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求機械制造業的成本控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生產計劃控制的模式落后尚未實施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機械制造企業幾乎100%采用臺套計劃的方式。即以產品最長生產周期作為產品制造所需的各種物料的采購提前期和生產提前期。過分夸大的提前期是造成庫存和在制品儲備高、流動資金占用大的根本原因。生產計劃與采購計劃脫節,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準時交貨,或者用高儲備來保交貨期。這些都與現代管理方法物料需求計劃(MRP)、準時生產(JIT)、供應商管庫存(VMI)、同步生產等相差甚遠。
1.2信息分散、不及時、不準確、不共享制造業產、供、銷、人、財、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存在著大量信息,必須進行科學的管理。然而人工管理往往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礎數據。如果信息分散,信息不及時、不準確、不共享,就會大大影響管理決策的科學性。
1.3缺乏標準化制造業缺乏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優劣因人而異。盡管很多企業通過ISO9001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但執行的效果可因企業和管理者而異,有的企業甚至成本控制還是僅僅停留在成本核算上。要求企業有先進的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管理系統,但是許多企業還不具備這些條件,造成成本核算不及時、不準確,缺乏參考價值,更談不上成本控制。
1.4企業應變能力差今天的市場瞬息萬變,需求多樣化,這就使生產、采購異常復雜。從客戶—銷售—設計—生產—采購—財務—成本,需要一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動態快速地響應客戶需求,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和客戶定制化的要求。
1.5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業仍處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機單項管理的階段。有的企業也建立了全廠的計算機網絡,但應用仍是分散的,沒有實現信息的共享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2成本控制采取的措施
2.1提高自動化水平(1)提高自動化水平、提高工效,就可降低制造成本和人工成本。應用戰略成本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分析制約生產效率的關鍵工序和人工成本高的關鍵點,選用自動化程度高的數控設備及柔性生產資源,使用多技能的員工和通用性較強的設備,所有這些措施都有助于極大地提高工效、降低成本。(2)優化工藝和工序,合理配置設備、優化流程,也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3)運用信息化管理系統,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精益生產,向管理要效益。從全局和長遠利益出發,建立決策模型,評價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預測企業未來的運行狀況,決定投資策略和生產任務安排,形成生產系統的最高層次管理信息系統。
2.2簡化成本構成(1)降低采購成本材料的消耗主要指原材料、消耗材料等物資的耗費。材料是構成產品實體的主要組成部分。由于材料費用在機械制造產品成本中占有較大的比例,一般為60%左右,因此,節約材料消耗,對降低產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加強材料采購管理,降低采購成本,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要建立材料采購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有關的文件規定,提高材料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的控制意識和素質。其次,要建立材料采購的計劃、采購、入庫、倉儲、會計結算和處理等業務規程。再次,要建立訂貨和采購的控制制度。通過建立嚴格的采購制度、建立供應商檔案和準入制度、建立價格檔案和價格評價體系,來加強訂貨環節的內部控制。(2)控制人工成本對人工成本實施管理,目的就在于提高人力資本的投入產出比率。而就制造型企業來說,由于產出較為一定,提高人工成本效率,最重要的就是降低人工成本。所謂降低人工成本并不是降低工人的工資福利水平,而是應減少生產過程中或勞動投入的無效部分。針對這一要求,可以利用標準成本制度,對人工成本進行全方位的控制。(3)加強經濟核算厲行節約,降低間接費用。要認真貫徹勤儉辦企業的方針,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明確經濟責任制。減少由于管理不善而發生的一些損失性費用,就能有效地減少車間經費,使單位產品所分攤的費用額相對降低,從而有利于降低產品成本。
2.3改進產品設計首先,做到產品各部件的使用壽命相匹配。化工機械廠的產品主要用于煉化等企業,產品的使用期較長,因此與之相配套的各部件其使用壽命要匹配。通過改善產品設計工藝,采用使用壽命相似的原輔材料,加強各部件的協調一致性,確保產品的整體壽命。其次,產品設計標準化。再次,優化生產工藝,調整生產流程。在保證產品質量和滿足產品使用性能的基礎上,應盡量做到優化生產工藝,縮短生產流程。為此在有效利用原有加工設備的基礎上,要及時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還要有戰略成本管理思想,在成本管理上注重于長遠成本核算。
2.4優化工序首先,減少工序缺陷。把有工藝缺陷的問題解決在初期階段,嚴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質量。在加工過程中,對存在質量問題的在制品不能往下道工序流轉,一經發現必須返修。對有缺陷的產品應該及時找出原因并加以解決,避免問題的掩蓋以及不良品的產出和積壓,減少返修及維修的費用,降低生產成本。其次,降低工序成本,向管理創新要效益。這其中也包括以下幾方面: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效率。加強質量管理,降低質量成本。加強安全管理,降低安全成本。
2.5生產現場控制首先,提高工作過程的質量。提高生產現場生產過程的質量,就可減少錯誤的發生,減少不合格品的數量以及返修工作量,縮短交貨時間,減少資源耗用,降低質量成本,從而使生產總成本下降。其次,提高勞動生產率。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可以將節約下來的人員作為其他的附加價值活動的人力資源。當勞動生產率提高時,單位產品成本中人工成本就會降低。最后,降低庫存。運用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等五種管理手段,通過對生產現場的及時清理整頓,逐步提升生產人員的素質,同時還可以采取掛牌制度,利用規章制度和工作標準的公開化、生產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工作流程的圖表化,做到業務公開、管理規范,從而降低庫存,減少生產環節的積壓浪費。
3結語
總之,成本競爭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表現。我們應該不斷地探索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制造成本的方法,使機械制造企業成本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作者:常彥彥李麗輝席文惠單位:石家莊工大化工設備有限公司河北省蒸發結晶及干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