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氣缸油殘油監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航海技術雜志》2015年第三期
某海峽型散貨船主機為韓國現代2009年生產的MANB&W6S70MC低速柴油機,最大持續功率為16860kW,額定轉速為91r/min,經濟航速下主機轉速為70r/min,使用SHELL氣缸油。圖1為從2013年3月—2014年5月檢測的主機139只殘油樣品Fe/BN區域分布,可見少數樣品在高風險區域,也有相當一部分樣品處于較高風險區域。根據MDT服務函對殘油化驗結果建議值,ICP(光譜分析法)Fe含量高于300mg/kg,BN低于10mgKOH/g的樣品為高風險區域。圖2~7分別為主機各個氣缸的殘油樣品Fe/BN分布以及每個缸套的檢查情況。通過對1#缸的樣品分析可知,有相對較多的樣品點落在含Fe量大,同時BN低的高風險、較高風險區域;缸套檢查則發現掃氣口較臟,活塞環局部少量積碳,缸壁干燥且暗淡、無光澤。
由圖3a可知,2#缸的殘油取樣中大多數樣品屬于低風險區域;從缸套檢查情況看,2#缸掃氣口干凈、濕潤,活塞環表面清潔、光滑,缸壁平滑、清潔、濕潤。由圖4可知,3#缸殘油中較多的樣品分布在含Fe量大,同時BN低的高風險、較高風險區域;缸套檢查發現掃氣口較臟且活塞環干澀、活動性遲緩,缸套表面干燥、無光澤,缸套氣口附近已有“黑斑”生成。由圖5和6可知,在4#缸與5#缸的殘油取樣分析中均有相對較多的樣品分布在低風險區域;缸套檢查發現4#缸與5#缸掃氣口干凈、濕潤,活塞環濕潤、有光澤,缸壁平滑、濕潤、有光澤。由圖7可知,6#缸極大多數樣品分布在低風險區域,只有個別點落在風險區域;缸套檢查情況相當好,掃氣口干凈、濕潤,活塞環及活塞柱面清潔、濕潤、有光澤,缸壁平滑、濕潤、有光澤。從上述6個缸的氣缸油殘油化驗結論與對應的缸套檢查情況看,二者情況完全一致,可以互為補充。同時也可看出,雖然為同一臺主機,各缸的氣缸狀況差異較大,特別是3#缸狀況較差,已有明顯的腐蝕磨損趨勢,需要適當增加掃氣溫度,提高缸套溫度,減輕或消除腐蝕磨損。
輪機長通過平時的檢測、分析、檢查,及時掌握主機各缸的實際狀態,并及時調整注油率、排除故障。對各缸殘油樣品中的Fe含量與BN進行分析發現,當BN小于10mgKOH/g時,Fe含量大幅上升,此時缸套就很容易產生黑斑(冷腐蝕)。利用隨船樣品化驗分析儀進行殘油BN化驗,若BN小于15mgKOH/g,應適當增加注油率,以達到MDT的要求,降低缸套磨損。殘油BN不但與主機負荷及燃油含硫量有關,同時與水分含量也有重要的關聯。掃氣含水量、燃油含硫量、氣缸油注油率等均影響BN,進而產生腐蝕磨損。掃氣含水量與空氣濕度、掃氣溫度等有關,當船舶航行于熱帶高濕海域時,要特別留意空冷器冷凝水的情況。掃氣溫度的設定具有雙重性,較低的溫度可以起到“冷干”掃氣,掃氣相對濕度降低;但是溫度低會影響缸壁溫度,一旦缸壁溫度低于露點,即產生低溫腐蝕。建議將掃氣溫度設定在MDT允許范圍的低限,同時結合缸套檢查,確認是否在掃氣口附近產生“黑斑”現象,若有“黑斑”則需要適當提高掃氣溫度。燃油含硫量的變化也將影響BN,船舶每次加油后,都要根據含硫量調整注油率,保證合理的殘油BN(一般BN須大于15mgKOH/g)。
2氣缸及氣缸油殘油監控給船舶安全營運帶來的益處
某船利用便攜式鐵譜分析儀,成功預測到活塞環故障,從而防止進一步的部件損壞。2013年12月,該船鐵譜分析儀測得的3#缸Fe含量異常,相對應的磨損顆粒指標上升,高于以往記錄。檢查掃氣口,發現第一道活塞環已經嚴重失去彈性,及時吊缸更換,防止嚴重后果。根據MDT建議,現代柴油機可采用“基于狀態監控結果確認最佳檢修周期”,有效的氣缸監控為“延長吊缸周期”提供有力保障,節省備件消耗,提高維護保養效率。
3結束語
近年來,普遍采用降低注油率的方法來降低氣缸油成本。氣缸殘油和氣缸狀態的有效監控,能幫助船上定量判斷各缸殘油BN是否足夠,特別是在低負荷、高硫燃油情況下,判斷氣缸注油率是否滿足使用要求;能定量了解每個氣缸缸套、活塞環磨損情況是否在合理范圍內,及時調整氣缸注油率,有效避免酸性腐蝕(冷腐蝕)和過度機械性磨損,有效預警活塞環損壞情況,防止缸套的進一步損壞;能協助判別每個氣缸掃氣箱填料函密封的狀態,避免滑油污染等。
作者:趙逾 單位:浙江遠洋運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