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工程質量監管及預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商品混凝土雜志》2014年第七期
1為何在層層監管下還是質量事故頻發
(1)低價中標制約了高品質工程的誕生。如今僧多粥少,建筑業市場管理混亂,跨地域亂投標,造成許多項目以最低價中標,建設到一半或剛開工不久便無力維持,使得工程爛尾。另外由于施工單位低價中標,所以對原材料供應商也是要求低價供應,原材料商只能虧本運營,要產生利潤必須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如此連環,怎么保障原材料供應的合格率?
(2)監理單位不稱職,直接導致項目監管失效。目前許多監理公司中標后,安排幾名實習生在現場作為所謂監理,實際連圖紙也看不懂,更有些監理單位安排農民工冒充監理,對現場違章作業不聞不問。施工單位安排專人接待好,該簽字的代簽好,只要監理日志由施工單位資料員填好等負責監理員簽字,監理費能及時到賬,大家就和諧共處。
(3)業主單位的代表在現場監管時間不多,專業不精,無法發現問題,另外覺得有監理把關,有問題會馬上匯報。
(4)設計單位只負責項目的圖紙方案,現場管理交給施工單位與監理單位,所以只要設計上沒錯,對施工上存在的質量問題不負責任。
(5)檢測市場對外開放,有喜有憂,喜的是打破了多年來檢測行業的壟斷市場,倡導行業市場化,有相應的資質與人員就可以參與市場競爭,獨立開展業務;憂的是檢測市場的開放,檢測單位為了承接業務,采取承包方式,原材料不必送檢,直接按要求提供合格的報告。這樣擾亂了檢測市場公平公正性,造成許多“合格”的報告是直接從電腦里打印出來的。從近年來政府檢測機構相關負責人紛紛落馬現象不難看出,檢測市場還是深不可測。
(6)政府主管部門每次驗收受人手不足、分管面廣等因素影響,所謂的現場驗收就是看看資料,聽聽匯報,而且每次來總是提前預約,現場做好充分準備工作,一般而言,發現不了大問題。
(7)監管部門各自為營。商品混凝土企業歸口在建設部門管理,而生產的產品卻歸技術監督局管理,所以在很多地方對混凝土質量的控制由技術監督局安排人員進行抽檢,建設主管部門只能對澆筑好的在建工程項目進行現場實體檢測。因為商品混凝土并非食品,技術監督局沒有專業人員懂混凝土的質量檢測,每年象征性對轄區內的混凝土企業進行走馬觀花式的抽檢一下,完成任務。當不合格的混凝土交付給工地時,要28d后才能檢測出結果,若強度不達標時,要不請設計師變更方案,要不請檢測部門重新檢測,直到合格為止,實在無法變通的請專家會診出方案“加固”,最終的受害人還是消費者。
2作為混凝土企業應如何預防
我們知道,建筑材料的三大主材是木材、鋼筋、混凝土,作為工程用量最大的主材是混凝土。如何加強混凝土質量的監管與預防,也是主管部門與從業者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生產的混凝土要等28d后才能檢測其強度,檢測周期的滯后性給工程質量帶來了安全隱患。某混凝土公司在供應小區的一幢商住樓,地下室底板與剪力墻混凝土設計強度為C40,等28d后送檢試塊不合格,重新委托檢測部門進行現場取芯試驗,結果還是28.5MPa,這時現場已經建到第3層了,業主才通知停工。所以我們針對混凝土的特殊性,應該重點加強預防工作。混凝土在澆筑后發現質量問題,采取加固補救畢竟是亡羊補牢,給結構安全留下質量隱患;如果重新拆除重澆混凝土,又浪費資源,給企業造成嚴重損失。為此,筆者認為:對于商品混凝土質量監管,應該重在源頭,預防為主,一旦澆筑完畢,發現質量問題,處理起來相當復雜,損失巨大。如何預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混凝土企業的監管,對企業的試驗場所是否能滿足試驗需求,設備是否配備到位,能否正常開展試驗工作要嚴格審查。
(2)核查從業人員是否滿足試驗需求,試驗室主任能否獨立帶領團隊開展工作。目前,許多試驗室主任沒有上崗證、職稱證書,甚至連一些基本的試驗也不會做,卻也在身兼主任濫竽充數,有的企業試驗室只有1~3個人,許多試驗幾乎不做,試驗結果由資料員自己編寫。
(3)審查混凝土企業采購的原材料是否符合標準,對不符合標準的原材料如何處置。有些混凝土企業常年采購含泥量高的石粉,不但需水量大,而且澆筑的混凝土裂縫特別多;有企業干脆使用海砂,有的使用Ⅲ級粉煤灰等。這些情況,主管部門可以通過檢查發現及時制止,采取有效的處理方案,預防產品質量事故發生。
(4)檢查配合比是自己試驗室試配出來的還是從外面企業復制過來的。筆者在混凝土企業調研時發現,試驗室主任不知道配比是怎么計算出來的,連什么是水灰比也不清楚,這樣能把產品質量控制好嗎?
(5)特殊材料的使用應該有應急預案,在原材料短缺的情況下,我們怎樣特殊對待處理,才可控制產品質量事故風險。通常企業的處理方法就是原材料差就多加點水泥,以為水泥量增加就可以保障混凝土強度及其他性能,這是個誤區,不能通用。
(6)加強對混凝土企業試驗室使用的配比進行有效驗證,確保配比的質量安全,交通工程對混凝土試驗室開具的配比要進行試配驗證,降低質量風險,我們的主管部門也應該對試驗室的配比進行驗證跟蹤,杜絕陰陽配比,并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7)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杜絕企業管理混亂的現象發生,例如錯將礦粉打入水泥庫,造成混凝土不凝結。
(8)企業試驗室與當地質檢部門進行聯網辦公,每次試驗數據及時上傳到質檢部門,有效控制企業弄虛作假的行為發生。
3總結
建筑工程其實就是良心工程,許多建筑商為了提高自身利潤,絞盡腦汁偷工減料,投機取巧,產生了一批批的劣質工程,嚴重危害社會。如何規范建筑業市場,讓建筑業市場持續健康發展,也是關注的焦點,有效提高監管力度,關鍵是必須先從源頭抓起,預防為主,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建筑工程。
作者:黃清林朱云婷單位:嘉興市鼎業新型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