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語學習者情態表達習得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黑龍江教育雜志》2015年第七期
(一)研究語料觀察語料庫主要來源于現有的學習者語料庫。比較常見的學習者語料庫有CLEC(中國英語學習者語料庫)SWECCL(中國學生口筆語語料庫),也有一些學者為適應研究需要自建語料庫。常見的參照語料庫有BNC(英國國家語料庫)、LOCNESS(魯汶英語本族語寫作語料庫),LOB和Brown語料庫等本族語者語料庫。有些研究的參照語料庫不僅使用本族語者語料庫,還使用了ICLE(國際英語學習者語料庫),這樣有助于發現哪些是不同背景英語學習者共性問題,哪些是中國英語學習者特有的問題。
(二)研究內容與發現1.對情態動詞習得情況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多通過對比學習者語料庫與本族語者語料庫中情態動詞出現的頻數來分析學習者的習得情況。這些研究均發現,與本族語者相比,中國英語學習者情態動詞使用頻率過高,過度使用can、will、should和may等幾個情態動詞,而對于表達禮貌委婉語氣might、could和would等情態動詞則較少使用。并且情態動詞過度使用的傾向與學習者水平無相關性。(祝衛華2004;王清杰2005;王金銓2006)。情態動詞習得研究的另一個維度是情態動詞的語義習得情況。研究發現中國學生在情態意義使用方面存在多用、少用或誤用等問題。趙凌云(2005)發現大多數學習者不熟悉will表達意愿、習慣做法和能力等意義,因此在寫作中很少用到以上意義。另外,中國英語學習者誤用shall來表達未來的可能性,本族語者從未使用過該義項。唐麗玲(2013)發現從中國學生作文中情態句式的分布情況來看,情態動詞的責任和義務意義被過多地使用,認識情態意義使用過少,并且認識情態意義的使用頻數不會隨著學習者語言水平的提高而明顯增加。但王冠(2013)的研究結果恰好相反,他發現學習者書面語中認識情態句式的使用頻率會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還有一些研究從類聯接或情態序列的角度考察中國英語學習者情態動詞的使用情況。梁茂成(2008)的研究中發現,非英語專業英語學習者的書面語中情態序列呈現兩種傾向:一是過多使用人稱代詞+情態動詞序列;二是情態動詞后過多使用體和語態都無標記的動詞形式。作者還利用主題詞分析法找出了本族語者書面語中較為常用而學習者語言中比較缺乏的情態序列。這些序列多為主語是命題代詞it、關系代詞which、存現句主語there或情態動詞后接靜態動詞be的序列。劉文艷(2009)發現在英語專業學習者的書面語中也存在著過多使用義務情態序列的現象,具體體現為學習者過多使用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情態動詞序列,情態動詞后過多地使用無體和時態標志的動態動詞;過少使用could和would引導的情態序列;過多使用People+ModalVerb序列。2.對其他情態表達手段習得情況的研究。除情態動詞外,針對其他某種情態表達手段的習得研究非常少見。但是,已有研究開始關注英語學習者對多種情態表達手段綜合運用的情況。謝昂(2007)通過語料對比研究學習者如何表達認知情態。她發現中國英語學習者在認知情態的使用頻數分布、選擇認可程度表達和運用認知組合方面都呈現出非母語特征。中國英語學習者只依賴少數手段表達認知情態意義,主要有情態助動詞、副詞和動詞,傾向于使用高認可度的表達手段,使用認知組合的數量較少,且有很多組合不符合本族語者的語言習慣。黃建秋(2013)對中高級英語學習者情態表達方式的研究表明,學習者不論水平高低,都傾向于使用主觀取向的情態表達式,且在多數情況下選擇中值和低值情態詞。
(三)原因探討對于中國英語學習者在情態表達習得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多數研究都認為與母語遷移、教學影響以及文化差異等因素相關,但能對成因進行深入探討的文章并不多見。謝家成(2010)基于平行語料庫考察中國英語學習者對must的使用。他從中介語與母語對應的視角探討學生對該詞使用傾向的成因,發現學習者對must義務情態的使用受母語影響并不明顯。孫李麗、林文治(2012)在對can的語義習得研究中,從語言輸入和母語遷移兩方面對其使用不地道的原因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顯示,中國英語學習者對can使用不地道受教材影響不明顯,而與母語影響有關。
二、問題與建議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對中國英語學習者情態表達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特別是對情態動詞的研究,可以說非常細致深入,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鑒的方法和角度。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在語料的選擇方面,有些研究的語料并不對等。如有的研究選取BNC為參照語料庫,但BNC中包括多種體裁的文章,與學習者語料(多數為議論文)不對等,因而可能影響數據的可信度。其次,在研究內容方面,對情態動詞之外的情態表達手段研究較少。如情態附加語也是常用的情態表達手段之一,但針對學習者如何使用情態附加語的研究還很少。另外,研究書面語的論文較多,研究口語的論文相對比較少。在筆者查閱的26篇論文中,只有4篇是針對中介語口語中情態表達使用情況的研究。第三,目前對學習者情態使用不地道的原因探討的還不夠深入,這方面的實證研究就更少了。因此,今后的研究要在內容上繼續拓寬,情態附加語、情態動詞+情態副詞的組合以及情態隱喻都是須要深入研究的內容。對于學習者情態使用不地道的原因,也可以利用語料庫特別是平行語料庫進行探索。
作者:謝力 史磊 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