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堅持在推進發展實踐中鍛煉干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堅持在實踐中培養鍛煉干部,是促進干部成長成才的根本途徑。近年來,東僑經濟開發區按照“打造新區、完善功能,聚集產業、增大總量,顧全大局、親僑安僑”的發展思路,以項目建設為平臺,組織、引導、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城市建設與發展中來,在城市建設的第一線培養干事創業型干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至年間,主要經濟指標基本實現翻番,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003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5.5%。
1、一人多崗,在發展實踐中磨練干部。
針對開發區人少事多、中心任務重、臨時性工作多等特點,東僑經濟開發區從加強培訓和多崗位鍛煉入手,培養“多面手”、復合型干部。一方面,堅持結合實際,“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分期、分批、分類地抓好干部的教育培訓;堅持著眼長遠,瞄準先進,以發展的、戰略的眼光,確定干部培訓項目和內容;堅持采取舉辦研修班、參觀學習、交流經驗、外派掛職等靈活務實的培訓方法,切實增強干部參加學習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重點加強對工業經濟建設、城市建設與管理、招商引資、化解社會矛盾、應對各種風險等方面知識的培訓,著力提高干部履行多種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識水平。另一方面,實行一人多崗,多崗位鍛煉干部。即打破原有的工作部門限制,整合組建了城市建設、土地征用理賠、項目招商和遺留問題處理等三個臨時工作小組,干部在承擔本職工作的同時,分別抽調三項中心工作,促使他們在實踐中得到真知,在多崗位鍛煉中長才干,出成果。截至年月,全區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03億元,修建高標準市政道路13公里,工業廠房面積4.9萬平方米,建成房屋建筑面積119.77萬平方米。
2、優化環境,在服務發展中提高干部。
深入開展“創建效能型、服務型、責任型政府,營造優良服務環境”活動,在干部中積極營造“不抓發展環境就是失職,抓不好環境就是不稱職”的社會氛圍,變東僑區位優勢為經濟發展強勢。
一是強化服務意識。繼去年全區13個黨組織和134名黨員全部參加第一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之后,今年上半年又以“建正氣機關”為載體,在全體黨員干部中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深入查擺黨員干部在服務軟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整改,不斷增強主人翁意識,樹立起“我是東僑人”、“人人是軟環境”理念。
二是提高服務效能。以深化“東僑速度”爭創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項目建設進度競賽、縮短項目審批工作日、快速有效安置歸僑等活動,不斷提高機關效能建設。經濟發展局、規劃建設局、招商局、國土資源局、環保局等職能部門相繼推出辦事承諾制,工商局在全省率先推行“工商事務指導制”和“工商事務提醒制”,財政局實行“九個隨到隨辦制”等,用優質的服務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前來經商辦企業。年全區共引進項目11個,其中外資項目2個,利用外資2590萬美元,內資項目9個,利用內資4.89億元人民幣。
三是完善激勵措施。建立干部目標管理,健全考核機制,完善考核辦法,把干部工作作風、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作為政績考核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樹立服務發展的識人、選人、用人導向。堅持和完善科學的干部監督管理機制,建立與紀委定期聯系交流情況制度,與監察審計共同做好領導干部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認真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罰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加強教育,強化監督,從源頭上保證了干部廉潔從政,形成人人都是投資軟環境,人人參與招商的濃厚氛圍。今年,通過全員參與招商,共引進工業項目6個,總投資9.5億元。
3、深入群眾,在化解矛盾中培養干部。
隨著寧德中心城市建設的進程加快,資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問題、歸難僑問題等更加凸顯,由此一度引發了大量的征地糾紛、職工上訪等系列問題,影響東僑的科學發展。東僑經濟開發區堅持群眾利益至上,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開展工作的重要標準,引導干部正視矛盾,深入群眾,化解矛盾,不斷提高處理突發事件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在征地工作中,中心工作組人員改進工作辦法,克服行政命令的辦法,堅持從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入手,感化群眾,化解矛盾,取到僑民的支持,保證成片建設用地順利征用。針對僑民反映安置問題,開發區投資7200萬元,建成了645套總面積達65000平方米的“僑居造福工程”,使長期以來一直居于陳舊簡陋環境中的僑民徹底改善居住條件,得到了國務院僑辦領導、福建省領導的一致稱贊。目前,在東僑基本實現了僑民有房住、就業有著落、發展有空間、子女有教育、弱者有保障的“五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