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長在增強就業率會上發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剛才,書記作了重要講話,對做好今年全省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書記的講話語重心長、十分深刻,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刻學習領會講話的精神實質,認真抓好貫徹落實。魯昕同志代表省政府,對今年全省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也請大家切實抓好落實。
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我省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所取得的歷史性進步
第一、對我省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基本判斷
1.對就業工作的基本判斷。可以這樣講,的就業工作已經出現了拐點,已經進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去年,全省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4%,這個指標已經控制在比較合理的范圍內了。失業率下降到合理范圍內,這是歷史性的轉折,是很了不起的成績。
2.對社會保障工作的基本判斷。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在省委的直接領導下,經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的社會保障體系已經基本建立起來了,而且運轉基本正常。
第二、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對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1.支撐了我省的國有企業改革。同志們都知道,城市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環節就是就業和社會保障。過去一個時期,國外一些人認為中國解決不了就業這個課題,甚至出主意要我們賣掉一大批國有企業,籌集資金來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實際上,我們并沒有采用這樣的辦法,而是經過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解決了就業問題,建立起了社會保障體系,從而為國有企業改革掃清了障礙。從世界范圍看,德國的魯爾、法國的洛林等老工業基地的改造過程,都經歷了至少40年,也就是大約兩代人的時間,才把富余的勞動力消化掉。他們除了對部分勞動力進行培訓、轉移就業外,其余的基本上是由國家養起來。國外用40年時間才完成的事情,我們幾年就完成了,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這樣講,就是因為外國人沒解決的問題我們解決了,外國人認為我們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也解決了。
2.推動了我省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市場經濟體制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具體的。就業和社會保障的體制機制,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重要組成部分,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石和支柱。如果沒有這兩個體制機制的建立,搞市場經濟就是一句空話,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更是無從談起。就業和社會保障體制機制的建立,為我們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性條件。
3.穩定了社會、贏得了民心。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本身就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沒有這項工作,社會難以穩定,人民群眾也不會支持我們。如果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們就不能搞改革開放,不能推動發展。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義。
總之,無論怎么評價我省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所取得的成績都不為過,都是實事求是的。我們要倍加珍惜、倍加愛護來之不易的成績。
在這次會議上,我們要講已取得的巨大成績,同時也要講差距和不足。如果說十年前甚至三、五年前,我們是在創新,是在創業,現在差不多已經轉入守成階段了。從某種角度看,守成可能比創業更難,鞏固成果可能比創造成果更難。
最近一個時期,我了解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情況比較多,感覺到一些同志有厭戰情緒,認為這項工作一直在抓,不知道要抓到什么時候才能結束。同時,還有一些同志有點兒松勁,對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有關情況說不太清楚,心中無數。
我認為,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沒有止境,只要有人類活動、有社會存在,就得抓,就不能完結。如果不把工作抓緊抓實,在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方面出現閃失、出現問題,我們就沒法向黨中央、國務院交代,沒法向全省人民交代,也沒法向歷史交代。全省上下要進一步提高政治責任感,增強工作緊迫感,在鞏固原有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做好今后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
二、以強化培訓為突破口,推進積極就業政策的落實
第一、要深入研究分析就業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1.新增勞動力就業問題。近年來,我省每年新增勞動力大約55萬人。其中,各類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大約有20萬人左右。學生所學專業不同,就業的難度也不同。有些專業的畢業生很容易就業,比如,隨著動漫產業的發展,學軟件和美術專業的畢業生很搶手;一些學習裝備制造等實用技術的學生在校時就被用人單位預訂了。同時,我們也看到,有些專業的畢業生找工作很難。總體上看,全省每年55萬新增勞動力需要就業,對我們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2.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大家很可能要問,農村勞動力轉移到什么時候為止?從世界范圍看,美國的農業從業人口僅占全國的2.6%,日本是5.7%,而我省基本上是四六開。在美國,一個勞動力種2000畝地,我們人均種3畝半地,無法相提并論。大家可以想象這種轉移要到什么時候結束。實現現代化,就是要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至少也要接近這個水平,否則就不能稱之為現代化。我認為,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人口城鎮化的進程是歷史性的,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0%左右,才能接近世界水平。按照這樣的標準來衡量,我省至少要有1200萬農村勞動力需要轉移,我看再經過20年也未見得就能全部完成。以此來看,我們抓就業工作,絕沒有松勁兒的理由。
