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學課堂閱讀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當今時代信息的數學化,閱讀在數學學習中變得更加重要。我們不僅要深刻理解閱讀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而且要更加注重其功能。還要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重視數學教科書的閱讀,徹底弄懂數學閱讀在課內、外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使課內、外閱讀完美結合。注意激發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興趣,發揮一切積極因素,提高數學閱讀的效率。學習數學閱讀是一個長期又艱巨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努力探索,逐步完善學習方法,真正做到讓閱讀走進數學課堂。
關鍵詞:
數學;閱讀;指導方法;注意事項
提起閱讀人們情不自禁地就會想到一切有關語文或英語等文學方面的閱讀,將閱讀教學與數學聯系在一起是人們很難想到的。數學是其他科學的基礎,為其他學科提供了理論知識和方法。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言:“數學是一種語言,數學離不開閱讀”,由此可知想要學好數學必須在閱讀上下功夫。隨著教育學家保羅•朗格朗提出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理念,已不斷的深入人心。閱讀已經成為人們獲取新知識的重要手段,在數學的各種應用中應該受到重視。
一、學生對于數學閱讀的現狀及原因
數學教學受傳統教學的影響,老師采用填鴨式教學把知識和盤托出,學生只會背公式、定理,日益缺乏閱讀數學資料的時間和空間。大家一提到閱讀兩個字就會聯想到和語文有關的材料閱讀,這就導致學生逐漸的對數學的閱讀遠遠沒有對語文那樣重視。學生對數學閱讀的誤解我國的大部分學生普遍受傳統教學影響,大家一致認為數學的重點就是數學結論,就是數學解題方法,認為數學只是做題的工具,對數學閱讀沒有足夠的認識。學生把數學課本當習題集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對數學沒有足夠的認識。也就說對數學的閱讀還沒完全弄明白,這樣對數學閱讀也就不重視。所以絕大部分學生把數學當成了習題集。在數學教學中,通常是老師一遍一遍的講解,學生只會解題。一本書講完了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太少,更不用說對數學知識有其它的創新見解。學生的自學能力較低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師資力量的不斷壯大,學校教育把更多重點放在學生身上,導致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增強。遇到問題就等待老師的幫助,而不是自己動腦子思考,這就造成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普遍較低。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數學教師要高度注意,對于學生的教科書閱讀方面的指導不能太膚淺,不能模棱兩可,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否則學生在閱讀時仍然是草草而過,并不能讀出數學教科書所提供的要點,更不用說讀材料中出現的重要問題,也得不出自己的內心體會。學生自以為自己什么都弄懂了,其實問題仍然有很多。但是假如所有的學生都帶著問題去看教科書,帶著不同的問題去思考問題的話,那情況肯定就和以前大不一樣了,效果也不一樣了。近年來閱讀理解題作為數學試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考試中一般以應用題的形式出現,基本上在每次數學考試中都有。而且應用題有重要的選拔功能,不僅考查知識點還考查學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書讀一百遍,其意自然會出見”同一個問題讀第一次不知道意思,多讀幾次反復地去領會、思考,就會明白題目中的意思,即使不能完全弄懂腦海里也會有思路了。
三、怎樣做好課外知識閱讀
課外數學知識閱讀數學教師不僅要讓他的學生學會閱讀數學課本,還要讓學生學會閱讀關于數學的課外素材。充分利用課外資源課外資源一般包括自然科學類與人文環境類。這些課外資源要很好的加以利用,使之成為學生今后學習、生活取之不盡的財富。首先利用為主,如圖書館、科技館的書可以直接為學生服務。其次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有價值的讀物比如說:國外科學家的小故事,我國民間數學閱讀故事,民情風俗中有用而且健康的數學材料等,都要善于將其轉化為學生的數學閱讀材料。另外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現代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網絡突破了時空限制,使數學材料資源更加廣泛。教師要積極響應數學資源建設,引導學生合理、健康的利用和選擇這些資源。課外閱讀幾點要求[首先數學閱讀資源的內容不能單一容易使學生乏味,形式要盡量豐富多樣化對學生才更有吸引力。其次注意集體和個人要相結合,學生和老師相配合,課堂內外閱讀要融合,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提高的更快,更好,效率更高。然后考慮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特長,閱讀資源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另外多組織有益的課外活動。例如朗讀比賽,課外數學小故事征集活動等。最重要的是閱讀材料要健康向上,避免帶來不良信息,給學生營造健康、積極的閱讀氛圍。
四、怎樣激發學生數學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沒有創新的源泉,興趣是培養學生發展個性的動力,想要讓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沒有興趣是萬萬不可的。怎樣激發興趣,方法各種各樣。老師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像:講數學家的故事,做趣味數學游戲,幽默笑話,猜個數字謎語,還可以讓學生們分小組以各種生動活潑的比賽方式開展活動,像講數學故事比賽、解趣味題活動、辦數學閱讀手抄報、“誰是數學小明星”活動……在這當中不時的穿插一些典型的例題讓學生思考,讓學生更好的體會數學的邏輯關系。鼓動學生以更加積極的熱情參加到活動中來,感受數學閱讀的無限魅力!
五、結束語
有個教育家曾說“當一個人的行為有了一種向上的體驗時,又獲得了他人的支持時,那么他的人格就會得到更好的發展”。閱讀中教師要及時地進行反饋,對學生的閱讀成果作出合理的評價,及時發現問題,學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從閱讀中看到自己的進步,更加樂意閱讀,享受閱讀帶來的成就感。當然反饋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可采用互相提問、做練習題、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這樣可以加強信息交流使閱讀效果更好,而且可以隨時發現解決問題,提高閱讀的質量讓數學閱讀不再只是一種形式。總之閱讀在數學的學習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提高閱讀能力才能為學好數學打下基礎,才能更好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參考文獻:
[1]王春戀,趙英豪.讓閱讀走進數學課堂[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1(4):40-41.
[2]錢盛花.讓閱讀走進數學課堂[J].江蘇省宜興丁蜀中等專業學校數學學習與研究報,2011(11):25.
[3]蔣瑤君.讓閱讀走進數學課堂[N].新課程學習報,2010-08-08.
[4]張才寶.讓閱讀走進數學課堂[[N].學科研究報,2011-12-18.
[5]劉杰.走出“零閱讀”的尷尬——讓閱讀走進數學課堂[J].湖北省仙桃市第四中學閱讀與寫作.2008(1):63.
作者:杜麗華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