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數學教育的缺陷及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從教育主導方來分析
1、數學教師教學模式傳統,課堂氛圍沉悶高中數學教師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主觀上難以及時調整轉變教學思路,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致使教學效果微弱。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占據主導地位,課堂“野蠻”教學現狀也并未有所改變,從而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普遍參與度不高,積極性不強且出現課堂“沉默”現象。
2、教材內容與學生現在脫節,教輔資料與教材的銜接不嚴密新課程改革也使用了新的教學教材,其對老舊教材做了大量的修改與改進,尤其是在學生能力培養環節更是占據了較大的比例,不過新教材的使用并無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僅主觀上制定了教學的重心,但卻并未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得許多學生難以立刻適應新的教學形式。另外,新教材在知識點內容上的銜接不嚴密、不科學、不緊湊,導致現實教學操作靈活度不夠,給學生增加了較大的負擔。而各教輔資料與新教材的銜接也并不十分配套,尤其是題型與試題難度與新教材有較大出入,教師花費在講資料上的時間較長。
(二)從學生主觀方面來分析
1、對數學學習的目標不明確大部分高中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目的僅限于應付高考,而并未看到數學的廣泛應用性以及對邏輯思維、創造性思維的重要作用。由于學生主觀上對數學定位出現偏失,這就將給學生數學學習方向起到錯誤的導向。
2、數學基礎薄弱,對數學學習的信心不足數學基礎薄弱的現象在高中學生中十分普遍,尤其是文科學生有相當大一部分數學基礎十分薄弱,對數學公式、運算法則、推導、證明等認識和運算能力較差。因為數學基礎差、跟不上教學進度的緣故,許多學生對于學好數學信心嚴重不足,甚至出現放棄數學的心理。
二、改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教師從主觀上要加強對于新教材的理解認識,轉變教學思路,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高中數學教師是數學教育的關鍵,要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進行,那么教師就必須認真解讀新教材、大綱的要求以及教育重點,從中找到教學的目標與方向。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設計新教材的各個教學環節,及時轉變教學思路,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數學實際應用能力為主要目標,對教材不符合學生實際的地方進行適當的調整,使之能加貼近學生的生活。
(二)采取多元化教學模式,改善課堂教學氛圍與效率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教師的教學方法則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最直接的因素。在課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一味強調“教”與“被教”的形式,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積極采用多種類的教學方式,以多元化教學模式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要結合教室內的多媒體教學設施,采用情景教學法、合作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提問與反饋方式,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信心不足的現狀。
(三)加強“雙基”教學力度,全面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雙基”教學是指既要加強對學生數學基礎能力的訓練,又要延伸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對此,教師必須把課堂教學目標建立在學生能夠掌握的知識層面上,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基礎,落實教材各項要求,尤其是針對學生在數學學習上較為偏失的方面,要著重鍛煉,規范學生在數學思維以及審題、運算、表達、驗證等各方面的習慣。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消化知識的空間與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合作或者獨立地去思考數學問題,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作者:盧會軍單位:寶雞市列電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