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建筑學專業的展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優、劣勢分析
陜西理工學院位于陜西南部的秦嶺與巴山之間的漢中市,正處于漢水流域上游,在歷史和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中,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以它優越的自然、特殊的地理環境彰顯著個性。學校也形成了“扎根秦巴,艱苦創業,服務基層,培養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鮮明辦學特色,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辦學實力顯著增強。
本校建筑學專業也以具有成熟教育經驗的建筑院校為學習典范,希望借鑒這類院校的成熟經驗,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特色優勢,一味朝著優秀學校靠攏,實際情況卻并不樂觀,很難達到與其專業建設水平相當的高度。
由于本校地處漢中,雖然具有獨特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但是相對其他傳統建筑院校,發展相對緩慢,尤其是建筑學專業開設僅10年,與其他老院校相比沒有優勢可言,加上地處三線城市,無論是師資力量的補充還是生源都受到影響,這也是本校建筑學專業發展的瓶頸。
二、發展策略
建筑業的大力發展對地方高校建筑專業來說,是極好的機遇,建筑設計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促使建筑專業報考人數逐年上升,很多院校相繼開設建筑學專業,學生就業前景好。加上國家對陜南地區的重視,利用利好政策,發揮本院校建筑學專業的地域唯一性優勢,著力為本地城市建設服務,改善自身辦學條件,增強專業競爭力,反哺社會。
首先,注重利用區域優勢,培養學生崇尚自然、延續城鎮歷史文脈、勇于創新,既尊重人文精神,同時也以文脈傳承作為教學特色,由此創建具有當地地域特色的建筑學專業教育方式,既利于當地城市建設的發展,也促使教學與實踐相結合,達到專業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其次,以培養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學生為主要目標,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接受新技術新知識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改變一成不變的教學體系,保證基礎教學的同時,尋找增長點,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克服譬如學生定位以及自信心的建立等諸多問題,建立符合本院校實際的建筑學專業發展方式。
再者,教師通過注重陜南地域文化的研究,促進自身能力的增長,擴充教師專業以及相關專業的知識,利用“廣義建筑學”教學方法,整合現有教育資源,建立具有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拓寬學生視野。
三、結語
建筑學專業教育是一個復雜的教育體系,它是與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緊密相關的。因此,本校建筑學專業需要審時度勢、保持行業敏銳度,增強與地域文化之間的融合,既延續歷史文脈又促進新技術的發展,承前啟后,服務社會,探索有效的專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增強專業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才是我們發展的宗旨。
作者:黃研單位:陜西理工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