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連續樁施工技術在深基坑中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廣東土木與建筑雜志》2014年第七期
1操作要點
⑴放線定位Ⅰ、Ⅱ序樁對圍護結構灌注樁按位置順序依次編號(樁號唯一),Ⅰ、Ⅱ序樁分別編號為單、雙號樁,每根樁樁中心均嚴格按設計圖紙定位放線。⑵施工Ⅰ序樁、灌注水下混凝土按常規灌注樁工藝施工Ⅰ序樁,采用圓錘沖孔沖巖至設計孔深,下放鋼筋籠,灌注水下混凝土,當相鄰兩樁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70%時,才能施工Ⅱ序樁。⑶Ⅱ序樁采用圓錘沖孔Ⅱ序樁采用圓錘沖孔沖巖至設計孔深,圓錘沖孔作用主要是破碎巖石(如圖2),開沖2m后,要對圓錘位置進行復核,以防偏孔。施工過程中,要復核沖孔垂直度偏差,發現沖斜孔現象要及時回填塊石進行糾偏,再往下沖。⑷Ⅱ序樁采用反弧形錘沖孔Ⅱ序樁采用圓錘沖孔沖巖至設計孔深后,還要換用反弧形錘進行沖孔。反弧形錘沖孔是連續樁工質量的關鍵,是連續樁施工工藝的核心。反弧形錘作用,是將Ⅰ、Ⅱ序樁之間三角形樁縫的土層、巖層以及部分Ⅰ序樁擴孔所形成的混凝土浮漿沖掉,樁縫沖刷干凈后,再灌注水下混凝土,使Ⅱ序樁成孔過程中與Ⅰ序樁有機結合為一完整的連續樁,起到擋土止水二合一作用,如圖3。反弧形錘終孔標準是反弧形錘能夠直接下到設計孔深,而不會發生卡錘現象。錘體在沖擊巖層的瞬間會自然旋轉釋放沖擊能量,而反弧形錘夾在兩個Ⅰ序樁(或Ⅰ期槽段)之間又約束了錘體的旋轉,容易造成卡錘,加速了鋼絲繩與錘體之間的磨損,因此在錘頭與鋼絲繩吊鉤之間增設一個減震彈簧,利用其彈性吸收剩余的沖擊和旋轉能量。當出現卡錘時,采用雙吊鉤將反弧形錘撈起,再回填塊石繼續沖孔。⑸Ⅱ序樁灌注水下混凝土Ⅱ序樁沖孔經驗收合格后,應及時下放鋼筋籠,按常規灌注樁工藝灌注水下混凝土,如圖4。
2質量控制要點
2.1樁位偏差在軸線和垂直軸線方向均不宜超過50mm,開沖2m后要對圓錘位置進行復核,以防偏孔。施工過程中要復核沖孔垂直度偏差,發現沖斜孔現象要及時回填塊石進行糾偏,再往下繼續沖孔。
2.2樁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成孔過程對垂直度要進行控制,發現偏差應及時糾偏,尤其是地面至地下10m左右的沖孔垂直度,對終孔后的垂直度偏差影響很大,宜采用慢速均勻沖程。
2.3圍護結構樁底沉渣厚度不宜超過20cm,控制承重結構的樁底沉渣厚度,端承型樁不大于5cm,摩擦型樁不大于10cm,抗拔、抗水平力樁不大于20cm。
2.4泥漿管理直接關系到成樁質量,宜選用優質膨潤土或粘粒含量大于50%、含砂率小于5%的優質粘土造漿,期間宜采用黑旋風設備(專用造漿設備)對泥漿進行循環、過濾、造漿,采用泥漿比重計、粘度計、含砂量測定儀等對泥漿拌制進行經常性檢測,不合格應及時處理。
2.5主筋接頭可采用對焊、搭接焊、機械連接等連接形式,并符合相應施工技術規定,分段吊裝接籠,主筋接頭宜采用10d單面搭接焊,接頭錯開率50%,接頭錯開長度為35d(d為鋼筋籠主筋直徑)且不小于500mm。
2.6混凝土灌注前料斗內應有足夠的混凝土儲備量,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小于0.8m,灌注過程中導管埋入深度應保持2~3m,施工中隨提升隨拆除,嚴禁將導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
3小結
連續樁反弧形錘技術主要對樁縫施工進行細節管理,體現了精細化施工理念,施工工藝簡單、明確、可行,成樁質量穩定、可靠,止水效果良好,便于操作工人掌握,易于推廣,可確?;娱_挖安全。該技術還具有良好的經濟性,經比較,與常規沖孔灌注樁加樁間旋噴樁止水等相比可降低費用約25%,與地下連續墻相比其經濟性更明顯。在深基坑中采用反弧形錘施工工藝技術實施簡便、成本低,將Ⅱ序樁與Ⅰ序樁間連接形成“樁合一”,擋土止水二合一,形成“連續樁”,現時也能確保成樁質量,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在限制施工高度和富水砂層地質條件下,灌注樁易開叉出現涌水、涌砂”等難題,可為類似項目提供參考,并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黃江林單位:廣東省基礎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