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載體的構建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管理載體是思政教育的關鍵載體。新時期下,社會文化呈現多元發展趨勢,高校思政教育也要以此為導向,重新構建思政教育管理載體,進而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開發思政教育資源。主要針對多元文化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載體的構建進行分析和闡述,希望給予我國高等教育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多元文化;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載體;構建策略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社會文化形態逐漸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其對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是管理載體改革與重新構建的重要契機。針對當代大學生而言,實現思政教育管理載體的重新構建,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思想水平以及道德意識。
一、思政教育管理載體的理論闡述
其主要是指將思政信息或者內容,寄于管理活動中,利用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式,起到控制、規范以及約束學生和教師行為和思想的作用,是提升全體師生政治素養以及思想水平的物質實體以及活動形式。管理載體按照既定的標準可以分為傳媒載體、組織載體、活動載體以及文化載體,其具有較強的教育性、協調性、組織性以及強制性,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滲透性和育人性。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構建思政教育管理載體的迫切需求
1.是開發思政教育資源的迫切需求管理載體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其主要以非制度或者制度、隱形或者顯性、精神性或者物質性的形式存在,具有持續性強、滲透性好、容易接受以及覆蓋廣泛等特點,可以為思政教育提供環境、能源和動力,是配置以及整合思政教育的關鍵途徑和形式。同時,在多元文化形態下,實現管理載體的重新構建,也有助于思政教育的評估、管理、配置、規劃以及設計,是思政教育的客觀需求和必然選擇。
2.是思政教育創新的迫切需求管理載體通過化剛為柔、剛柔并濟的形式,可以擴展思政教育的創新空間。而想要實現思政教育的有效創新,解決思政教育管理載體環境不民主、制度不完善、素質較低以及自覺性較低等問題,需要重視管理載體的重新構建,堅持實踐性、發展性以及育人性的原則,把握思政教育特點以及時代脈搏,從載體評估、載體運用、載體內容以及載體設計等方面,構建全方位、多層次以及多功能的載體系統,進而提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教育張力。
3.是優化高校管理的迫切需求思政教育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具有協調器以及潤滑劑的作用。將思政教育滲透于高校管理中,可以起到規范約束以及說服教育的作用,進而迅速解決高校管理中存在的思想問題,提升高校管理的效率和力度,實現思政教育的管理功能。同時,思政教育管理也具有凝聚人心、導向協調的作用,可以激發高校管理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優化高效管理環境和過程,是提升高校管理質量的迫切需求。
三、多元文化形態下思政教育管理載體的構建途徑
1.提升管理載體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高校思政教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理論性,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教育和管理的統一性,促進高校思政教育的實力提升和內涵建設,把握管理載體的特征與發展趨勢,有創造性、有目的性以及有意識的承載教育信息,進而實現管中有教、教中有管的和諧統一。同時,思政教師還要提升自身的教育自覺性,認識到管理活動中的教育價值和德育資源,在校園內部創設積極的育人氛圍,進而提升德育管理的效率和活力。思政教育也要結合時代特點和學生訴求,樹立立德樹人、大德育的全新理念,利用自身管理素養和知識素養,提升管理載體的藝術性、操作性、承載性以及覆蓋性,進而促使思政教育充分適應多元文化的教育環境。
2.加強管理載體的引導性思政教育管理載體具有統領、領導、指導以及引導的作用、地位和性質,管理載體通過柔性或者剛性的管理手段,促使思政教育形成持久和穩定的主導力量,因此,高校要加強管理載體的引導性。首先,提升思政教育的引導性。對思政教師的載體應用能力、育人意識、綜合素質以及教學能力進行培養,打造一支結構穩定、品質高尚、作風優良、業務精湛、素質過硬以及政治立場鮮明的教育團隊。其次,提升思政教育制度的引導性。科學的制度是保證教育活動有序開展的基礎和前提,同時制度也是關鍵的引導方式和教育資源,高校要以貼近時代、貼近師生以及貼近生活為原則,構建相關管理制度,進而為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制度支撐。最后,高校要加強學生的自我引導。思政教育具有較強的互動性,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到管理活動和教學活動中。因此,高校要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尋求學生的配合,進而提升思政教育的管理效能,進而成為引領當代學生意識與思想的重要動力。
3.賦予管理載體以全新內容在多元文化形態下,思政教育也需要結合時代的特點進行積極轉變。管理載體的內容、功能和性質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以時代和學生需求為基礎,不斷賦予管理載體以全新的內容。多元文化的交融與碰撞可以提供給管理載體以全新的德育活力,通過新環境、新資源以及新視角,提升思政教育管理內容的有效性以及話語權。高校思政教育也要堅持時代性與傳統性、趣味性與思想性、國際性與民族性、生活性與理論性、接受性和主導性的和諧統一,不斷擴充和完善教育內容,進而提升管理載體的生命力、滲透力、說服力以及主導力。
4.優化管理載體的育人動力影響思政教育管理載體的主要因素包括制度環境、文化環境、物質環境、教育對象、教育者、載體目標、載體結構以及載體內容等。在多元文化形態下,管理載體具有較強的持久性、廣泛性以及復雜性,通過對思政教育育人過程中各個要素和各個環節的優化、協調以及整合,實現育人效果最優化。同時,高校還要積極創新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格局,建立豐富的載體結構,構建強有力、多層次以及全方位的調控體系,進而形成環境、制度、服務以及管理的全過程育人體系,為思政教育提供源源不斷的育人動力。
5.挖掘管理文化環境活力文化環境屬于一種軟教育力量,其可以對管理載體起到潛移默化的塑造和傳承作用。因此,高校要注重挖掘管理文化環境活力,利用文化教育資源,對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進行培養。首先,高校要在內部創設良好的文化環境,提升學生對思政教育管理的認同感,有助于管理載體的運行與應用。同時,和諧、規范以及科學的文化環境也是一種潛存的教育資源,可以促使思政教育管理實現民主化、規范化以及科學化,為學生創設高雅而和諧的校園環境。其次,高校要注重挖掘文化資源,在認同多元文化的基礎上,以主流文化為導向,注重引導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對學生的民族意識、民族精神以及愛國情懷進行培養。
四、結語
在多元文化形態下,高校思政教育也要求新求變,以主流文化為教育立場,全面貫徹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的理念,通過多種途徑構建思政教育管理載體,進而發揮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提升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意識,為我國輸送更多的高素質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姜小蘭.試論基于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方略[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7,25(06):170.
[2]陳靜.淺談思政教育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時代內涵與指導啟示[J].散文百家,2017,(10):138.
[3]高校輔導員編輯部.高校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要突出“思政使命”———訪中共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克欣[J].高校輔導員,2017,(05):27.
[4]楊艷.以人為本理念在高校學生公寓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7,(04):235.
[5]鄧嬋娟.高職高專院校加強黨校培訓管理研究———構建“黨校、思政、團委”三位一體創新模式[J].文教資料,2017,(18):161
作者;管峰 單位:臨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