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定向運動的生態環境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體育科學研究雜志》2014年第三期
1結果與分析
定向運動是一項回歸自然、擁抱自然、融入自然的體育項目;是一項不需要建設專門體育場館的體育項目;是一項可利用森林、郊外、城市公園和大學校園的原生態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來開展的體育項目,這種校內外的原生態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是高校定向運動的自然生態環境。
1.1.1江西省自然生態環境定向運動是一項在自然環境中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一般可在校園、公園、郊外、野外森林等戶外開展,有一定的起伏及植被覆蓋,有山、有水、有樹林和明顯的標志物。江西地貌類型分布大致成不規則環狀結構,常態地貌類型則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其中山地占全省總面積的36%;丘陵(包括高丘和低丘)占42%;崗地和平原占12%;水面占10%。東西南部三面環山,中部丘陵起伏,全省成為一個整體向鄱陽湖傾斜而往北開口的巨大盆地,這為普通高校定向運動的開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校外自然生態環境。
1.1.2學校自然生態環境1995年世界公園定向組織(PWT)的成立,標志著定向運動不僅僅是在傳統意義上人煙稀少的原始森林中舉行,城市公園和大學校園也已成為定向運動理想的比賽場地。江西省普通高校建設日新月異,一些高校具有良好的校園環境,非常適合開展定向運動,尤其是大學城建設熱潮,大學城校園基礎建設較完善,校園環境大而優美為開展定向運動提供良好的場地環境。
1.2高校定向運動社會生態環境現狀分析就高校定向運動的社會生態環境而言,它的社會生態環境包括政治環境、經濟環境、人力環境、教學環境等方面。
1.2.1方針政策政策的主要功能是根據社會的運行現狀及時制定相應社會政策來預防或解決社會問題,緩解社會矛盾,約束和引導社會運行,以彌補其他社會手段的不足。2010年1月8日,江西省教育廳制訂下發了《2010年江西省學生體育競賽總規程》(贛教體藝字[2010]2號)。根據各地、各學校要求,也為了進一步推廣定向越野這一新項目和組隊參加全國比賽,決定增設“2010年江西省大中學生定向越野項目競賽”。委托江西省學生體育協會具體組織,執行《2010年江西省學生體育競賽總規程》,單項規程和有關組織工作要求由省學生體育協會制訂下發。這為定向運動在我省高校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保障。
1.2.2領導的重視程度作為一項打破傳統體育要求的運動項目,要對它進行推廣,必須得到校領導的支持,有了校領導的支持,發展這一項目的物力、財力、人力等資源都會得到相應的保障。據調查(表2)26.7%的教師和22%的學生認為領導非常重視定向運動的發展;40%的教師和51.2%的學生認為校領導比較重視定向運動的發展;認為校領導不太重視的教師占6.7%,學生占1.2%。通過卡方檢驗,x2=2.140,P=0.544>0.05,說明教練員和參賽學生對校領導的重視度不具有顯著性差異。從整體上看,我省高校領導對定向運動的重視程度比較低,一方面由于領導考慮教學安全事故的原因,作為一項在戶外開展的運動項目,不確定因素較多,安全問題難以控制;另一方面可能領導對定向運動的不了解,不感興趣。
1.2.3開展形式由于調查對象是參加2013年江西省學生定向越野錦標賽的普通高校,所以100%的教師選擇了校定向隊的開展形式(表3)。據了解9所高校的校定向運動隊有5所是為參加比賽臨時組建起來的,并沒有進行長期的系統訓練,這就導致我省高校定向運動整體水平不高。其次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占80%;公體課和協會俱樂部的形式占46.7%;還有的高校是以其他的形式開展,占13.3%,如井岡山大學還以專業選修課和必修課的形式開展定向運動。作為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我們應以多種形式開展定向運動,既有利于定向運動的推廣和宣傳,也能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和途徑了解并參與這一新興的運動項目。在這方面江西農業大學和宜春學院做的比較好,兩所高校都采用公體課、選修課、協會或俱樂部及校定向運動隊多種形式開展定向運動。
1.2.4場地狀況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相結合的高校環境為定向運動提供了理想的校內外活動場地,在校園內開展這項活動便于教師掌控整個教學過程,為定向運動的教學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調查發現(見表4),每所高校都是以校內的場地為主開展定向運動,有條件的高校開發了附近臨近的公園、山地、學校,只有一所高校開發了定向訓練基地。認為定向運動場地能夠滿足上課需要的教師占13.3%,學生占22%;認為勉強滿足上課需要的教師占13.3%,學生占34.1%;認為短缺的教師占66.7%,學生占25.6%;認為嚴重短缺的教師占6.1%,學生占18.3%。總的來說江西省高校開發的定向運動場地不能滿足上課需求,通過卡方檢驗,x2=9.960,P=0.019>0.05,說明教練員和參賽學生對定向運動場地的滿意度不具有顯著性差異。
