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播媒介在社區健康教育中的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印刷類
在社區健康教育工作中,常用的干預手段就是派發印刷制品。例如:健康教育宣傳單、折頁、海報、小冊子,有健康教育專欄的報紙或專刊等。
1.1.1健康教育宣傳單健康教育宣傳單針對社區某個主要任務或急需解決的問題,一事一議,應急性強,內容較詳細,可大量印刷,廣泛散發。例如:2003年的SARS,采用了印刷大量的傳單一層層下發。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主要信息傳播給社區居民,使社區居民能盡快了解真相,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又能引起警覺,減少患病的可能性。
1.1.2健康教育折頁健康教育折頁是在傳單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宣傳資料。其特點是圖文并茂,直觀性強,便于理解,制作精美,吸引力強,適用于低文化水平人群閱讀,并有操作技能的具體指導。使用宣傳折頁可以使社區文化水平較低的人群也能快速掌握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傳播方式、預防方法等知識。
1.1.3健康教育海報健康教育海報以其特有的繪畫形式和藝術感染力向群眾宣傳各類知識或觀念,尤其受到農民群眾的喜歡。在小區宣傳欄、工地通告欄、菜市場等場所使用海報,一是能傳播非典信息,和傳單及折頁形成宣傳的網狀模式,做到人人知曉;二是環境渲染,形成人人關注的氛圍。
1.1.4健康教育小冊子健康教育小冊子需要組織專人編寫,裝訂成冊,內容系統,知識性強。此外,其還易于保存,便于反復使用。例如:宣傳慢性病預防的小冊子放在社區閱覽室,方便社區居民自行閱讀,使居民能更加詳細地了解慢性病的種類、發病癥狀、原因、預防措施、應對方法等系統知識。
1.1.5健康教育報紙/專刊健康教育報紙/專刊定期出版發行,信息量大,綜合性強,是學習健康教育知識和積累信息的良師益友。但它要求組織好征訂工作,要求讀者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閱讀能力。
1.2電子類
在社區健康教育工作中,電視臺播放的健康教育專題節目適合居民在家里收看,但是不易保存,不可選擇,只能掌握一部分知識;收音機由于體積小便于攜帶,居民只要愿意可以走到哪里聽到哪里,但同樣存在不易保存,不可選擇,只能掌握一部分知識;DVD健康教育宣傳片適合居民在社區活動室集體觀看,可以互相討論,可以選擇,可以反復觀看,但是無法獲取最新的信息及咨詢。
1.3新媒介
傳播媒介發展到今天,出現了以網絡為基礎的一系列新傳媒,主要是指多媒體電視、網絡、手機媒體等。
1.3.1多媒體電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電視出現在各個領域,比如電梯、出租車、公交車、商場、廣場、戶外大屏幕,甚至是手機。現代生活節奏無法將大量的時間消耗在閱讀各類報刊雜志或觀看電視節目或翻閱網頁,這時多媒體電視的功效就突顯了,可以利用公交車移動電視、樓宇電視(電梯、餐廳、商場等)循環播放健康知識,也可以在等候空隙觀看手機電視等。
1.3.2網絡網絡已成為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工具之一。它能將知識以圖文、聲音、動畫、視頻等方式呈現出來,并可以實現人機實時交互。在社區健康教育工作過程中,既可以用計算機編輯制作電化教育錄像帶,也可以研制開發多媒體健康教育課件,使用觸控方式交互,讓受眾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進行自我學習。網絡上既有各地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專業機構網站,也有各種醫療健康社區或論壇,例如39健康網、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新華健康等。網民可以查詢自己有需要的健康知識,也可以和網友進行交流或互動。
1.3.3手機短信通過手機短信,利用手機短信平臺免費定期將健康理念、衛生知識、疾病防治等信息傳遞給手機用戶,開展急慢性病防治、衛生知識等健康教育宣傳工作。還可在重要的衛生日、重點傳染病高發期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向用戶警示性健康短信,提高健康教育的宣傳效率。例如:東海縣疾控中心與移動通訊有限公司東海分公司合作,開通了“東海縣健康教育短信平臺”,將健康知識以短信的形式,向全縣移動用戶宣傳和普及,每月發送短信量達到11萬條。此外,居民也可以主動定制收費型健康教育短信。針對部分要求對自身健康起到督導及跟蹤隨訪的人群,但又在公共衛生單位職責范疇外的,可與通訊部門聯合,通過包月定制收費類信息的形式,讓這一類群體主動獲得健康知識。例如,浙江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與浙江聯通聯合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了疾病預防與健康教育短信服務。從2004年9月1日起,聯通手機用戶只需發送一條申請短信,就能定期收到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健康短信,不但可以及時了解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以及流行病發生、發展的情況,還可以掌握日常養生保健的各種知識。訂閱該信息的用戶每個月只需花2元就可以收到每天不少于1條的健康短信。
2討論
社區健康教育的信息傳播方法豐富多樣,各有所長,但在具體的社區健康教育工作中,不可能同時使用所有的方法。這就涉及到傳播方法選擇的問題,要科學的選擇和運用傳播的方法,使之達到最佳效果,但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1根據對象來選擇社區健康教育的對象十分復雜,按照年齡結構,可分為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按照職業,可分為工人、服務人員、學生、職員、干部、無業居民;按照文化程度,可分為文盲、半文盲、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及碩士生、博士生等。因為這種差別的存在,決定了應該選取哪一種傳播方式。例如,圖文并茂的折頁比較適合老年人;知識內容系統完整的小冊子比較適合社區醫生或文化程度較高的人群;網絡比較適合年輕人;廣播比較適合出租車司機;電視比較適合宅一族或文化程度偏低的人群;移動電視比較適合上班一族;手機短信基本適合大部分人群。
2.2根據地區選擇由于人群居住地區不同,在自然環境、風土人情、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差異,要求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方法。例如,在農村比較適合采用廣播、電視、宣傳畫等傳播方式;在城市,居住人群多樣復雜,可以根據對象來選擇傳播方式。
2.3根據內容選擇社區健康教育內容一般分知識和行為,對健康知識的傳播各種傳播方式都比較適合,關鍵看受眾情況;對健康行為的傳播,因為涉及到操作技能,可能圖解、電視、網絡等比較適合,能清晰地展示具體的操作步驟。
2.4根據目的選擇如果是常規社區健康教育工作,可根據對象、地區及內容來選擇傳播方式;如果遇到重大衛生宣傳,為使廣大群眾家喻戶曉,必須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傳播方式擴大宣傳面。綜上所述,各種傳媒在社區健康教育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只有特點不同,沒有優劣之分。沒有任何一種傳播方式是萬能的,在明確社區健康教育的對象、地區、內容、目的的前提下,選擇適宜的傳播媒介,這是做好社區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
作者:張蕓龍單位:上海市楊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