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大學英語教改初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機遇。以吉林省為例,闡述和分析“互聯(lián)網+”視域下部分高等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現實狀況,提出促進和深化教學改革的策略,以期推動大學英語教學的智能變革。
關鍵詞:“互聯(lián)網+”;吉林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互聯(lián)網+”就是利用互聯(lián)網的信息技術和平臺,把互聯(lián)網和各行業(yè)結合起來,在各個領域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生態(tài)。作為各高等院校必修基礎課的大學英語課程,也要在互聯(lián)網時代,緊跟時展的浪潮,實現自身的轉型[1]。近年來,我國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在不斷的深化和推進,大學英語學分壓縮、課時減少已成為全國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一個普遍趨勢。如何有效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將大學英語教學和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相結合,探索現代化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以彌補大學英語學時不足的現狀已經成為各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1“互聯(lián)網+”視域下吉林省部分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現狀
大學英語教學在中國的不同地區(qū)、不同類高等院校發(fā)展并不平衡。我國教育部開啟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后,雖然很多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很高,但是由于受其硬件、軟件、師資力量等因素的影響,基于互聯(lián)網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并沒有完全建立。由此可見,我們需要借助互聯(lián)網,繼續(xù)改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全面提高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質量[2]。為及時總結吉林省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經驗,讓更多高校分享吉林省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果,吉林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組織省內47所高校撰寫教學改革介紹,匯編成《吉林省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經驗與思考》。參考吉林省內各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并通過走訪相關高校,本文梳理了“互聯(lián)網+”視域下吉林省部分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現狀。吉林省內高校借助互聯(lián)網輔助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方法及其所占比例。
1.1網絡課程平臺:信息技術與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密切融合促進了互聯(lián)網學習平臺在眾多高等院校的廣泛使用。各個類型的網絡課程紛紛出現,他們成為了補充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有效的教學形式[3]。網絡課程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課程形式,它是信息技術與課程各種資源的融合,網絡課程需要依托課程網站,以新視野大學英語為例,它依托的是外研社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網站”[4]。如圖1所示,19.5%的受訪高校利用平臺開設網絡課程,創(chuàng)建資源豐富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如:長春理工大學《大學英語》精品課課程組研發(fā)了“理工英語在線”網絡輔導平臺,為全校學生提供聽、說、讀、寫、譯全方位的英語在線學習平臺;長春財經學院采用《新理念大學英語網絡學習系統(tǒng)》這一網絡平臺,教師和學生可以進行教學、交流、反饋和監(jiān)督管理;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引進了雅信達自主學習平臺、高等教育出版社研發(fā)的“體驗英語寫作資源教學平臺”、人機對話軟件以及test測試平臺;吉林體育學院和吉林醫(yī)藥學院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結合個人需要到該校英語網絡平臺進行學習和訓練;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學英語學習系統(tǒng)”中的聽說和寫作板塊內容輔助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等。
1.2互聯(lián)網作業(yè)教師推薦互聯(lián)網中的教育資源,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源作為課程教學拓展內容,要求學生課外通過互聯(lián)網閱讀有關的資料,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以此拓展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如圖1所示,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布置作業(yè)的高校占9.8%,如:白城醫(yī)學高等??茖W校要求學生使用網絡資源找到與課程相關主題的對話進行模仿;吉林工商學院要求學生參考網站www.dict.cn提供的流行詞語及日常交流話語,進行每日一詞、每日一句的訓練,學生參看網站內容還要完成小組作業(yè)。
1.3微課、翻轉課堂微課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講解比較碎片化的一個知識點,或是關于例題、作業(yè)題或教學經驗的一種微視頻。它運用簡潔的語言、明快的節(jié)奏解析知識點,在較短時間內為學生解惑和答疑[5]。翻轉課堂將傳統(tǒng)教學內容放到授課前完成,知識的內化則由原來課后作業(yè)的活動轉變成教學中的學習活動,建立了以教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新型的教學模式,引起了課堂教學結構的本質性的變革,進行了對教師的知識傳授和學生的知識內化的教學流程的顛覆[6]。作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有機融合的創(chuàng)造者,大學英語翻轉課堂充分利用了互聯(lián)網平臺進行線上與線下教學活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能夠解決大學英語課時減少帶來的消極影響。
1.4其他教學改革方式其他沒有借助互聯(lián)網資源和工具的教學改革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1)分級教學。分級教學是指的新生入學后,組織英語考試,按英語考試分數分班進行的教學。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把同等英語水平的學生放到同等級別的班級,針對不同級別班級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教學目的、教學手段段和評估方法等,使不同層級的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英語教學,從而得到最全面的發(fā)展[7]。(2)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是與某種職業(yè)或學科相關的英語,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強大的針對性,和很高的實用價值,以最終提高學生英語實用能力和專業(yè)英語能力為目標。它以實用為導向,與職業(yè)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8]。吉林省內實行大學英語ESP教學的高校有26所院校,其中以分級教學和ESP教學為主,所占比例為63.4%。
2“互聯(lián)網+”視域下吉林省部分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現狀分析
近年來,吉林省內大部分高校積極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尤其是借助互聯(lián)網改革大學英語教學的方法是卓有成效的,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大學英語教師進一步研究和探索。(1)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仍以分級教學和ESP教學為主,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和工具輔助大學英語教學的高校只占36.6%。(2)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和網絡平臺任務設計結合不緊密。(3)大多數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網絡教學平臺和平臺資源是由出版社設計和研發(fā)的,較少高校能自主研發(fā),過度依賴出版社的互聯(lián)網資源不能滿足本校學生的需求,也不能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4)“互聯(lián)網+”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實踐仍處于探索階段,還面臨信息技術方面的挑戰(zhàn),迫切需要大學英語教師提升相關技能,也迫切需要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培訓和支持。
3推進“互聯(lián)網+”視域下吉林省部分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1)突破現有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豐富教學手段和方法,有效利用微課和翻轉課堂等現代教育技術和互聯(lián)網教學資源和工具輔助大學英語傳統(tǒng)課堂。(2)加強英語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和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整合、優(yōu)化、匹配課上、課下大學英語學習資源。有計劃、有步驟地對教材和平臺內容進行技術更新和改造。(3)結合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平臺,從而切實達到提高本校學生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目的,以滿足未來職場的語言需求。(4)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對大學英語教師進行各級各類的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的培訓。鼓勵和獎勵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建立高效的大學英語隨行課堂。
4結語
目前,吉林省部分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改革的道路仍然任重道遠,省內許多高校正在通過增設網絡教學管理平臺,購置大學英語教學軟件,設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中心,擴建網絡式語音室等方式積極進行互聯(lián)網輔助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由此可見,“互聯(lián)網+”時代實現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數據化、移動化、智能化的智慧變革,這也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未來發(fā)展趨勢。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在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探索互聯(lián)網資源和工具,使其真正融入到大學英語的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越性,以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錢亞豐,王晶紅.“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高校英語教學轉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6):148-149.
[2]王守仁,王海嘯.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fā)展方向[J].中國外語,2011(5):4-17.
[3]蘇蕊,胡宗鋒.基于網絡課程平臺的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評價機制構建[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2):31-33.
[4]田宏君.大學英語網絡課程平臺構建[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9(4):8.
[5]趙冰,何高大,“互聯(lián)網+”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變革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3):54-56.
[7]盛微微.論大學英語分級教學[J].南風,2014(33):25.
[8]趙天毓.大學英語ESP教學模式的探索[J].價值工程,2011(29):250.
作者:趙丹丹 單位:長春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