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1.1沒有建立完善的控制體系,工作人員成本控制意識薄弱雖然大多數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成立了項目管理小組,但由于沒有規定其負責區域,以及管理人員沒有對成本控制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及時將工作落實到實處,導致管理小組成了擺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還有少數施工企業連項目管理小組都沒有成立,而是直接將相關工作交給財務部門處理,不但給財務工作人員增添工作壓力,也達不到成本控制的預期效果。另外,為了提高施工質量,往往將工作人員與相應的工作細分化。如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工程安全生產問題,材料人員負責材料的購買,庫管人員負責材料設備的看護等。雖然分工明確,但也產生了隔閡,容易使人們產生錯誤觀念,即成本控制只是造價員一個人的事。他們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質量,根本就不關心成本問題,甚至還要靠增加成本來完成自己的任務。殊不知,建筑項目成本控制是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中的,需要每個人參與其中。
1.2缺乏相應的激勵手段施工企業在明確了項目管理人員相應的責任與義務外,為了促進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還可以規定一些激勵手段。可以通過發獎金、物品或提名表揚等辦法來獎勵那些為企業降低成本出謀劃策的員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使每一個員工都成為成本控制項目的間接負責人。
1.3生產過程中忽視對施工人員和材料的管理工程建筑現場施工人員大多是由各個分包商招來的一些臨時工,比較分散,不好管理。他們大多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對成本控制的概念理解模糊,在生產過程中容易造成材料浪費;還有一般情況下,他們是按日工結算拿工資的(如80元/日),工作的時間越長,拿的工資越多,導致人員窩工、消極怠工等現象經常發生,無形中增加了施工企業的開銷。在建筑工程成本主要是由人員、材料、機器設備三者組成的,在施工企業中有部分工作人員在采購材料時,與廠家合作拿回扣點,利用職務之便中飽私囊,根本就不在乎材料質量的好壞,材料質量不合格,容易造成工程不達標而進行返工,無形中增加了成本。
1.4合同管理不到位,索賠意識差任何工程的施工都是在雙方簽訂施工合同的基礎上展開的,工程施工項目施工中的合同種類多、范圍廣,經常因為各種原因發生違約現象,若施工企業單位缺乏索賠意識及能力則往往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索賠和反索賠工作而導致成本增加。
2.完善成本控制的建議及對策
2.1建立科學的投標制度,做好成本核算工作首先,要以科學的手段進行簡單的成本預算,得出估算的工程成本造價,其次還要積極收集一些業主和其他競爭對手的信息,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進行綜合比較,找到既能盈利,又能中標的報價決策,避免僅為提高中標率而造成的未中標已虧損。最后在建筑企業成本管理當中,可引入一些現代的關于成本控制的管理方法,例如目標管理、本量利分析法、ABC管理法等,這些方法可以對成本進行提前預測、提前計劃,使成本控制、核算分析能夠有機的統一起來,互補互存,使成本管理變被動為主動,變繁瑣為簡單,有條不紊的進行。
2.2加強現場管理力度,加大安保產品的投入,確保員工在安全的環境中工作加強參建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增強安全意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做到“不傷害別人,同時不被別人傷害”。現場管理是保證建筑生產順利進行,清除安全隱患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我們必須嚴要求、高標準的對待現場管理工作,做到全員參與,文明建設,實現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動態管理。從而建立安全穩定的工作環境,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減少項目的隱性成本,同時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加企業的無形收益。
2.3加強團隊建設,培養員工經濟意識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能否建立一個團結、高效的項目管理團隊是實現項目績效最大化的關鍵。企業組建管理班子,應遵循動態與優化的原則。有專業,有才華的新生一代是企業的未來,所以,企業在進行全員技術培訓的同時,應加大對新生力量的培養力度,使之快速成長。施工企業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全員經濟意識,把一切為了效益的意識深深地刻在每個職工的腦海里,對于施工作業隊除組織大規模的教育外,還要通過大幅標語、宣傳欄進行宣傳,使每一位職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要組織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的素質,這是實現成本目標的保證。
2.4加強索賠管理意識和加大索賠管理力度加大對工程及組織工程索賠收入的管理力度。索賠是業務性很強、基礎工作很細的工作,在索賠工作中要充分理解施工圖紙,技術規范及業主、監理、施工企業簽訂的合同協議和各項往來性文件,必須依合同、重證據、講技巧、樹信譽,踏踏實實地做好索賠管理基礎工作,嚴格按程序辦事。
3.結束語
施工項目成本控制是一項復雜的動態工程,其最終目的就為了提高施工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在進行成本管理工作時,必須尋找降低工程項目成本的方法和途徑,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企業競爭力。
作者:陳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