3.產業消失、企業轉移問題。產業消失,就是一些產業因為產品沒有市場而消失。1998年我們到廈門時,柯達膠卷當時搞得熱火朝天,全國第一。去年再去廈門時,這個企業已經關閉了。其原因在于傳統膠卷市場的急劇萎縮,現在大家都用數碼相機了,已經很少有人用膠卷了。此外,我們也看到過一些國家、一些地區企業大量轉移現象的發生,日本稱這種現象為“產業空洞化”。當前,我國南方地區珠三角、長三角的工商企業向外轉移的勢頭也非常迅猛,上述地區的勞動力成本和商務成本偏高是不爭的事實。產業消失、企業轉移,隨之而來的就是就業問題,這個問題也必須引起我們的關注。
面對上述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在抓就業工作的問題上,我們不能有“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需要有一股韌勁,長期不懈地抓下去,并切實把它抓實抓好。
當前我們各級政府都在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職能,推進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府和中介機構分開,但是有兩個職能是要強化的,一個是促進就業,另一個是保護環境。這是任何國家的政府都必須遵循的共同規律,外國政府、中國政府莫不如此。所以,真正懂得抓中心工作的同志,就應該把就業工作認認真真地抓起來,這是我們各級政府工作的一個核心內容。
第二、要切實抓好就業培訓工作
就業工作怎么抓?沒有發展就沒有就業,抓就業必須抓發展,這是我們現在大力倡導和推進積極就業政策的根本內涵。
這里,我想重點強調一下就業培訓工作。我認為,就就業工作本身來講,抓好培訓工作,是當前的重要著力點和突破口。
1.要整合培訓資源。目前,各市培訓機構不少,高職、中職院校都有,但是存在資源分散、能力分散的問題,特別是面向市場搞培訓的能力急需強化。不論是在省里工作,還是在沈陽工作時,我都比較關注這方面的情況。中央領導同志到沈陽視察工作,或者兄弟省份的領導同志來考察,我們經常陪同參觀的是烹飪培訓、美發培訓,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培訓內容。我們的一些培訓機構是有什么專業的老師就安排什么課程,不管市場是否需要,不管學員能否就業。我們必須研究整合培訓資源的問題;必須進一步明確,學校是固定的,而教師和培訓對象是流動的;必須面向社會、面向市場搞培訓。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到了該破題的時候了。
2.要針對重大項目搞培訓。以富士康在營口的項目為例。富士康集團在深圳的項目大約有20萬職工,可以稱之為“富士康城”,估計營口這個項目至少也將需要2—10萬人。這么大規模的勞動用工需求,如果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去哪里招人?去沈陽和大連招,恐怕來不急。再從沈陽的情況看,也確實有必要針對項目開展培訓。在沈陽的一些企業特別是新建企業中,真正的“老師傅”大多是從南方過來的。比如,在制鞋行業,企業里如果沒有一些掌握關鍵技術和工藝的“老師傅”,生產就進行不了。舉例來說,我們的培訓機構能不能嘗試著圍繞制鞋工藝來搞培訓,一批學員培訓兩、三個月大概也就夠了??傊?,我非常傾向圍繞一些重大項目來搞培訓的這種方式。
3.要鼓勵企業承擔實習任務。從目前情況看,要讓每個學校都有實訓基地,獨立完成實訓任務是做不到的。我省有很多企業特別是有很多大型企業,我們要采取一些行政性措施,把企業的力量動員起來,鼓勵各類企業都承擔實訓任務、實習任務。
從總體上講,當前并不缺少就業機會,缺少的是具有符合市場需求技能的勞動者。解決就業問題,除了抓發展外,最核心的就是抓培訓。培訓搞好了,一定就能夠有力地促進就業。
三、以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和提高征繳率為重點,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經過一個時期的努力,我省以養老保險為重點的社會保障體系已經基本建立起來了。到去年年底,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26萬人,享受養老保險的企業離退休人員達到381萬人,全年企業養老保險基金支出380億元。今年,由于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人均每月增加100元,預計全年企業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將達到465億元。
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我省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缺口較大,我們必須對形勢做出客觀的分析判斷,特別是不能以參保率、征繳率都達到90%來簡單下結論。
盡管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0%,但是我們不要忽略基數是如何確定的問題。是不是所有應該參保的都參保了?我建議同志們回去都搞一搞調查,不用走太遠,就問問在市委、市政府大樓里工作的服務員、保潔員,問問她們有沒有參保就知道了。根據一些情況判斷,現在全省的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與實際應參保人數相比,恐怕差距還是不小的。
養老保險征繳率達到90%,我們要看是什么情況下的90%。是一年中連續12個月都繳費的達到了90%,還是一年中僅繳費1個月的也都算在內。
所以,請大家對這兩個90%再進行深入分析,不要以為達到了兩個90%,就應該滿足了,沒有那么簡單。
養老金收繳不足將帶來兩大問題:一個是當年的養老金收支缺口大,保證不了按時足額發放。另一個是現在繳費的職工,退休以后生活沒有著落,將會給后人留下一個難以解決的歷史包袱,形成不可估量的重大社會問題。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在兩個方面切實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要擴大全省養老保險的參保面
根據統計部門提供的數字,全省16—59歲的城鎮勞動適齡人口有1800萬人,這是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統計出的結果。如果扣除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就業人員和省外就業人員,粗略估算我省參保人數也應該達到1400萬人左右。此外,還有大約200萬的外來務工人員。1400萬人加上200萬人,參保人數就應該是1600萬人左右。參?;鶖稻烤箲撚卸啻螅鞯貐^還要結合本地實際,去認真研究和測算。
第二、要提高全省養老保險的征繳率
企業只要在正常運營,只要能繳稅,就應該繳納養老保險金。這是企業的義務,是不容商量的。我建議,在全省搞一次統一行動,形成一個擴大參保面、提高征繳率的熱潮。
當然,在立足自身努力的同時,我們還要積極向國家反映我省的實際困難,爭取國家的大力支持。
對于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一定要堅持“一把手”直接抓。今天,各市市委書記、市長都參加了這次會議,大家一定要做到對工作心里有數,要親自抓、親自管,切實承擔起責任。
會后,請同志們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進一步鞏固既有的工作成果,再接再厲,奮力拼搏,努力開創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