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干部進村入戶活動會議市長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同志們:
今天這次會議,既是一次交流會,也是一次推進會、督辦會。交流會的意思,就是學經驗、促提升、抓推廣。剛才3個單位分別作了交流發言。應該說,三個單位的發言都各有特色,希望大家認認真真地加以學習借鑒。所謂的推進會、督辦會,就不那么好聽了,意味著我們的工作還不盡人意,工作的推進過程還存在著卡口和障礙,必須要再上認識,再給力。這也是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這次會議的初衷和重要目的所在!基于此,在光文同志講的基礎上,我重點講兩個問題。
講的第一個問題:成績要肯定,問題要正視。
關于前一段進村入戶活動的成績,光文同志已作了總結和點評。從面上情況看,從全市范圍的比較來看,應該說有三個不落后:
一是動員部署不落后。比如,我們在第一時間以電視電話會議的形式進行動員,一直開到村一級,這在縣市一級是不多見的;我們在隊員進村入戶的時候,提前組織集中培訓,家焱同志專門講了課。在調查摸底階段,我們還在干部夜校組織8名同志大會交流,談心得、談感受、談建議,這些都是很有特色的。
二是自選動作不落后。特別是我們提出的“五個一”,有創意,很實用,也很管用。不僅有賣點,更有看點。這個方面的事例很多,幾乎每一個單位都有動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藥材基地的建設、栗園的改造和管理、家門口工程和水毀工程的修復,取得的成效是實實在在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全縣也涌現了一大批典型,深得群眾好評。這一點,景艷書記還在全市第一次會議上專門提出了表揚。
三是面上的活動開展不落后。比如,我們結合干部進村入戶,開展的大規模植樹綠化活動,結合新一輪解放思想開展的政策宣講活動,結合試驗區建設組織的專家給力行動和五大示范工程建設;再比如,縣農口組織的“專家五送”,縣農機局、國土局開展的“我為春耕辦實事”,縣林業局的“1+3”工作模式,縣計生局的“五個一”,縣畜牧局的強農惠農政策報告會,縣紀委、教育局開展的“吃方便面、帶礦泉水、清當家塘”,縣政法委、統戰部、人大機關、人社局、移民局、財政局、統計局等單位的實事工程,都開展得有聲有色。
當然,今天遠不是總結的時候,這也不是我今天要講的重點。重點的問題是要解決思想問題、認識問題、態度問題。核心是要清醒認識不足。只有知不足,而后能進步;只有知不足,才能明確努力方向,也才能真正確保活動推得進、落得實、能見效。概括來講,主要是四個方面:
一是少數單位主要領導對活動重視不夠。有的是把這次活動等同于一般意義的下基層活動;有的甚至認為我天天都在農村,活動沒有必要;有的是不認真研究,不深入動員,不精心部署,簡單地認為派出幾名干部就算完成任務,對駐點工作不聞不問,更談不上列入議事日程,擺上重要位置。
二是注重了自選動作,而忽視了規定動作。特別是在入戶率上,到村的入戶率高,到戶的入戶率低。單位與單位之間、鄉鎮與鄉鎮之間、交通便利村與邊遠村之間、大村與小村之間,進度不平衡。在一些高山村、邊遠村、居住分散的村、農戶較多的大村入戶進度掉的比較多。在規定動作上,省市明確要考核的有13項之多,比如活動時間的規定、入住時間的規定、兩個全覆蓋的規定;比如三會的召開、民情日記、調研報告;比如記錄、臺帳、銷號和紀律,都有著非常明確的要求,我們普遍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欠賬。
三是信息對接的渠道不暢,該有的形式沒有。特別是在氛圍的營造和宣傳推介上,跟不上趟。這不是搞形式。“三萬活動”是省委的重大工作部署,是一個戰略考慮,省市委的要求非常高,要求一天一報。如何讓上面了解我們的行動,如何反饋基層的聲音,如何推介鮮活經驗?沒有一定的渠道和形式是實現不了。前幾天,市委工作會議上,幾乎所有縣市都點到了,就是沒有羅田兩個字,這是很不應該的。同時,在省市縣三級工作隊的銜接和溝通互動上也很不夠。我多次講過,要從招引羅田到營銷羅田。什么是營銷羅田?造聲勢、造影響,上頭條、成焦點是最起碼的要求。在內部不爭論中發展,在外部爭論中出名,是沿海地區的先進經驗,也是放之百縣而皆準的“真理”!在這方面,羅田的試驗區建設也很不夠。
四是少數單位和工作隊員作風不實,紀律要求不嚴。有四種現象:一種是調查。把問卷調查表往小組長手上一交,由組長;二種是車接車送,報個到、點個卯、畫個圈,一天能跑幾個鄉鎮;三種是走讀下鄉。上午去、晚上回,身在基層、心在機關。四種是新四不。打不下身子、放不下架子、擺正不了位置、找不到與農民溝通的方法。有的是住在鄉鎮、吃在村干部家里,到了村不入戶,吃喝還要村里報銷。所有這些都是與這次活動的宗旨是嚴重違背的,盡管是個別現象,但影響極為惡劣。
我們黨最大的優勢是團結凝聚群眾,最大的危險是遠離脫離群眾。干部進村入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聯系群眾。各級各部門特別是一把手,必須自覺地擔負起“把腳印‘印’在農民堂屋里”的責任,堅決防止前熱后冷,堅決防止走過場、流于形式,切實把這項活動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講的第二個問題:一定要以更深的感情和更硬的作風確保活動實效。
當前,“千名干部進村入戶”活動已由宣傳發動、到村到點轉入到了走訪調查、興辦實事階段。這也是整個活動最為關鍵的階段。如何確保不走過場,見實效,感情是關鍵,作風是保障。
