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研究生黨員思想教育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新媒體給研究生黨員思想教育帶來的機遇
1.拓寬了教育的廣度和深度
新媒體已經真實地融入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娛樂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功效的多樣性是傳統的信息傳播和交流方式難以企及的。因此,高校黨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體為載體,面向研究生開展豐富且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尊重研究生的個性差異,力求克服共性模式;關注客觀世界的信息動態,有效克服理論脫離實際,充實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內容,力避單調、枯燥和陳舊。新媒體載體信息的廣泛性與功能的多樣性,顯著地拓寬了研究生思想建設的廣度與深度,也為黨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創新提供了豐富而寶貴的思路。
2.提高了教育的時效性
傳統的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受困于時空和信息傳播的局限性,新媒體具有信息傳播量大、快捷和靈活等特性,由此,在新媒體時代,黨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新媒體,第一時間準確、及時地收集研究生學習、生活中的信息,掌控研究生的思想動態,及時地疏導、有針對性地宣傳相關思想信息,開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幫助研究生黨員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與純正的思想作風,取得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動權,切實提高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3.提升了教育者綜合素質
黨的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素質會對黨的思想建設工作的整體質量產生主導性的影響。目前高校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人員主要包含:專職的政工干部、團干、研究生思想政治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專業教師,專業導師等,他們都是研究生思想教育的組織者、實踐者和推動者。新媒體是一個巨大的思想教育資源庫,他們可以通過新媒體,登陸各級黨的理論學習的網站,及時獲取時政新聞、閱讀各類社評文章,相關論文、獲取各地院校教育成功的實踐經驗,還可以參與網絡聊天,發送郵件,參加視頻會議快速、有效地選擇有用信息,不斷提高自身教育素養,提高工作的實效性。
(二)新媒體對研究生黨員思想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沖擊
1.傳統教育方式的主導地位受到沖擊
新媒體時代,黨的主流思想意識文化的主體地位受到了強烈的沖擊,研究生黨員思想教育的主導地位也受到嚴峻的挑戰。首先,新媒體的無界性帶來了數量巨大且來源廣泛的信息,易激發研究生對新媒體和新媒體附屬產品的強烈興趣,這不僅極度分散了研究生對黨的主流思想意識文化的注意力,還明顯地降低了研究生對高校傳統思想教育活動的參與度;其次,新媒體的互為主體性,使得研究生對信息選擇的自主性巨增,任何人都可通過新媒體傳播視訊資料,發表不同言論,傳統信息“把關人”的優勢不復存在;再次,新媒體信息傳播的隱匿性易被西方敵對勢力利用,他們歪曲事實,散布謠言,使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受到嚴重干擾。
2.傳統的既定教育模式面臨挑戰
傳統媒體技術時代,黨的主流思想意識文化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以黨組織的主體意志為基礎,通過沿襲本、專科生黨的思想建設中總結出的有效方法,進行課堂宣講、部分座談、個別談心等方式,得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效果,在單純的舊媒體環境下,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朝著既定的教育目標看齊,實效性顯著。然而,在新媒體時代,信息的開放性、網絡的虛擬化、文化的多元化等特點,必然給傳統的教育模式帶來嚴峻的挑戰。利用新媒體在信息和信息反饋上的顯著優勢,拓展思想教育的途徑,對教育者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探索新的教育工作模式與方式,還需要有較高的信息素養和技能,才能做到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3.受污染的教育環境難以凈化
健康和諧的輿論環境是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序開展的有效保障。新媒體給校園帶來了來源廣泛且難以過濾的大量信息,使得研究生接受信息的質量顯著下降,思想教育工作環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新媒體時代,對某種思想文化的絕對支配可以通過掌控這種文化的信息傳播方式來輕松實現。目前全球的網站和出版物至少有70%是用英文傳播的,由此,面對西方意識形態的主動出擊,我國相對落后的新媒體技術使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處于弱勢地位;新媒體技術的開放性、隱匿性和快捷性,使大眾傳媒的輿論監控能力面臨空前的考驗,使黨和政府傳統而強大的輿論引導能力黯然失色,而這些也正是導致“黃、灰、黑”等信息泛濫于網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強輿論監控、過濾不良信息、凈化校園文化環境,正是當前研究生黨員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新媒體時代研究生黨員思想教育的對策
(一)用全局的觀念指導工作
用全局的觀念指導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是要將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從象牙塔里解放出來,從黨的專有思想建設工作隊伍中擴大開來,結合各項工作,變革傳統的教育方法,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利用新媒體的無界性,整合、協調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資源,推進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的全面社會化。第二:構建高校研究生黨員思想教育的“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體系。第三:運用新媒體技術有效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凈化校園媒介文化環境,提高針對性,增強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的實效性。
(二)創建“與時俱進”的工作方法
在新媒體時代,高校研究生黨員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信息的開放性、網絡的虛擬化、文化的多元化等特點,創建“與時俱進”的工作手段,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首先,建設黨支部的思想建設網絡新陣地。高校黨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學會運用新媒體來輔助開展思想建設工作,在網絡上開辟思想建設的新陣地。例如可以建立“黨的知識理論學習論壇”“,黨的思想建設的專業網站”等。利用新媒體強大的信息傳播能力,將黨的理論知識廣泛普及。第二,可以利用新媒體如:QQ、微博、飛信等,拓展“一對一”的針對性輔導,將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第三,利用新媒體的隱匿性,建立雙向互動的信息反饋制度,設置匿名思想動態匯報郵箱,了解研究生黨員的真實訴求,定位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切入點。
(三)構建“以人為本”的工作機制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004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突出強調思想教育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這就要求高校研究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實做到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尊重、關心、理解學生,激發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將研究生黨支部的思想建設和研究生黨員的學習、工作、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使學生的各項潛能得到全面、充分的發揮,將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落到實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首先,結合新媒體文化重視個體價值的特性,培育研究生的主我教育意識,通過研究生黨支部的建設,發揮研究生黨員干部和優秀研究生黨員的作用,創設適合于研究生的民主參與機制;其次,在開展黨支部的思想教育過程中,密切關注研究生黨員的主觀感受和客觀處境,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從而將思想教育落到實處;再次,加強研究生黨員的媒介素養教育。所謂媒介素養就是“大眾能夠解讀媒體、思辨媒體、進而利用媒體來發聲”[3]。新媒體大量難以過濾的信息,使研究生的思想波動性明顯增加,研究生本身對獲取信息的態度也變得浮躁不定,這就要求在新媒體時代,要加強對研究生黨員的媒介素養教育,培養傳媒信息的選擇能力,促進研究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有效開展。
作者:余芝云馬家峰單位: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