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英語語音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第3期
摘要:
針對我國英語教育體系下“啞巴”英語的現象,分析了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學內容設計上應包含語音教學的內容,并建議通過自然拼讀法、國際音標和超音段特征等內容的學習來培養大學生的語音意識能力,從而為其口語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礎。
關鍵詞:
“啞巴”英語;語音教學;自然拼讀法;國際音標;超音段
引言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對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為:“能在學習過程中用英語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題進行討論,能就日常話題用英語進行交談,能經準備后就所熟悉的話題作簡短發言,表達比較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正確。能在交談中使用基本的會話策略。”然而,理想和現實總有那么一段距離。盡管我國從小學階段就開設有英語課程,但是直到大學畢業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形成了“啞巴”英語這種一直為人詬病的現象。對于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學術界爭論最多的是大學英語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通用英語和學術英語哪個更重要的問題。作者認為不管大學英語的發展方向最終會走向何方,大學英語教學必須首先要扭轉我國英語教育體系下的“啞巴英語”現象。本文將從我國大學生英語口語水平低下的現象入手,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并就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狀探討大學英語語音教學的內容構建,以彌補語音教學模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缺失的遺憾。
一、“啞巴”英語原因分析
(一)教學方式
Celce-MurciaM,BrintonDM,GoodwinJM.(1996)指出,語音教學的方式在19世紀主要靠直覺和模仿,即學生模仿老師或者音頻并通過不斷地重復練習以達到與被模仿者近似或一致的程度。這種教學方法的依據是母語習得中兒童在非教學環境中通過模仿成人或者其他兒童就能習得他們的母語的現象。19世紀末,國際語音學會的建立以及其隨后頒布的國際音標(IPA)對語音教學有了極大的促進。國際音標通過描述和分析人類語言的聲音系統,用字母來準確代表人類語言的聲音。國際音標的建立標志著第一次有了一個統一的書寫符號和聲音一一對應的聲音標示系統。通過國際音標的教學,外語學習者能夠掌握標準的語音。語音教學基本上在義務教育階段完成,這期間的語音教學大部分還是直覺和模仿教學,教學方法陳舊落后,學生大部分沒有受過系統的語音知識培訓。沒有一套科學的語音標示體系支撐的教學導致了學生口語水平參差不一。學生在大學之前養成的不標準的發音習慣妨礙了他們英語水平的提高。
(二)應試導向
我國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大大小小的英語考試基本上不涉及英語語音的考核。雖然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的英語課程教學標準中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但是由于考試的導向作用,英語教學特別是在高中階段大都以聽、讀、寫為主。大學階段的英語考核如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也是以聽、讀、寫和譯為主。雖然四級和六級也有單列的口語考試,但是學生參與率不高,對學生學習英語的影響較弱。
(三)大學英語教材中語音部分的缺失
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基本上不涉及語音部分,非英語專業學生使用的大學英語課本也沒有語音部分的教學設計。因為教材中沒有英語語音教學的內容,自然不屬于教學計劃中的內容。老師在課上大部分沒有進行系統性的語音教學。而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課上學不到系統的語音知識,教材中也沒有現成的內容,學生學無所依,導致學生的口語水平停滯不前。綜上所述,種種原因造成了我國教育體系下英語學習者口語水平低下。語音知識是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否掌握一定的語音知識對學習英語知識的其它組成部分如詞匯、閱讀都有一定的影響(王初明2004,吳冬萍2007)。可是這個關鍵組成部分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了“啞巴”英語的產生乃至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低下。
二、語音教學內容構建
相對于中小學,我國的大學英語教育不缺乏優秀的英語語音教師,也不存在應試導向的指揮棒,因此作者認為大學英語的組成部分應該包括語音教學,以補上應該在義務教育階段就掌握的語音知識。作者認為大學英語語音教學應該以自然拼讀法(Phonics)、國際音標(IPA)和超音段為主要教學內容。
(一)自然拼讀法
自然拼讀法在20世紀中期開始盛行于母語為英語的國家,是用來在兒童早期閱讀教學中教授兒童學習單詞讀音和拼寫的一種方法。其核心是學習英語字母和字母組合與發音之間的對應關系。英語單詞有音、形和義三部分組成。而英語單詞音、形不一致,也就是說會單詞的讀音并不一定就能拼寫出單詞;反之,能拼寫出單詞不一定就能正確地發音。自然拼讀法解決了這一問題。自然拼讀法通過學習字母和字母組合與發音之間的對應關系來建立英語單詞拼寫系統和讀音系統的統一。Lloyd(1992)把字母和字母組合分為以下七組:
