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繪畫基礎教學淺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思維模式固化,評判體系不健全
現代社會,人們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師道尊嚴的影響,再加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造成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死板地學習,不敢打破常規,不敢有所創新,另外現在的評價體系主要是教師一個人來評價的,這樣的話教師會受到個人主觀愛好的影響,造成評判不科學,不公允。
以上所談我國高校美術專業繪畫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美術基礎的培養,不利于我國美術事業的發展,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促進繪畫專業基礎的教學活動。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美術專業基礎繪畫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比如讓學生欣賞名作名畫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理解,讀懂作品的深層含義,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再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在大自然中,在真實的社會中用心感受美,受到美的熏陶,激發他們的靈感和創造思維。
(二)實行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素質教育的重要要求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從內心真正地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和主人翁地位,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創作風格,藝術不像數理化那樣有絕對的標準答案,沒有對錯好壞之分,只有高雅低俗之別,關鍵是看從哪個角度去欣賞,有沒有把握繪畫中形式美的規律,是否尊重內心真實感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創作風格,要采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步地形成自己的藝術創作風格。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高校美術專業的繪畫基礎教學都非常重視學生繪畫基本功的訓練,教師在延續這一良好作風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維方式訓練,讓學生打破思維的定勢,發展個性思維,讓藝術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另外教師還需要注意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在講解繪畫技巧時還要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讓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有利于學生后期的發展。比如在講解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作品時,教師不僅要告訴學生這個時期繪畫作品的特點,還要講解這種風格形成的原因是因為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被壓迫了半個世紀的人文精神開始復蘇,人們努力掙脫宗教的枷鎖,尊重人性的自由,因而創造了一大批的美術作品,這些作品大都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
(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繪畫是一門藝術,對于美術專業學生來講,更需要有很高的人文素養。只有具備了高尚的人格才有可能創作出不朽的藝術作品來。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教育,在欣賞文藝作品的時候要讓學生體會到藝術的美,美在什么地方,不僅是外表還有內在的精神,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學校的宣傳設施大力宣傳人文素養對于繪畫的重要性。
三、結語
因此,我們要從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改變教學理念,理論與技術的學習相結合,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幾個方面來改變這種現狀,希望能提高我國高校美術專業繪畫基礎教學的質量。
作者:楊杰吳新林單位:文山學院美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