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數字教育資源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班班通”巧妙地融合了基礎設施和教育教學整合等多方面的內容,教師應采取先進的多元化教學模式,有效加強農村中學數字教育資源的應用,均衡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班班通;農村中學;數字教育資源;應用
一、引言
本文結合此次的課題研究過程,認為“班班通”指的是每個班級享有與外界進行信息溝通、資源獲取并共享利用的創新型教學和學習方式。此次課題研究重在探究加強數字教育資源應用的有效途徑,以期促進農村中學教育的創新發展。
二、班班通對農村中學數字教育的影響
“班班通”實現了中學數字教育的“三通”,分別為“通”硬件、“通”資源和“通”方法。在三“通”的基礎上,學生的學習方式必然會產生相應的變化,教學方式不再是簡單、傳統、單一、枯燥的“黑板+粉筆”,而是充分結合了多媒體設備和計算機等信息技術,使得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互為補充,為學生打造數字化、信息化的學習環境。其次,就學習方式來說,在班班通環境下,學生享有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具備獲取外界資源的能力,如利用互聯網資源來解答學習上的問題,不僅能夠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并且有助于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數字教育資源應用現狀
(一)教師的思想意識較薄弱
農村地區的信息化發展相對滯后,先進的教學理念尚未深入教師心中,對班班通的使用情況普遍不理解。
(二)教師的信息化水平待提高
由于農村的經濟發展和信息技術都相對落后,缺乏對教師的信息技術專業培訓,使得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整體較低,本次課題研究通過問卷了解到,大部分教師只會制作簡單的PPT課件,普遍缺乏制作視頻和動畫課件的計算機能力。
(三)數字教育資源應用不均衡
教育數字化出現了“貧富不均”的顯著問題,即有的學科經常應用,有的學科偶爾應用,而有的學科基本上從不應用,此次課題研究以數學、政治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為例,通過問卷了解到,數學和政治學科的應用情況較為不理想,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仍需提高。
四、加強數字教育資源應用的途徑
(一)更新教學觀念,實現教學多元化
以數學學科為例,抽象性和嚴謹性是數學的鮮明特征,教師應借助直觀、形象的圖片、視頻或動畫來演示數學知識,如在《圖形認識初步》單元中,可以組織學生形成互助學習小組,引導學生利用開放、共享的互聯網平臺,自主搜集不同類型的圖片,鍛煉學生的判斷和思考能力,并結合小組手工和動畫演示等多種教學方法,調動課堂氣氛,營造活躍、有趣、多元的學習環境,通過團隊參與的方式促進學生、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加深學生對圖形的了解和認識,將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同時利用豐富的數字教學資源,在引導學生自主參與、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課外拓展。
(二)運用先進設備,豐富教學的情境
政治是一門充滿時代魅力的學科,教師應擺脫枯燥的理論講授,用生動的案例和形象的視頻或影像,來傳達時代魅力并感染學生。如在《做意志堅強的人》單元中,教師應在授課之前先收集、整理并篩選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視頻或案例錄像,將枯燥的理論知識通過生動的視頻觀看的方式,直觀地呈現出來,并鼓勵學生寫觀后感,通過自主討論的方式,來糾正并鞏固學生的主觀理解,充分發揮數字資源的應用價值。其次,中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選取生活中與單元主題相關的人物或事例,與學生共同制作PPT或短視頻,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通過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數字教育資源的效用和價值。
(三)利用數字資源,突破教學重難點
班班通實現了日常教學和信息技術的完美融合,數字教育資源得以充分應用。一方面,教師應加強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利用課外時間積極、主動學習計算機技術,熟練使用Flash、Authorware等計算機軟件,保證對數字教育資源應用能夠游刃有余。另一方面,教師應充分利用班班通環境下的設備和資源,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以信息技術學科為例,該學科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要求學生具備基礎技術知識和技能,以及信息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如在《制作電子報》單元中,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往往無從入手,這是教學的重難點所在,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動畫演示的方式,將電子版制作過程通過動畫的方式來逐步拆解并演示,通過緩慢的步驟拆解和制作示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逐步進入學習并掌握的良好狀態。
五、結語
班班通是農村中學教育信息化、數字化發展的核心價值,教師應充分利用班班通環境下的有利條件,為傳統、僵化的農村中學課堂注入新鮮的時代元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宋明權.“班班通”環境下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方式的探究[J].新課程•下旬,2017(9):10.
[2]余婕.淺談班班通資源在農村中學數學教學中的高效性[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7(1):60
作者:姜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