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開放式創新下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開放學習研究》2017年第4期
【摘要】開放式創新是相對于傳統的創新模式提出來的概念,就是指企業能夠、應該像利用內部的創新那樣來利用外部創新條件并將兩者市場化的范式。由此可見,在現階段,企業要想提高競爭能力,必須要結合開放式創新的的背景條件來實現創新管理,并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基于此,本文將對開放式創新對知識產權管理的影響關系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分析開放創新下知識產權的幾種企業戰略模式,并進一步提出在開放式創新模式背景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策略,以期能夠促進我國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開放式創新;知識產權管理;管理
開放式創新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創新的“專屬權”問題。在全球化發展趨勢中,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競爭關系的不斷加劇,企業的知識產權競爭已經不再局限于企業的內部,而是需要從開放式創新的組織邊界以外來獲得更多的資源,從而創造更多的知識產權價值。開放式創新必然會影響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行為,需要企業進行全方位戰略的轉變。
一、開放式創新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影響
(一)知識產權管理內容復雜化。從知識產權生成的渠道上看,開放式創新推動了這種生成渠道的創新,由傳統的單一的制度創新發展成為外部綜合資源和機制的創新,渠道得到有效的拓展。這種本質上外部市場化的生產渠道是開放式創新得以完成的關鍵,也使得知識產權管理的內容變得復雜化。在開放式創新的模式下,企業必須要重視的一項工作就是“技術合作”。對于企業來說,技術創新就成為一項十分復雜的過程,上游供應商、科研機構、用戶、政府等行為主體都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的關聯主體。在復雜的環境變遷中,每個要素和主體對技術合作和創新的影響是不同的,企業必須要對外部的技術資源進行評估和選擇。因此,企業的知識產權的載體形式多樣,其管理內容必然會變得復雜化、多元化。
(二)知識產權管理成本重心轉移。在傳統的創新模式中,企業獲得知識產權的最終目標是獲得知識產權技術帶來的“壟斷性利潤”,形成競爭保護的壁壘防止競爭企業的“入侵”。因此對外部的技術和知識價值采取的客觀謹慎的態度。然而,在開放式創新的模式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重點是如何利用外部的知識產權而獲利,因此就需要加強對知識產權進行價值化管理運作。這樣,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的成本重心發生轉移,由傳統上對知識產權的研發和控制性成本轉移到對外部知識產權及其各個相關方面的評估上。
(三)對風險管理的要求提高。在開放式的創新模式中,企業必須要跨越一定的組織和知識價值的邊界,獲得更多的創新資源,這對于企業來說,無疑是提高了價值創新環節的風險管理要求。在外部缺失知識產權服務體系的條件下,企業之間的復雜化的內、外競爭關系就會形成一個十分混亂的狀態,企業很容易喪失知識產權。尤其是企業的技術流動明顯,風險的因子作用力明顯,對企業風險管理的要求提高。
二、開放式創新下企業知識產權的相關戰略模式
(一)知識產權許可戰略模式。知識產權許可模式就是指產權的開發或者是許可方將知識產權按照合同授予被許可方允許其使用的活動。在這種模式之中,交叉許可是其重要的形式之一,就是知識產權的兩個或以上的權利人允許對方使用的情形。這種交叉許可實際上就是通過資源的合作創造來實現雙贏,目前在美國的高科技公司中這種模式比較常見。
(二)知識產權聯盟戰略模式。在實踐活動中,企業的知識產權聯盟實際上就是專利的聯盟,在聯盟內部有利于企業對知識產權進行維權,同時也能實現成果共享,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利用行業的資源來獲得更多的知識產權應用資源。
(三)知識產權合作開發戰略模式。知識產權的合作開發就是指企業之間利用特有的組織形式進行技術的合作創新,實現資源的優勢互補。合作開發的戰略模式在廣義上是技術轉讓、技術服務等各種技術成果轉化,狹義上則具體指企業與科研院校進行的共同研發。這種戰略模式在我國目前已經引起關注,很多企業開始謀求向這一模式轉變。
(四)知識產權免費開放戰略模式。知識產權的免費開放模式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下企業獨立創新和合作創新平衡關系的一個產物。在信息技術的條件下,企業必然會利用各種信息經營的系統獲得相關的知識產權的信息,因此也將會更多地關注如何利用技術領先和專利的組合去實現創新。這四種戰略模式是開放式創新下企業知識產權受到影響后企業的經營行為所考慮的戰略范式,在實踐中,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外部資源的環境條件來選擇適合的模式,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去經營這些戰略,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綜合經營效益。