①s,a,t,I,p,n
②c/k,e,h,r,m,d
③g,o,u,l,f,b
④ai,j,oa,ie,ee,or
⑤z,w,ng,v,littleoo,longoo
⑥y,x,ch,sh,voicedth,unvoicedth⑦qu,oi,ou,ue,er,ar學生掌握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后,即使沒有學習國際音標也能讀出單詞的讀音并能拼寫出單詞。然而自然拼讀法不涉及單詞的標準讀音,掌握了自然拼讀法并不意味著能夠正確、標準地發音。
(二)國際音標
學生掌握了自然拼讀法后,可以通過系統地學習國際音標來達到正音的目的,即通過學習國際音標來學習標準的單詞發音,彌補自然拼讀法在外語教學環境中的缺點。國際音標是由國際語音學學會設計的,以字母來標示人類語言聲音的一套符號系統。國際音標中用來標示語音的符號被稱為音位(pho-nemes)。音位是構成音節的單位,是語言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的單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英語單詞都是由一個或數個音節組成,一個音節由一個或者數個音位組成。音位之所以是個抽象概念是因為一個音位可以有不同音位變體(allo-phone)。音位變體不區分語義,而音位區分語義。國際音標英式英語音位有44個,其中有24個輔音音位,20個元音音位。輔音按照發音時聲帶是否振動、發音部位和發音方式來確定音位的準確發音。元音按照發音時嘴唇的圓扁、舌位的前后和舌位的高低來確定其音位的準確發音方式。檢索文獻資料,可以發現對于國際音標是否應該用在小學階段進行語音教學爭議頗大,反對的學者的主要理由是國際音標的抽象性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運用國際音標教學在小學階段教學效果不佳(程慕勝,2001;付軍,2003;高敏,2005等)。而對大學生進行國際音標的教學不存在學生認知能力不足的問題,可以對學生進行理論的講解,教授學生學習音位的發音部位、發音方式、舌位高低等,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課上、課下的反復練習,以掌握音位的準確發音。
(三)超音段現代語音學
研究表明,音段的準確性固然重要,但是由重音、節奏和語調等構成的超音段的準確性對有效交流、溝通的影響更大,不恰當使用超音段特征比不恰當的音段使用更能給交流帶來障礙。因此,語音教學中超音段教學應該成為教學的重點,教師有必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學生對超音段特征的掌握,注重重音、節奏和語調等的訓練(趙文輝,2002;張新峰,成馨2011等)。重音指某個音節在音高(pitch)、音重(inten-sity)和音長(duration)等方面比其他音節都突出的特征。英語和漢語在語音方面的一個重要區別為英語單詞的音節有重讀音節和非重讀音節之分,重音位置的改變能夠改變英語的詞類;而漢語中的詞的重音位置的改變并不能改變詞類,對重音的錯誤使用對交流的影響不大。我國的英語學習者受到母語遷移的影響,對英語的音節重讀與否不加區分,對交流溝通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節奏指的是由重讀與非重讀音節組成的格式。英語是重音記時語言(Stress-timedLan-guage),每兩個重讀音節之間所占用的時間大致相等;而漢語是音節記時語言,每個音節所占用的時間都大致相等。語音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英漢兩種語言的節奏特點,把握節奏實現的因素,如非重讀元音的弱化、輔音同化等。語調指的是音高在句子層面的變化。英語中陳述句和特殊疑問句一般要使用降調,一般疑問句使用升調,即陳述句和特殊疑問句最后一個音節一般要用降調,一般疑問句最后一個音節一般要用升調。而漢語中的相應的句式可以不用升調或者降調來表示,或者可以借用語氣詞來表示。如果不能正確把握英語的語調,會構成交流的障礙。因此,語音教學中應教授學生掌握正確的語調表達方式。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英語教育在語音教學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缺陷,種種原因導致了語音教學在整個教育體系中都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大學英語教學內容中應該包含語音教學的設計。通過系統地教授自然拼讀法、國際音標和超音段特征等內容,可以培養我國英語學習者的語音意識,從而為破解“啞巴”英語的困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2]王初明.自我概念與外語語音學習假設[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4,36(1):56-63.
[3]吳冬萍.論語音能力在大學英語教與學中的地位[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11:014.
[5]程慕勝.學英語不宜用國際音標[N].光明日報,2001-04-05.
[6]付軍.小學生先學國際音標不好[J].四川教育,2003,(1):4-4.
[7]高敏.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5,7(6):62-64.
[8]趙文輝.英語語音教學新探[J].外語電化教學,2002,(2):3-5.
[9]張新峰,成馨.立足于二語語音研究的語音教學模式探討[J].思想戰線,2011,(2):375-376.
作者:張玉鵬 單位:安陽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