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漢語學習的思考及其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語言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重要的溝通交流工具,更是人們重要的一項文化創造。中華上下五千年凝聚形成的漢語,承載了深刻的文化及厚重的歷史,獨具特別的文化魅力。隨著我國當前社會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在政治、文化、經濟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推進了“漢語熱”的持續升溫。人們在用漢語進行交流時,能夠熟練掌握且運用漢語文化知識尤為關鍵。
為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漢語,宋慶山和楊增宏編著了《現代漢語》一書,該書以促進語言的規范化與適應新時期學習和研究現代漢語的需要為宗旨,在吸取現代語言學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對現代漢語的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等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說明。該書主要內容包括兩部分。其一是現代漢語學習中的基礎內容、核心內容,便于師生在有限的課時內教授和掌握系統的現代漢語知識;其二即“課程延伸內容”,供課時充裕的情況下全講或選講,以滿足不同學校對漢語教學課程安排的多樣化需求。前一部分后面都配有“復習與練習”,復習題用來鞏固所學的知識要點,練習題重在訓練分析語言事實、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多數“課程延伸內容”后附有“思考與討論”,供有興趣的學習者深入思考,拓寬視野。
作為一本能夠全面論述社會漢語學習現象的專著,《現代漢語》一書不同于其他著作,主要是針對非漢語專業的學生學習,摒棄了原本語言類著作及教材的框架式內容,形成了深入淺出的學術類問題探究,具備較強的閱讀趣味性。該書內容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從現代化社會生活出發剖析了漢語文化的主要變化,并且基于語言文化學習視角,形成對全社會生活圖景的逐步探索。語言是人類社會中的重要交際工具,同時更是對現實社會各種事物的客觀反映,形成了一系列的客觀概念描述,由此能夠推斷出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語言還是信息的載體,作者在本章中闡明了語言信息系統在社會交際中的關鍵作用。
該書第二至第六章分別針對語音、漢字、詞匯、語法、修辭進行了介紹。其中,第二章作為重點部分,主要針對漢語語音知識展開深入剖析,包括第一節的“語音概述”、第二節的“生母發音”、第三節的“韻母發音”、第四節的“聲調發音”以及后面的音節、音位、語音流變、朗讀及漢語語音規范等內容。其中語法流變為主要內容,現代漢語的語音流變主要存在三方面。其一為大力推行普通話,不同方言區域的社會成員,在完成聽、講普通話的過程中,整體能力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更是改變了方言的整體音值,在部分方言區間的字詞更是帶有普通話語音;其二為在推行普通話的同時,推進了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改變了原本方言區域漢字讀法的土音,要求更加專業化;其三為普通化的“兒”話音逐漸減少,在書面中盡可能縮減了“兒”的存在。而詞匯變異情況主要凸顯了新詞創造、舊詞的新義賦予、原詞的詞義壓縮、外來音的音譯。本章中還提出針對漢語拼音學習的評價,重在考察漢語學生在漢語學習過程中,漢語拼音的認讀和拼讀能力,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講普通話、糾正地方音的情況。這些內容對學生在漢語學習入門階段準確掌握漢語的正確發音具有較大的幫助,可以作為學生實現漢語學習的關鍵著手點。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一書還闡釋了漢語教學評價的關鍵作用,深入探索了哲學、文化思潮、語言學、語言教學和語言學習理論的創作內涵。除此之外,該書還追溯了當代國際構建新型評價理念淵源,指出它們對漢語教學評價的啟示,提出漢語學習的三個演變階段,總結了其現狀和不足,指出了其發展趨勢,構建了宏觀漢語學習的思考趨向。
最后,該書還針對語言及現代社會生活作出補充,針對性地說明了該書在創作中的問題,如語言的相互接觸、學術用語及縮略語的運用、語言情感及社會運用等多方面問題??傮w來講,《現代漢語》一書涉獵知識點內容廣泛,在充分運用社會語言學基礎之上,有效地實現了與文學、哲學、心理學等內容的充分整合。
作者:吳坤湖 單位:四川農業大學人文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