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職業中學英語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年第2期
摘要:以陜西省柞水縣職業中學為例,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和進堂聽課,從學生和教師兩個層面對其英語教學現狀進行調查,發現其英語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基于調查結果和學校實際,提出從學生、教師和教學管理方面的改革措施,旨在形成一套“基礎+應用”中職英語課程教學模式,有效改良柞水職中英語教學現狀。
關鍵詞:柞水縣職業中學;英語教學;“基礎+應用”課程教學模式
0引言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的頒布和實施,使職業中學有了空前的發展機遇,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激烈的人才競爭對中等職業學生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外語能力已成為一個衡量標準[1]。本研究以柞水縣職業中學為對象,依據職中教學實際,結合社會需求和現行教育政策提出適應本校情況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模式和建議,從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等層次進行改革,力爭大規模提升教學質量,為地方經濟建設輸送合格人才,為職業中學和普通高校英語課程教學銜接提供平臺。
1研究方案
1.1研究對象和內容
根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對柞水縣職業中學的英語教師3人和來自不同專業(旅游專業60人、幼教專業75人和對口單招班58人)的193名學生進行調查,通過數據分析該校目前英語教學狀況,查找不足及原因,深入探討解決策略。
1.2研究工具
結合大量文獻、資料和訪談調研,設計出兩套柞水縣職業中學英語教學情況的調查問卷。一套為教師問卷,主要涉及教學理念、工作態度、科研情況3個方面;另一套是學生問卷,主要涉及學校基礎、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情感等方面。
1.3研究過程
學生問卷由班主任分發給給受試(女107人、男86人),要求填寫準確信息,并告知此問卷數據只用于本次研究,所有問卷順利回收;教師問卷發給3名英語任課教師,并輔以訪談,確保了問卷的填寫質量。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排查柞水職中英語教學的問題及原因,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
2研究結果
2.1學生結果
如表1所示,僅有4.66%的學生來自市級中學,6成學生來自于鄉鎮中學。其中,幼教專業中超過大半(62.67%)的學生來自于鄉鎮中學。
2.1.1學習動機
本研究分別從升學考試成績、對外交流、就業和畢業4個方面考察學生的間接動機。還有部分學生沒有回答,研究過程中以“沒有考慮過為什么學習英語”進行統計。調查發現學生答案最集中的一項是“升學考試成績好”(30.5%),因為對口單招班86.21%的學生選擇了這項,說明被動學習應試成分大,無長遠規劃;其次約30%是“增加就業機會”,且45%旅游專業選擇這項;幼教專業學生有37.33%選擇了“為了通過平時英語考試,順利畢業”;而10.36%的學生竟然都沒考慮過為什么學習英語,毫無目的性。
2.1.2學生的學習習慣
本研究主要調查學生是否愿意主動完成一些學習任務,如是否愿意主動復習、預習、參加課堂活動、閱讀英語讀物、聽英語等,目的在于觀察其學習主動性和態度。
2.2教師結果
柞水職中共有英語教師3名(1名>50歲、2名>40歲),均為師范類院校(1名商洛學院、1名漢中師院、1名咸陽師院)本科畢業,具備英語教學資格,學緣結構合理;但有老齡化趨勢,職稱結構不甚合理,沒有高級職稱,自我提升的積極性不高。只有1名教師近年來自己制定業余自修計劃,查看英語新聞或觀看英語電視節目,另外2名只是偶爾看一下新聞,沒有實質性的開展研修。
2.2.1教學情況
柞水縣職業中學英語教師每人負責一個年級的教學任務,周課時15-18節左右,教學任務繁重,還要參加常規教學工作、會議,很難有時間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學法,甚至不熟悉國家教委統一制定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學校也沒有量身制定相關課程大綱。
3名教師均反映由于學生基礎差,課堂語言均為漢語,自身口語水平下降,不能擺脫母語教學模式。僅靠呈現教材單方輸入,很少使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隨機進堂聽課顯示教師采用單純講授方式,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機械性練習狀態。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帶入知識點,特別強調詞匯和語法教學,忽略了學習策略的培養。
2.2.2科研情況
訪談和問卷調查得知這3位英語教師表示因為教學工作繁忙,沒有受過專門培訓,很少或沒有參加過科研活動,甚至不愿參與。自己科研意識相對較差,即便是認識到了“教研相長”,但仍然不能認真分析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問題,主動學習理論,將教學和研究相結合。
3改進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從學生、教師和教學管理方面提出相應改進措施。
3.1指導學生職業規劃,激發學習動機
從學生自身發展的實際出發,引導學生意識到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提供招工信息使其了解未來職業需求,讓他們明白英語是一門不可或缺的技能,具有良好職業英語技能的人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3.2適當利用“焦慮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心理學一些研究顯示:一定程度的緊張狀態能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幫助學生制定明確而又容易實現的小目標和學習計劃[2],比如一天背10個單詞、一周寫1篇日記。評價制度實行“積分制”,每周一次測試考查本周學過的單詞、句型;實行閱讀、聽力“打卡制度”,刺激他們英語學習動機的同時培養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
3.3提升教科研能力,養成科研習慣
中職英語教師的教研能力是教師教育觀念、科研意識、知識素養、自身教學素質和心理品格的綜合表現[3]。首先教師要認識到教研的重要性;其次,學校要立足于本校實際,加強對英語教師科研知識的校本指導和培訓,鼓勵教師業余自學。
3.4借助多媒體手段,加大課堂目的語輸入,加強英語實用技能訓練
根據二語習得理論,語言輸出之前必須有大量的語言輸入[4]。學習過程中課堂是英語輸入的主要形式。授課時教師應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以視聽結合的表現形式展現教學內容,提供更多真實場景,增加課堂信息量和地道的語言輸入量,使學生多感官接受信息,提高教學效率。
3.5改革課程設置,完善課程教學資料
學校轉變學科教學思路,采用“基礎+應用”的模式,與專業相關的實用英語技能訓練做好英語知識和技能運用、英語語言和專業技能的有效銜接。教學管理部門結合各專業實際,按照社會需求靈活選擇設置教學內容,編制好各階段的教學大綱,使教學“有綱可依”,教學目標更加具體化、清晰化,有效的為人才培養目標服務。
參考文獻:
[1]陳詠.《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實施情況的調查研究———以廣州市為例[J].教育導刊,2016,33(11):77-81.
[2]孫李麗,王正良.應用型本科院校ESP學習者負動機影響因子研究[J].商洛學院學報,2017,31(1):87-91,96.
[3]祁琳.中職學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4]劉文怡,李守巨.基于需求分析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模式建構[J].教育教學論壇,2016,8(50):268-269.
作者:孫李麗 單位:商洛學院語言文化傳播學院英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