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教集團多元主體辦學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遼寧高職學報》2017年第7期
摘要:高職院校集團化辦學是一種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其內部的多元利益主體存在著利益的矛盾與沖突。政府履行指導職能,做好協調管理工作;行業企業發揮推動作用,提供行業指導和信息技術支持;科研院所等相關研究機構做好科研表率,引領科技成果轉化;高職院校強化自身協調作用,滿足多元主體的利益訴求;構建利益協調機制;構建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模式。
一、職教集團的利益相關者組織屬性分析
職教集團是以職業院校為主體,以政府、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相關研究機構等為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聯合等各種方式,共同整合教育教學資源,服務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這樣的一種職業教育辦學形式。在職教集團內,其辦學行為是多個辦學主體共同協作的結果,主要包括職業院校、政府、企業行業、相關機構等,而不能僅僅依靠其中一個主體。所以,職教集團是利益相關者組織,職業院校、政府、企業、行業組織以及有關研究機構是職教集團利益相關者的重要組成。[1]既然職教集團具有利益相關者的組織屬性,那么集團內各利益相關者究竟希望通過參與職教集團辦學來實現什么樣的自身利益呢?首先,對于政府而言,通過主導建設職教集團,借助集團辦學形式,有利于緩解現有職教資源不足的難題,從而提高職業教育質量,進一步促進職業教育與現有產業進行深度融合與匹配,最終達到為產業調整與升級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撐的目的。職業院校通過職教集團可以充分整合優勢資源,加強與相關產業行業的合作與交流,打破當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方面存在的困境,不斷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不斷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輸送高端技能型人才;行業企業組織通過職教集團能夠將職業教育與自身需求進行有機結合,進一步促進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能夠更加貼合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最終達到不斷更新自身需求的促進人才自身發展的目的。家長和學生希望職教集團能夠提供適合行業產業需要的職業教育,增強自身競爭力,從而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獲得優勢。[2]
二、多元利益主體在職教集團中的利益訴求
(一)政府的利益訴求
政府在集團化辦學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政策支持者和資金支持者。那么,對于政府本身而言,制定集團化辦學的相關政策,幫拿出部分資金推進集團化辦學,主要是為了解決一些單獨依靠高職院校或行業企業無法完成的任務。同時,集團化辦學的穩步推進也必將為政府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既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又有利于整合各方資源,統籌協調,有力助推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二)高職院校的利益訴求
高職院校在集團化辦學中的主要任務是協調和滿足多元利益主體的利益訴求,并通過滿足多元主體的各自訴求來實現高等職業教育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大學功能。高職院校是非營利性組織,在職教集團中它需要在各個利益主體之間尋求一種平衡,使高職教育集團化辦學達到效益最大化。
(三)行業、企業的利益訴求
高職教育是培養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搖籃,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行業、企業是用人單位,必然會對高職教育集團化辦學存在著較大的渴望和利益訴求。行業企業一方面會積極參與職教集團辦學過程,與職業院校合作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同時在科技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方面也將發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行業企業對集團化辦學培養出來的人才也有更高的要求,并且希望通過集團化辦學能夠給自身帶來更直接、更可觀的回報與效益。[3]
(四)科研院所等相關研究機構的利益訴求
科研院所等相關研究機構作為職業教育集團的主體之一,不僅能為職業教育集團提供理論指導,而且能為集團學校提供學術交流平臺。科研院所等相關研究機構渴望通過高職教育集團化辦學爭取更多科研項目立項和科研資金支持,同時,相關研究機構還希望能夠有效利用高職院校的學生與具備專業科研能力的教師共同為產品研發與科學技術攻關服務,最終通過集團內的合作企業實現科研成果的最佳轉化,進而在人才培養標準與要求方面具有發言權,同時,也為提高其科研聲譽進行積累。
三、職教集團多元主體利益協調策略與路徑
集團化辦學涉及到的利益主體主要是政府、高職院校、行業企業以及相關的科研院所,但是由于各個利益主體是相對獨立的,各自的目標也不統一,同時,具體的人員及水平也都不一致。因此,尋求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相互協調機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政府:積極履行政府職能,統籌做好協調和政策支持工作
政府作為集團化辦學的原始政策制定者和這項工作的推動者,需要切實發揮自身的重要職能,做集團化辦學政策的引領者、集團化辦學工作的推動者、集團化辦學多元主體間的潤滑劑和協調者。1.科學制定集團化辦學相關政策政策是集團化辦學的原始依據和重要依托,沒有科學合理的政策就無法真正推進集團化辦學的具體實施。因此,集團化辦學政策是政府充分發揮其職能的重要體現,也是體現政府職能的最終效果。政府要鼓勵高職院校、行業企業以及科研院所共同開展集團化辦學,沒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與鼓勵,就沒有集團化辦學的落地實施。2.積極推動集團化辦學的實施落地政策只是集團化辦學的緣由,沒有推進,政策永遠都只是政策,只有不斷推進才可能真正實現集團化辦學。因此,政府要積極掌握高職院校集團化辦學的全過程,充分明確政府、高職院校、行業企業以及科研院所各自的角色與擔當。3.協調管理集團化辦學過程中出現的矛盾與難題集團化辦學涉及多元主體,出現不一致也在所難免。因此,政府需要有的放矢,積極建立相關協調機制,充分發揮高職院校、行業企業以及科研院所的各自特色作用,不斷規范集團化辦學行為,促進集團化辦學有序推進。
(二)高職院校:強化自身協調作用,滿足多元主體的利益訴求
