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學基礎教學的改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常包括以下三個方法:一方面為重視醫療體系中的人文精神的培養,另一方面即為專業護理人員禮儀的培養,此外,培養學生主觀判斷能力同樣至關重要。在培養護理人員人文精神時的方法如下:①教導學生在患者角度出發,理解患者的需求,并對患者持有尊重的態度,學會支持、寬容患者。②使學生主動學習專業護理技能,旨在,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以此達到滿意的護理效果。③教導學生在護理過程中注重觀察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反應,對其抱有責任心、同情心與事業心等,增強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信任。④教職人員在考察學生技能方面時,同時需考驗護理人員的情感目標,從內在情感培養與外在技能培養兩方面入手,幫助學生成為患者可以信賴的人。護理人員的禮儀規范是護理過程中的一重要組成部分,不但表現了個人的職業道德,也從側面體現出了該醫院的服務質量。培養護理人員禮儀的方法如下:①教職人員需在教學過程中,教導學生注重護理人員的禮儀規范要求,對其禮儀行為進行訓練,端正以往的不良行為。②教導學生在面試或實習期間需注重禮儀規范,做到:面容與服飾得體、語言交流與行為舉止適宜,以為個人及醫院贏得良好口碑。另外,學生的主觀判斷力同樣作為基礎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可幫助護理人員主動判斷病情所需,縮短治療進程,培養學生主觀判斷力的方法如下:①針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將教學中較為簡單的項目作為學生自學內容,并給予反饋或教職人員對其進行小測試。②除課堂基礎內容教學外,適當開展拓展教學,鼓勵學生獨自思考問題,總結課堂重點。③針對個體病例進行分析,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探討,激發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提高其思維活動度。④在實踐教學中,鼓勵學生與患者多進行溝通或對模擬人進行操作,并回答相關問題或寫出經驗總結。⑤模擬不良護理事件發生情況,鼓勵學生獨自對其進行判斷并采取相關手段進行解決等。
2提高教職人員素質
隨著護理專業的不斷發展,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提高教職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樣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職人員可在以往的教育觀念基礎上,加強并樹立新型的教學觀念,以適應當今需求。主要方法如下:①每位教職人員需在授課之間組織定期定時的集體備課,互相交流經驗,討論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積極尋求幫助。②各教職人員需配合時代需要,將傳統的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在教授書本上的內容之外,結合護理事件實例,與臨床應用相結合,定期舉辦臨床實踐。③積極參加學術研討會或技能操作比賽,以此進一步鞏固并提升專業知識與技能,促使高職護理專業的基礎教學工作不斷革新與發展。④教職人員需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教學目標,做到“因材施教”,學會換位思考,了解學生真正要學習的知識與技能。⑤在教學過程中需擺脫以往傳統教學方式,使課堂富有創意,激發學生獨立自主的發展。
3改進傳統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僅重視了書本教學,而忽略了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導致部分高職護理學生缺少臨床操作經驗,從而導致不良事件的發生。改進傳統教學方法的幾點主張如下:①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案取代傳統的書本教育,主要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網絡、錄像、模型等進行輔助教學,使課堂更加生動,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②因教學內容的不斷變化,許多內容已被更新或刪除,教職人員在每次課堂教學前,需確診所講內容是否準確,去掉交叉重疊的知識,以擴展教學容量,增加新知識,包括衛生部分新頒布的法律法規或器械使用方法,藥物劑量調整等,以擴展學生視野。③將臨床實踐融入到課堂中要求教職人員與學生共同扮演院內真實護理情況,如入院護理或出院隨訪等,進行分工合作,加強學生之間配合的同時激發學生獨自完成護理工作的能力。④技能測試作為新型教學方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高職護理學生可較好的使用護理器械、設備,嚴格遵守操作程序等。教職人員應將護理技能測試的成績計入期末綜合測評中,測試內容包括:儀器與設備的操作,藥品的基本使用方法,護患之間的溝通能力等。
4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新型高職護理基礎教學方法中最為突出的一部分內容即為如何將課堂內容與臨床操作結合起來,這就要求教職人員可在院內或院外設立模擬及真實的實習機構。這些實習機構要求具有一定的規模,先進的設備等,做到規范化,如每個醫院必備的:普通病房、重癥監護室、護士站等,并且配備一定的實訓指導教師。教職人員可利用充分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完善其職業素養,幫助學生可在真正的臨床護理操作中具有熟悉感,避免出現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此外,教職人員可模擬院內的某些新型儀器對學生進行訓練,確保學生實習順利進行。
作者:王海霞單位:山東勝利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