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戲劇街巷景觀設計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以長沙戲劇街為例,從長沙的湘劇與花鼓戲文化出發,將文化元素融入街巷的各要素之中,探索基于地域特色的街巷設計的新思路,以此為長沙市戲劇街及其它類似街巷景觀設計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地域特色;戲劇街;街巷景觀設計
城市街巷是一個人們生活氣息濃厚的地方,無論在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上都有著它獨具一格的地域特色。但是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城市街巷的地域特色逐漸消退,人們對街巷的文化認知感也逐漸消失。長沙湘劇與花鼓戲歷史文化悠久,劇目豐富,集合了地方特色的表現形式、地方語言、民間藝術,非常具有長沙民間地方特色,是地方傳統文化的一塊瑰寶。但是在現代文化的沖擊下,湘劇與花鼓戲文化慢慢淡化,與觀眾漸行漸遠。如今的城市街巷設計出現照抄照搬、忽略地域特色、風格混亂等現象,因此在街巷設計中充分挖掘和突出地域特色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一、地域特色與街巷景觀概述
(一)地域特色概念地域特色廣泛的可以指一個地方特有的風土人情與當地的本質特色。地域特色同時也表現在一個地區的自然景觀、歷史文脈、社會人文、經濟產業特色等方面。自然景觀特色包括自然氣候環境、自然植被與本土植物、山川與水流的自然形態等;歷史文脈特色包括歷史悠久的文化本源、傳統的民間文化、宗教信仰等;社會人文特色包括文化小品設施、歷史建筑物和構筑物等人工修筑的實體等。人們在長時間的生活中會根據歷史文脈、生活方式和當地風格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特征,非物質形態的地域性還包含自然肌理與自然文化,這是自然界演變后形成的。
(二)街巷景觀概念現代漢語中對街巷的定義是“城鎮里比較寬闊的、旁邊有房屋的道路。直為街、曲為巷;大者為街、小者為巷。”可以簡單理解為街巷主要是兩邊有建筑物的道路,居民在此生活、交流、活動。街巷景觀是最能體現地域特色的地方,并影響街巷居民的生活行為和情感的表達。街巷景觀包括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以及流動景觀。自然景觀多指樹木、花卉和水體等;人文景觀包含物質景觀和非物質景觀,物質景觀主要是指街巷中的建構筑物、道路交通景觀,非物質景觀指的是人類歷史上創造并傳承下來的非物質文化;流動景觀是指人的活動、交通工具等在街區中能夠運動的物理表現,可以活躍街區的氣氛。
二、長沙劇院街景觀設計
(一)研究區概況
長沙市天心區青山祠戲劇街因為戲曲而名揚國內外,它不僅是長沙有名的“戲窩子”,更是中國映山紅戲劇節的發祥地。這條充滿湘楚文化底蘊的小巷里集聚了南館劇院、長沙市湘劇院、長沙市花鼓戲劇院、天心區文化館等多家文化單位以及一些古老的民間古建筑木雕商鋪,被稱作“戲劇一條街”。
(二)整體現狀分析
1.地域特色表現不足戲劇特色不足:戲劇街是花鼓戲劇院與湘劇院的所在地,戲劇文化特色鮮明,改造后的戲劇街與其他老街一樣,改成了白墻青瓦,復古門窗,只是通過在墻上羅列出“十八般武器”、一些名劇目的劇照來體現文化,但是這樣的特色卻顯得尤為呆板,并未展現出戲劇文化的靈魂,且表現手法單一,容易造成視覺疲勞,很難讓人更深層次地了解戲劇文化。經濟產業特色缺失:戲劇街原有的民間古建筑木雕商鋪也不復存在,劇院也逐漸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練歌廳、棋牌室、賓館住宿。
2.建筑肌理缺乏整體性長沙戲劇街由一條主巷與眾多小巷組成,現狀街巷景觀出現一巷一面,街巷景觀缺乏整體性;戲劇街巷兩旁為老的民居房,舊的黃灰色與新現代的磚紅色、藍色相間,這與改造后的青瓦和白色粉飾的墻面,紅色的仿古門樓、木雕門窗的商鋪顯得格格不入,建筑肌理缺乏整體性。3.難以滿足功能需求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街巷整體已經難以滿足現代化的功能需求。戲劇街平均寬度為3.5米,不能滿足基本的消防需求,且巷內隨處可見大量的自行車、電動車甚至汽車隨處停放,嚴重阻礙了人的通行,使原本就不寬敞的街巷顯得更加狹窄,這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三)設計原則
1.突出地域特色原則地域特色是街巷景觀設計的靈魂,是對地域文化的延續與傳承。突出地域特色,注重戲劇巷的特有的文化底蘊,設計出獨有的景觀形象,展現出獨特的地域魅力,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面貌。這不僅能夠使街巷充滿活力,而且提高了街巷的商業價值。2.以人為本原則街巷景觀設計的出發點是為了滿足人的行為活動需求,設計是為人服務的,所以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從人的角度出發,使人的需求達到最大滿足,創造出一條適于生活娛樂、文化底蘊深厚的街巷。這不僅能增進人與人之間交流聯系,同時精神層面也得滿足,達到人與環境的和諧,這也是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核心價值所在。3.整體協調性原則在街巷設計中,應該充分尊重場地的原有特性,街巷景觀要素復雜多樣,這就要求充分協調空間組織、建筑肌理、綠化環境、公共設施等要素,且在創造街巷景觀的整體環境過程中,要更多地考慮變化中的統一,要求以大局為重,相互照應,突出整體特色,打造街巷整體形象。
