校當局根據當年規劃和財務狀況可斟酌調整的成本有教學資源開發費、教學培訓費等。變動成本是指隨學生量同比例變動的那部分成本,如按學生人數計算支出的實驗費、實習費、作業批改費等。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間,其總額隨學生量不成正比例變動的那部分成本,如按教學工作量計算的津貼、兼職教師工資、電話費等。混合成本可按一定的數學模型分解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對現代遠程教育成本性態進行分析,確定成本性態的數學模型,是定量研究現代遠程教育成本—規模—效益的重要手段。(四)按照成本內容,可將遠程教育成本分為綜合成本和單項成本。單項成本是指教育過程中投入某種要素或某項支出而形成的成本,如人員成本、材料成本、設備維修費、網租費、網絡課程管理費等。綜合成本則是培養學生的各單項成本之和。其中單項成本的計量和考核對于分析教育成本結構,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有重要的意義。

(五)按照成本用途,可將遠程教育成本分為開辦成本、網絡及設備運行成本、教學資源開發制作成本、學習支持服務成本、管理成本、科研成本。開辦成本是指開設遠程教育的必須設施投入和籌建開展遠程教育的各項費用支出(如入網費、網址注冊費、籌建期差旅費、上級評估檢查費)。設施成本可在使用過程中以計提折舊的形式計入相關環節成本;籌建費用可根據費用的大小,逐漸在以后各期(級)進行攤銷,計入管理成本。網絡及設備運行成本是指接入互聯網絡、網絡維護管理、設備的維修保養等環節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固定資產折舊費、管理軟件攤銷費和其他相關費用等。教學資源開發制作成本是指在多種媒體課件、教學資料包、在線測試等的開發制作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固定資產折舊費、開發軟件攤銷費、管理軟件攤銷費和其他相關費用。學習支持服務成本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資源供給、設施使用、學生培訓、師生交互、學習監控與評價、教學活動、學籍考核管理等環節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固定資產折舊費、資源開發成本的攤銷費和其他相關費用等。管理成本包括遠程教育發展規劃及管理、行政管理、人員培訓、宣傳廣告、招生等環節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其他相關費用以及對開辦費的攤銷、對附屬單位的補助、上繳上級款項、貸款利息費等。科研成本是指學校發生的科研項目支出和其所屬的科研機構消耗的材料費、人工費、其他費用以及相關的固定資產折舊。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科研支出與教育服務無直接或間接關系,這部分支出則不能計入教育成本中。

此外,從成本分析、控制、決策等角度,還可將教育成本分為生均成本、邊際成本、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等。

三、現代遠程教育成本計算

(一)系統子成本計算。這里所指的系統子成本只包含本教學單位(如省級電大的開放教育學院的學生)自招學生的教育成本,系統中上層級對下層級的教學支持服務以及管理的費用,不應作為系統子成本,應作為系統成本計算項目在系統總成本中計算。而系統中下一層級對上一層級繳納的“管理費”,及上層級對下層級的“補助撥款”,其實質是學費收入的再分配,不計入系統子成本。

(1)課程總成本。指該課程該學期的完全成本,包含與該課程有關的網絡及設備運行、教學資源開發制作、學習支持服務以及學校管理等環節分配的人工、業務、公務、折舊等費用,畢業實踐視同課程處理。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為課程總成本;為人工福利費;為業務費;為公務費;為折舊、修繕費;為攤銷費;為其他費用。

在實際操作中,成本計算可通過編制“成本計算單”來完成。見下表:

××課程總成本計算單

編制單位:年月日單位:元

成本要素

成本項目人工福利業務費公務費折舊、修繕攤銷費其他合計

網絡運行

資源制作

支持服務

管理費用

合計該課程

總成本

注:人工福利包括工資、補助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

(2)專業總成本。指本學期該專業所開課程總成本之和。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為專業總成本;為第i門課程的總成本;n為該專業開課總門數(含畢業實踐)。

(3)系統子成本(教學單位的總成本)。指本學期該教學單位所開專業總成本之和。

(4)課程生均成本。指該學期選修該課程的學生平均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為課程生均成本;為課程總成本;為該期該課程選課人數。

(5)專業生均成本。指該學期該專業在修學生平均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為專業生均成本;為專業總成本;為該學期該專業在讀人數。

同理可以計算該教學單位生均成本和學分平均成本,以用于不同目的的經濟效益分析。

(二)系統總成本計算。在系統成本計算中,本文以專業為成本計算對象進行計算。

(1)系統專業總成本。指完成某專業教學服務與管理整個系統的完全成本。它等于各遠程服務層級該專業總成本之和,加上系統中上層級對下層級教學單位分配給該專業的教學支持服務以及管理的費用之和。其計算公式為:

+

其中:為系統專業總成本;為第i個教學單位的專業總成本;n為系統中與該專業有關的教學單位總數;為分配給該專業的第i層級對下層級的教學服務以及管理的費用;m為系統的服務層級總數。

(2)系統專業生均成本。指該學期系統中該專業在修學生平均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為系統專業生均成本;為系統專業總成本;為該學期系統中該專業在讀人數

(3)系統專業學分平均成本。指某專業學分平均總系統成本,是制定學分收費標準的依據。其計算公式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 伊人五月综合 | 丁香激情综合网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欧美 | 婷婷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丁香网五月网 | 小视频在线播放 | 丁香花在线观看观看 | 五月天六月色 |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 免费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 欧美成亚洲 | 国产麻豆精品 | 色视频在线观看 | 久热国产视频 | 国产电影网 | 全黄性性激高免费视频 | 久久曰 |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 | 亚洲高清自拍 | 9色在线视频| 中国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 |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久久 |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色 |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 一级国产片 | 综合色亚洲 | 久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五月天激激婷婷大综合丁香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福利网 | 亚洲成人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