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住宅設計中生態建筑理念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生態住宅設計是在充分綜合利用現代建筑學、環境學、生態學、先進技術科學以及其他科學技術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在住宅內創造生態系統、改善建筑住宅的生態氣候結構的方式,實現建筑住宅的生態化建設和發展,從而為人類提供舒適、健康、環保、美觀、高效居住環境的一種設計活動。這對于促進人類社會生活生態化、確保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受自身特點的影響,生態住宅工程建設實施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涉及到能源系統、環境系統、綠化系統、廢棄物管理及處置系統、娛樂系統以及綠色建材系統等諸多方面,其技術策略有著嚴格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住區物理環境與能源系統設計、智能化住宅設計以及節約型住宅設計。
2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設計中的運用
在環境全球化發展的今天,生態建筑作為現代可持續發展目標要求的重要內容之一,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目前,生態建筑已逐漸成為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并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核心產業之一,得到了快速發展,對于解決住宅建筑節能和環境保護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這就需要在充分認識到生態建筑住宅內涵及建設原則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戰略措施,將生態住宅理論滲透到建筑設計中。針對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設計的運用,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具體分析:
2.1住宅風環境設計建筑物布局不合理是導致住區局部氣候惡化的根本原因。當建筑師們在對建筑住區進行規劃時,最常見的做法是過多地把設計重點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觀設計及空間利用上,而很少或僅僅憑經驗考慮高層、高密度建筑群中氣流流動情況對人的影響。因此,在實際規劃設計中,在對盛行風進行簡單屏障設置的同時,應充分了解小區內氣流流動情況,從而實現生態住宅建筑風環境的科學合理設計。
2.2自然通風自然通風是環境調節中最為經濟和有效的手段,也是建筑住宅生態管理的關鍵手段。因此,自然通風的確保是生態住宅建筑設計的首要任務。在建筑設計中,確保住宅通風自然有利于住宅中熱舒適性和空氣質量問題得以有效解決,同時,還應確保住戶投資的穩定,利用相同投資成本創造舒適健康的居住環境。
2.3綠化、水景設計和防止“熱島”現象氣流流動和住宅建筑周圍的輻射系統是影響住宅周圍建筑熱環境的核心因素。因此,在生態住宅設計中,為防止“熱島”現象的發生,要求必須進行合理的建筑設計和布局,選擇高效美觀的綠化形式及水景設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合理選擇和搭配綠化植物和水景,使其與整個小區的熱環境設計協調起來。同時,要堅持以人為本,將人的因素與設計理念密切結合。
2.4日照、遮陽與采光日照和熱輻射是影響居室熱環境的重要因素,直接關系到建筑住宅用戶的心理感受。在建筑住宅設計中,日照、遮陽和采光是需要引起重視的關鍵問題。生態設計理念要求,必須在結合當地地理與氣侯條件的基礎上,通過精確計算,明確住區的建筑布局以及單體住宅的相對關系,并對建筑群進行日照、遮陽以及自然采光分析,以檢驗日照和遮陽的要求是否得到滿足。
2.5外圍護結構布置外圍護結構布置設計的生態化直接關系到建筑住宅的熱環境,對于生態住宅設計理念的應用有著復雜的影響。在設計過程中,外圍護結構布置設計主要包括外墻和外窗等圍護結構布置設計兩方面的內容。受當地主導風向不同而造成滲透情況不同的影響,不同朝向角和傾角的外墻和外窗,外表面的對流換熱系數又有著很大的差距。因此,設計的實施要充分考慮到日間接受太陽輻射以及夜間背景輻射狀況的變化。
2.6噪聲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有效的防噪系統設計和污染控制是住宅建筑生態規劃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在設計初期,技術人員就應該深入現場進行調研和測試,檢驗當地的噪聲或污染是否符合標準,如果不能滿足要求,一定要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3結語
生態住宅是現代生態環境背景下科學技術進步的必然產物,也是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建筑住宅設計過程中,生態建筑設計理論的應用要求必須充分利用生態學、建筑學、建筑及其他技術科學的成果,結合經濟、社會、環境、能源、技術等多方面的系統化要求,通過各專業人員的相互合作和共同努力,對住宅建筑的室內外居住環境進行系統性的設計與評價,從而確保住宅建筑的生態化發展。
作者:宋濤單位:北京新紀元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