第一,目標要鎖定。核心是要做到“七個全覆蓋”:一是工作組所有行政村全覆蓋;二是工作隊員足跡所有農戶全覆蓋;三是縣直機關所有干部進村入戶全覆蓋;四是縣“四大家”領導和縣直部門“一把手”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全覆蓋;五是強農惠農政策的送達宣傳全覆蓋;六是外出務工人員一次聯系溝通全覆蓋;七是村平至少一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全覆蓋。在這“七個全覆蓋”中,前四個覆蓋是市委明確提出來的,后三個覆蓋是根據羅田實際確定的。其中,送政策的全覆蓋是考慮前一個階段欠賬;外出務工人員聯系的全覆蓋是考慮到羅田有三分之一的農民外出打工,這是一個關鍵群體;村平實事的全覆蓋是因為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走訪調查和興辦實事,這也是羅田一個特色。這“七個全覆蓋”就是階段性中心,各級各單位必須來一次再研究、再部署,認真抓好對照落實。
第二、重點要突出。核心是三個重點,也是三個檢驗標準:
一是轉作風,增感情。對待群眾的感情問題是活動能否縱深推進、取得實效的關鍵。最根本的一條,要像當年紅軍那樣,像五六十年代干部三同那樣,打起背包進鄉村,卷起褲腿到田間。農民群眾的感情最純樸也最真摯,你對他們一分的付出,他們就會有十分的回報。前幾天我到走訪,一位71歲的婆婆一連說了“五個好”,讓我很有感觸。如果我們的干部能夠經常到農戶家里噓寒問暖,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他們能不感動?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務工的農戶,家里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如果我們干部能及時搭把手,他們能不感動?如果我們的干部經常給外出務工人員發發短信、打個關心的電話,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家鄉的溫暖,感受到組織和干部心里還在惦記著他,他們能不感動?有了這樣的真情,他們能不信任組織嗎?干群關系能不改善嗎?因此,加深與農民的感情,做農民群眾真正的朋友,是推進進村入戶活動最重要的方法和根本保證。在大革命時期,井岡山有這樣的一句歌謠:興國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幫工,日著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訪貧農。我們的工作隊員、機關干部就是要學習興國干部好作風。甩掉茶杯,拿起茶壺;脫掉西裝,穿起便裝;脫掉皮鞋,挽起褲腳,真正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二是訪民情,摸實情。訪民情是干部進村入戶活動的首要任務。重點要在“細、實、寬、思”四個字上做文章、下功夫。所謂“細”,就是要按照“足跡印到每一個農戶堂屋”的要求,不掉一村、不漏一戶地全面走訪;所謂“實”,就是要實事求是地調查民情,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改進工作、推動發展。嚴禁弄虛作假、敷衍了事。所謂“寬”,就是不僅要訪本地的農民、外出務工的農民,還要訪本村范圍內的外來農民、外來投資經營者,把黨的溫暖送到每家每戶,把惠農政策落實到每一個農民手中。所謂“思”,就是不能簡單地填報幾個數字,而要認真梳理,深入思考,在規定的時間內形成問卷調查報告和一批專題調研報告,把民情調研上升為理論成果,轉化為制定政策的依據。
三是辦實事,給實惠。“一張圖、一口塘、一段堤、一片園、一堂課”,這“五個一”,是我縣一大特色和亮點,也受到了農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歡迎。下一步,重點要把好事辦好,好事辦實,實事快辦,辦到農民群眾的心坎上。要注重四個結合:即結合民意,找到辦實事的切入點,找準單位職能與群眾需要的結合點,力所能及地為群眾辦一到兩件實事;結合村情,充分考慮駐村的實際情況和村級承受能力,不能好大喜功、好高騖遠,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結合春耕備耕,大力開展“我為春耕辦實事”活動,幫助農民解決種子、化肥、資金等春耕物資,加強農業科技培訓、推廣和技術指導,抓好惠農政策落實,掀起春耕備耕高潮;結合長遠發展,抓住試驗區建設全面啟動和國家支持水利建設的重大機遇,幫助駐點村了解扶持政策,理清發展思路,制訂發展規劃,謀劃一批打基礎、管長遠、群眾受益的經濟社會發展項目。
第三、要求要嚴明。達到高標準,必須嚴要求。主要強調領導帶頭、活動紀律、營造氛圍三個問題。
一是領導帶頭。特別要強調的是,所有縣“四大家”領導和部門一把手,今天會后,必須做到“五個一”:即搭一次公交進村、搞一次“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一家窮親、解決1-2個實際問題、交一份調研報告。這“五個一”的要求,領導小組辦公室要記錄待查。
二是嚴守紀律。這里再次重申“七個不準”:不準搞迎來送往、層層陪同;不準接受基層的吃請;不準接收土特產等饋贈;不準抹牌賭博和參與公款娛樂消費;不準做違背群眾意愿、侵害群眾利益的事情;不準走過場、搞形式、搞形象工程;不準擾民,增加基層負擔。縣紀委要全程跟蹤監督,對違反工作紀律、侵犯群眾利益、影響項目建設的問題要嚴肅處理,以鐵的紀律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三是營造氛圍。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千名干部進村入戶”活動中的先進典型,總結推廣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縣“活動辦”和各鄉鎮要善于發現典型、推介典型、上報典型,以典型作示范,迅速掀起新的活動高潮。
同志們!開展“千名干部進村入戶”活動,是新時期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科學發展的“生命工程”,事關全局,影響深遠。全縣上下一定要深化認識,轉變作風,扎實推進,以實實在在的活動成果,向省委、市委和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