(四)設計的目標
1.挖掘湘劇與花鼓戲的文化特色充分挖掘戲劇街的文化特色,從湘劇與花鼓戲劇中提煉戲劇文化元素,將戲劇文化元素運用到街巷的建筑墻面、鋪裝、景觀小品、公共設施乃至商業門面廣告牌等各處可展現的街巷構成體,營造特色的文化氛圍。結合長沙地域的傳統建筑材料與具有地域特點的植物來彰顯文化脈絡。在街巷空間里,通過文化墻、照片墻等來塑造湘劇與花鼓戲的歷史文化氛圍,給游客傳遞真實的戲劇記憶,也為居民提供切實的精神依托,使文化特色展現與發揮到極致。
2.打造周邊產品的商業特色結合長沙城市經濟特點和戲劇街原有的傳統商業特色,打造劇院街的商業特色。打造商業特色關鍵在于營造商業的氛圍,一方面可以延續戲劇街原有的古老民居古建筑木雕商業,另一面可以根據戲劇街的特點,打造周邊產品,如湘劇、花鼓戲練歌房,湘繡的戲劇人物紡織品,經典劇目人物手辦等。其次,應該整體設計商業店鋪門面與廣告牌的風格和形式,在營造氛圍的同時,突顯商業特色,形成獨特的商業氣質。
3.營造歷史街區風格的建筑特色戲劇街在經過歲月的洗滌和沉淀下,街巷兩側的民居商業建筑以及湘劇院、花鼓戲劇院、文化館也遺存著它的獨特風味,但缺乏整體的美感。通過分析現有的建筑形式與風格,從組成街巷空間的側界面的門、窗及墻體、構成頂界面的屋面、檐口,構成底界面的鋪地、臺階和排水系統等各處細節,結合現狀整體考慮建筑肌理的設計風格與展現形式,營造獨特的歷史街區風格的建筑特色。
(五)設計表達
1.采用本土植物突出植物特色在戲劇街景觀設計中植物的采用要充分考慮兩個方面:一是基于長沙的地理氣候環境采用長沙本土植物,確保植物能良好生長的需求,同時體現長沙的植物特色;二是結合戲劇文化,挖掘更深層次的戲劇文化內涵,采用有文化涵義的植物來強化地域文化特色。在入口文化石結合黑松、竹子,松樹是吉祥樹,又象征著常青不老,寓意戲曲文化長存不衰。在街巷里局部花池植物配以有繁榮吉祥、堅韌樂觀、事業興旺、鴻運高照、奔放、清白、忠誠、思鄉等文化寓意的杜鵑,有矜持、含蓄、美麗、莊重、純潔、高潔、端莊等文化寓意的含笑。局部垂直綠化采用具有結合的愛、忠實、友誼、情感的常春藤以及花語是“聲譽”的凌霄,表達了戲曲多變又情感豐富的特點。
2.塑造戲劇文化小品突出小品特色小品可以作為一個歷史文化特色的載體,在體現地域特色上有著重要作用。其中小品分為雕塑、壁畫等建筑小品和座椅、垃圾桶、街燈等設施小品。在建筑小品方面結合湘劇與花鼓戲文化,塑造名劇目雕塑如《劉??抽浴穭∧科?、《補鍋》劇目片段,壁畫可采用湘劇角色十二行,展現不同人物的身份、生活、性格、年齡、裝扮、做派以及不同的戲路。在設施小品方面提煉出湘劇、花鼓戲文化的服飾、道具等元素,設計出具有劇院街特色的座椅、垃圾桶等設施小品。這些特色小品的展現使劇院街文化特色氛圍更加濃厚,同時使參與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戲曲文化,引起共鳴與記憶,街巷空間也更具活力。
3.運用戲劇色彩和肌理突出材料特色不同的園建材料表現出不同的建筑肌理,傳達不同的特色。建筑肌理作為整個街巷的大背景,是表達特色的最關鍵之處。在材料的應用上首先應因地制宜選取長沙本土建筑材料,如白墻灰瓦青石板的運用,有利于突出地域特色同時取得整個城市的質感和色彩的統一。在統一中尋求變化與特色,戲曲的特點色彩鮮明,劇目豐富,在材料的色彩上采用戲曲的主要色調紅色、黑色、黃色,在材料的形式上可以結合劇目名稱局部鑲嵌入道路鋪裝,凸顯文化特色和街區活力,加強參與體驗感。材料不僅能滿足功能,同時也可以作為文化載體來體現地域特色。
三、結語
城市街巷是城市弘揚地域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是介紹城市特色的名片,因此特色街巷建設的意義更為重要。在街巷景觀設計中充分融入地域特色,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街巷空間,使文化得到傳承的同時促進城市特色的發展。未來城市街巷如何更好地展現景觀特色這個問題值得繼續不斷思考和探索。
參考文獻:
[1]趙旸.基于地域特色的商業街區規劃設計研究———以階州古街街區規劃為例[D].西安美術學院,2015.
[2]張藝.基于地域性特色的街區景觀改造設計研究——以北京地區為例[D].北京服裝學院,2014.
[3]新浪微博.青山祠—戲劇一條街[EB/OL].[2013-01-22].
[4]王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研究———西安雁塔路街道景觀設計[D].西安美術學院,2004.
[5]孔愛散.城市特色街巷空間營造研究———以紹興市區府山直街美麗街道設計為例[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14):5-8.
作者:宋麗;甘德欣;李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