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氣技術項目化教學的實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項目化"教材
"項目化"教材選用和編寫,是實施"項目化"教學的基礎。依據課程標準及技能鑒定標準,按科學性、合理性、實用性、有效性原則選用和編寫"項目化"教材。在教材的編寫中注重各項目內容的比例,注意核心技能和輔助技能的分配。"項目化"教材的科學性表現在書中內容體現了根據項目的需要"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合理性:統籌安排每一個項目任務的順序,使整個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實用性:拋開純理論的講解,以生活實例和社會需求為例,解決生產實際問題;有效性:用知識去實踐,在實踐中學知識,使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
2."項目化"教案
"項目化"教案是"項目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和可操作性。教案的形式和內容直接決定了教學的結果,所以教案的編寫在教學環節中是十分重要的。它的編寫,需要老師充分理解課程標準和教學目的,并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就使得教師在課前,備課壓力在加大,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為解決備課的問題,減輕老師的備課壓力豐富課堂內容,各項目老師采取集中備課的方式。
3."項目化"教學場所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場所是十分重要的,決定了教學的效果,所以要加強一體化的建設。建立理論與實踐"項目化"教學的專業教學實訓室,是融教室、實訓、考工等于一體。購置和自制了大量的教學設備,在各個項目化教學實訓室都能夠進行多媒體教學,使專業項目化教學實訓室具有多媒體教學、實物展示、演練實訓、考工強化訓練和考工等多種功能,營造出了良好的職業氛圍和環境。在項目化教學實訓室教師可以邊講邊練的上課,在模擬工廠的環境下學習,學生們既可以對照實物學習構造原理,又可以進行實際動手訓練。教學方法靈活、直觀,教學形式新鮮、生動就會帶動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與主動性,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潛能,培養綜合性人才,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4."雙師型"教師隊伍
教師是"項目化"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隊伍的水平高低直接就影響到了教學質量和學生能力的培養。中職學校所培養的人才,是面向各行各業的生產第一線,所承擔的工作是把成熟的技術規范、技術知識應用于現實生產并轉變為產品或直接的服務。也就是說,中職學校是以能力培養為中心,這種技能應用型的人才培養方式,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現在從事中職學校的教師,尤其是專業課教師,除要求他們在所從事的學科有一定的理論學術水平外,還應具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就是要成為既懂理論又會實踐的雙師型教師。但是從當前我校及其他中職學校的教師隊伍的現狀看,目前能達到雙師型教師標準的只占少數,還有很多教師還達不到這一要求,并成為制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的瓶頸。這一問題解決得好壞,不僅直接關系到學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更關系到所培養學生畢業后的工作潛力和就業前景。而教師隊伍的水平高低,將決定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
5."項目化化"教學過程的組織
隨著"項目化"教學的探索與研究,項目化的教學模式在我校已經初步成型。實現"項目"教學,已成為我們一線教師的共識。實踐使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理念的轉變,策略的更新是重要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是教學過程的組織,上課時操作層面的落實。在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組織學生能動性的發現并利用所學內容,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構建教學模式時,應該以學生關注的課題為基礎,創設生活化的情景,將課程開發成生活化的學習資源。由此,既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教學課程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又能使學生在所學課題中聯系實際,形成興趣學習、主動思考、不斷創新的意識。
6.學生的考核
對于學生的考核要將單純的理論考試改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物制作與設計報告相結合等等多元化考試的方法。尤其是要利用校園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教室,培養學生應用電工電子技術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
7.努力的方向
實施"一體化"教學以來,教學工作開展得比較順利,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學生動起來的同時,老師也動起來,教學取得了初步成功,形成了教學、教研的良好氛圍,并取得了可喜的教學成果。為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我們將朝著更新的"一體化"教學方向發展。(1)"項目化"教學作為職業教育的一種教學模式,為學校課程設置的改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學校在設置專業與課程時,應全面考慮教學市場的變化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等外在因素,根據社會的用人需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修訂、調整和完善。其次結合具有發展性意義的教學研究及實踐活動,構建新的課堂教學體系。(2)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探索一條“產、學、做”為一體的教學途徑,為實現職業教育新目標“就業有優勢、創業有本領、升學有希望、終身教育有基礎”而不斷努力。在緊跟企業發展步伐的同時,對學院辦學特色也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
作者:禹光爭單位:西北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