高職院校作為職教集團這一多元利益主體的關鍵環節,在集團化辦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統籌協調作用,在政府、行業、企業和相關研究機構之間起到真正的催化劑作用,協調好各方主體關系,把握好自身與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第一,處理好院校自身與政府之間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政府在集團化辦學的過程中一直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主要是指導職教集團的成立、發展和管理,并對集團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難題進行指導與解決;職業院校要與政府加強溝通,在集團化辦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協調作用,明確自身定位,利用自身的有利優勢和政府的政策傾向為集團化辦學獻計獻策。第二,努力爭取行業企業的有效指導與合作,在集團化辦學模式下為行業企業培養更加適用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輸入新鮮血液。第三,加強與科研院所等相關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以科研機構的高效科研水平引領并促進集團化辦學的整體科研水平,同時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為科技創新夯實基礎。
(三)行業企業:積極發揮信息共享作用,有效提供行業指導
企業作為市場經濟運行的重要主體,其最終的目的是實現利益最大化。因此,從自身的實際需求和發展需要來考慮如何進行資源的最優化配置,進而決定是否參與集團化辦學。行業是由所有企業匯聚而成,代表行業的整體情況。行業對高職人才的需求標準決定了集團化辦學的人才培養方向。因此,行業企業及時進行信息共享,并對集團化辦學的人才培養標準與方向進行積極指導是集團化辦學成功的重要基石。1.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實現優勢資源共享集團化辦學培養出來的人能不能用,能用到什么程度,如何提高集團化辦學的人才培養水平與質量,這些問題都與行業企業能否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息息相關。行業企業對教學過程參與不僅僅是參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提供各種信息,包括行業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對未來發展的研判等,這些信息都將影響最終的人才培養質量。因此,行業企業要積極參與集團化辦學教學全過程,共享行業企業發展信息。集團化辦學將政府、高職院校、行業企業和科研院所聚到一起,行業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積極開展聯合技術攻關,不斷研發新產品、新工藝,有利于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技術及管理難題,為行業企業的不斷發展提供保障。2.形成優秀行業企業文化,樹立良好社會形象行業企業通過參與集團化辦學,進一步提升自身競爭力,同時也有利于擴大影響,提升知名度,樹立良好形象,并逐漸形成優秀文化。在集團化辦學過程中,行業企業還必將享受到政府的一些優惠政策,這將為行業企業帶來經濟上的實惠。
(四)科研院所等相關研究機構:做好科研表率,引領科技成果轉化
科研院所作為一支科研隊伍,其本身就有著獨特的科研成果輻射的優勢:科技人才較多,知識密集度較高,團隊整體知識水平相對較高,同時具備一定的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和推廣能力。在集團化辦學過程中,科研院所的參與必將推進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1.做好科研表率,積極引領科技成果有效轉化作為科研機構,提升科研服務水平,加快推進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持,保證科技成果輻射功能的發揮。2.科學研判技術發展前景,積極組建科研隊伍要充分考慮行業特質,不斷分析市場的實際需求,科學預測科研成果的應用前景,有效提高科研成果利用率;與此同時,要做好科研團隊與人才隊伍的合理構建,不斷為科技成果轉化注入新活力,積極營造一個有利于人盡其才的氛圍,加大對各類人才的培養力度,最終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結構合理的科技成果轉化隊伍。
(五)積極構建利益協調機制
政府、高職院校、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等作為集團化辦學的多元主體,同時也是集團化辦學的各個利益相關者,其相互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利益沖突與矛盾,要解決矛盾與沖突,就必須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同辦學,協同合作。利益協調機制是多元主體開展合作的基礎。因此,積極構建利益協調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利益協調機制的構建是基于各個辦學主體在集團化辦學過程中所承擔的任務與責任,利益訴求的實現取決于任務的完成情況與責任的履行情況,這就需要明確多元主體的任務與責任,只有通過各方磋商的任務與責任分配才能形成最終的利益協調機制,最終實現合作與共贏。[5]
(六)努力構建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模式
政府、高職院校、行業企業以及科研院所作為職教集團辦學的多元利益主體,彼此之間是相互促進的,又是相互制衡的。相互促進是基于集團化辦學的共同目標,相互制衡是由于各自不同的價值訴求。職教集團要取得長遠發展,采取什么樣的治理模式至關重要。職教集團的多元主體都是利益相關者,因此,尋求一種各方利益平衡的治理模式即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模式,是一種必然選擇。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模式主要是政府、高職院校、行業企業以及科研院所等主體共同管理職教集團辦學相關事宜,對職教集團辦學的管理涉及到各個方面,包括經費管理、人事管理、教學管理等,涉及職教集團辦學的所有事務都由利益相關者共同研究決策,既保證職教集團辦學的科學化、有序化開展,又保證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利益。
參考文獻:
[1]閆艷.多元利益主體的沖突與協調:基于高職院校集團化辦學模式的思考[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6(1):51-55.
[2]張琳琳.集團化辦學多元主體運行的現狀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6):18.
[3]張秉琦,賈鵬.高職教育集團化發展中政府的作用及管理策略[J].中國高等教育,2012(2):49-51.
[4]宋婷,聶永成,王彥飛.高職院校利益相關者的雙向價值訴求實證研究[J].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學報,2013(3):73-77.
[5]鄭仕華.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作教育利益協調機制研究[J].職教通訊,2012(2):18.
[6]劉宗讓.大學戰略中利益相關者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0(2):56.
作者:吳麗萍 單位:沈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