三、開放式創新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策略
(一)創新知識產權管理的商務模式。創新知識產權管理的商務模式,對于企業來說就是要重視企業知識產權的經營和管理。在開放式創新模式中,大部分的企業已經意識到商務模式的重要性,甚至看到了它能夠發揮技術創意所達不到的驚人效果。企業創新知識產權的商務模式就是建立開放式商務模式,其核心在于與其他的企業建立“共同性發展關系”,就是指企業的核心管理人員將知識產權資產管理上升到公司的戰略層面,將其作為一項盈利資產進行管理。因此,企業就需要十分重視知識產權的經營以借此獲得更多的價值。例如,戴爾公司利用某軟件的優勢性的知識產權,通過許可的方式對其進行轉移,獲得了明顯的知識產權轉讓的費用,或者是企業通過知識產權的質押權來進行知識產權的資產風險投資,為企業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
(二)規范知識產權管理制度體系。對于企業來說,開放式創新模式導致了知識產權管理內容復雜化、多元化,對風險的管控能力要求也在提高,因此,企業必須要規范知識產權的管理制度體系,從制度性的管理的角度對知識產權流動的內容進行綜合的管理。寶潔公司、博奧生物等企業在這個方面形成了示范性的管理內容,建立了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在很多企業受到知識產權法律糾紛困擾的同時,這些企業卻利用管理的手段將可能性的法律糾紛徹底解決,盈利效果十分明顯。因此,企業應該重視對知識產權流動中各種風險因子進行制度化創新管理,利用風險評估制度、風險投資制度等充分評估知識知識產權資源流動可能對企業造成的各種影響,針對這些內容利用制度的手段進行綜合優化配置,知識產權的轉化效率提升,又有效規避了此項活動帶來的風險。
(三)完善知識產權的評估系統。開放式創新的模式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對企業內部和外部資源的共同利用,對于外部資源要對其進行客觀、準確地評估其價值和風險,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對知識產權進行有效管理,就需要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的評估系統。企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對企業外部的各種可用的知識技術進行選擇,結合內部的資源基礎和對技術的應用能力進行評估,找到與自身發展戰略相匹配的技術內容,獲得更多的經濟價值。具體來說,企業必須要建立評估系統必須的人力、技術等資源基礎,對評估對象的范圍、特點要求等進行全面評估,在合作的過程中要充分評估各種知識產權必要部分、自有部分和急需部分。同時,鑒于知識產權的動態性發展特性,企業的評估系統應該滿足這個實時性、專業動態化評估的要求,以獲得等多可觀的收益。
(四)培育、利用知識產權管理的中介機構。我國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已經成為國家的戰略性發展內容,在這其中,各種服務中介機構的數量在增多,服務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對于企業來說,充分利用知識產權的管理中介機構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一方面,相關的部門應該利用政策、法規等手段培育和鼓勵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加強對相關的人才的培養,優化服務機構的行業服務環境。此外,在另一方面,企業應該有效利用各種中介服務機構的資源,降低管理的成本,利用其專業性管理優勢來為自身知識產權創新發展服務,提高知識產權管理的綜合水平,而這也符合開放式創新的模式要求。
綜上所述,新時期企業的發展已經邁入到開放式創新的范式階段中,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中,開放式創新模式對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活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內容復雜化、管理成本重心轉移、風險管理要求提高這三個方面。基于這些影響變化,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模式主要有知識產權許可、聯合經營、合作開發等內容,因此,企業要想利用開放式創新的范式條件實現全新發展,就需要創新管理的商務模式、規范制度體系、完善知識產權的評估系統,并利用相關的中介機構來提高自身知識產權管理的綜合能力,不斷實現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朱乃肖,黃春花.開放式創新下的企業知識產權運營初探[J].改革與戰略,2012(02)
[2]唐國華,趙錫斌,孟丁.企業開放式知識產權戰略框架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4(02)
[3]司春杰.在開放創新中如何保護知識產權———國內外專家學者探討“知識產權管理與開放式創新”[J].浦東開發,2017(05)
作者:張雯君;徐曉東;楊巧梅 單位:貝利化學(張家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