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討高等教育與產業結構的聯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高等教育發展本身就是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貢獻。教育部門屬于第三產業,加快教育發展本身就符合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規律。
(2)高等教育的發展可以通過優化勞動力的知識結構來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勞動力知識結構反映一國人力資源的技術構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過程,是不斷提高產業技術結構水平的過程,各產業之間的技術結構反映資源的轉移關系。
2高等教育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關系的定量分析
首先,看福建省各產業的產值情況,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這十年間福建省第一產業產值大體保持在一個平穩的水平上,而二、三產業的產值增長十分明顯。尤其在2004年以后,第二和第三產業的產值增長明顯加快,并遠遠大于第一產業的產值。可見福建產業結構發展趨勢基本與配第—克拉克定理相符,產業結構在不斷優化升級中。其次,從福建省三次產業的就業情況來看,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從2000年至2009年,福建省第一產業的就業人口比重一直呈下降的趨勢,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就業人口比重呈上升趨勢。可見,就業結構的變化與產業結構的變化基本保持了一致。從業人員的變化趨勢中,我們認為高等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應該和產業結構之間也存在著某種相互關系。再次,分析高等教育與各產業之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其中,Y1,Y2,Y3分別表示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產值的增量,X表示高校畢業生人數增量。可以看到,普通高校畢業人數增量與一、二、三產業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33,0.583和0.693。由此可以得出,高校畢業生人數增量與二、三產業的產值增量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即高校畢業生人數的越多,越能促進二、三產業的發展,從而有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對X、Y1、Y2、Y3數據進行回歸運算,可以發現高校畢業生增量與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產值增量之間存在著線性回歸關系,回歸方程為:Y1=52.58677+0.003805X;Y2=811.6693+0.070291X;Y3=616.7047+0.034831X通過相關系數、可決系數、F檢驗和T檢驗的多方面檢驗,上述回歸方程成立,由此可見高校畢業生的增長會影響產業結構的調整。但是由回歸方程我們也可以看出,各函數的彈性系數絕對值都很小,這說明福建省依靠教育促進產業的發展的能力不強,福建省的高等教育還需進一步完善以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
最后,對回歸結果進行分析。從前面的分析可知,高校所培養的專業人才的數量與二、三產業的發展有較強的正相關關系,但又缺乏彈性。其中可能的原因如下:
(1)福建省對高校的投資力度不夠,目前還存在著高校數量不多,重點大學很少,師資力量不夠強大,整體教學水平不高的問題,導致了人才的緊缺,不能滿足產業結構優化過程中所需的高新技術人才和專業應用型人才。
(2)可能是由于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學科設置與其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不協調,因此不能很好地促進該地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3)地方高校普遍存在著科技成果少和科技成果轉化難的狀況,科研成果轉化難已經成為制約地方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
3相關政策建議
針對福建省高等教育對其產業結構的促進作用還不顯著及可能存在的原因的分析,我們提出相關建議:首先,當地政府和企業應該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資,興辦教育,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以適應福建省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其次,針對福建省經濟及產業結構特點,合理設置專業,加大對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的投入,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再次,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第一生產力,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優化。
作者:吳麗雙單位:華僑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