1.2.5器材狀況對我省高校定向運動器材資源調查發現:目前有6所高校擁有電子打卡計時設備(見表5),剩下的3所擁有機械或自制的簡易器材。具有電子打卡計時設備、機械器材和自制簡易器材的高效分別是江西農業大學、宜春學院和東華理工大學。江西農業大學和宜春學院都擁有一套完善的能夠舉辦大型定向運動比賽的電子打卡計時設備。這是因為2010年和2013年江西省學生定向越野錦標賽分別是由江西農業大學和宜春學院承辦的。可見,賽事的舉辦有助于促進學校定向器材的完善。
1.2.6教師的基本情況從以上調查可以看出(表6),目前從事高校定向運動教學皆為男教師,男女教師嚴重失衡,與其他省份男女性別比例相比,相差很大(如江蘇省男女教師比例分別為72.7%和27.8%)。[3]這種男女比例失衡情況的出現與定向運動項目本身的教學特點有關,因為定向運動的開展需要繪圖、布點等,耗時長,工作量大,對戶外不確定因素的應變能力和處理能力要求高,在這些方面男教師的優勢更加明顯。從教師年齡結構上來看,目前江西省定向運動教師隊伍是一支以中青年為主的隊伍,30—39歲的教師占53.3%,這種年齡結構較為合理,是一支充滿朝氣與活力教師隊伍,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教師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干勁足。從教師年齡的這個因子來看,處于較平衡的位置。在教學年限上,1~5年的教師有6人,占66.7%;6~10年的占33.3%,可見江西省定向運動教師的教學年限不長,教學經驗不足,可能影響教學效果,不利于定向運動的深入開展。這與定向運動在我國起步較晚、中青年教師為主這兩個因素有關。
1.2.7學生的基本情況如表7所示,對定向運動表示非常感興趣和比較感興趣的共計85.4%;13.4%的學生對此運動項目的興趣一般,不感興趣的學生占1.2%。由此可見,此運動項目深受大學生的歡迎,符合廣大大學生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學生參與基礎,是一項能得到廣泛學生參與的運動項目。在對學生定向運動認知程度分析后發現:有13.4%的學生對定向運動非常的了解;比較了解的學生占50%;28%表示一般了解;不太了解的占8.5%。這一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對定向運動并不陌生,但總體上對此課程的認知度不是很高,這與我省對定向運動宣傳力度較低有關。
1.2.8賽事舉辦情況江西省學生定向越野錦標賽是從2009年開始舉辦的,此次競賽項目包括中短距離個人計時賽、接力賽和百米定向個人計時賽。東華理工大學、井岡山大學、九江學院、江西農業大學四所高校參加了此次比賽,到2013年共舉辦過5屆比賽。2013年江西省學生定向越野錦標賽有10所高校參加此次省級比賽,設置了百米定向、短距離項目、中距離項目、接力賽、團隊賽五個比賽項目,是江西省規模最大的一次定向賽事。可以看出我省學生定向運動賽事規模越來越大,但是賽事單一。
1.3高校定向運動規范生態環境現狀分析
規范環境又稱精神環境或價值環境,它是人類在社會群體生活中所形成和持有的態度、風氣、觀念等。它是在社會生活中不斷演變和實踐而形成的,是人類社會獨有的。定向運動規范生態環境是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的定向文化、輿論和學校各種規章制度。
1.3.1校園定向文化通過調查定向運動文化對促進高校定向運動發展方面的影響得出,通過調查定向運動文化對促進高校定向運動發展方面的影響得出,66.7%的教師和34.1%的學生認為校園定向文化對定向運動的發展影響很大。22.2%的教師和52.4%的學生認為比較有影響,認為沒有影響的老師占11%,學生沒有。可見加強對定向運動文化的建設能促進我省高校定向運動的發展。
1.3.2高校定向運動教學規章制度就定向運動課堂而言,應對課堂紀律、教學人數,教學器材、教學環境等進行規范化管理。尤其是面對我省高校大多以公選課形式開展定向運動教學的現狀,根據定向運動的特點,嚴格制定相適應的課堂紀律、限制選課人數、規范教學場地,人為的控制可能產生不安全因素的源頭,降低教學事故的發生率。據調查,大多數定向運動課程學生人數是在30~50人之間;但也有的學校上課人數在50~70人之間,如萍鄉學院,還有的是在70人以上,如江西農業大學。一個教師來教一個超過70人以上的班級,可想而知,在教學事故和教學質量上是很難保證的。對教師而言,規范教師在上課方面的行為,比如教師備課、對場地的考察與布置、上課的步驟環節等課前準備工作。對學生而言,規范學生在上課方面的行為準則,例如上課遲到早退的處分、課上紀律要求等。對這些因素進行合理規范能夠促進定向運動教學的順利實施。
2結論與建議
2.1結論1)江西省定向運動發展不平衡,普及程度低,領導重視程度低,教師年齡和學歷比較合理,但教學年限較低,業務水平有待提高。定向運動深受廣大大學生的歡迎,具有良好的學生參與基礎。開展形式多樣,一些高校為滿足學生對定向運動的需求以多種形式開展定向運動。2)江西省優越的自然環境,高校校園園林式的規劃,為高校定向運動的開展提供了理想的生態環境。但是,江西省定向運動場地、器材等社會生態環境不平衡。定向運動場地開發有限,很多學校都沒有專門的定向運動教學訓練場地,平時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大多是在校園內進行,使定向運動的魅力大大降低。3)江西省普通高校定向運動文化有待提高,高校定向運動教學規章制度的建設有待完善。
2.2建議1)充分利用大學城的資源,采取資源共享方式,避免因場地或器材不足而無法教學的局面。也可與中學合作,進行場地、器材等方面共享與技術交流,取長補短,這方面可借鑒萍鄉學院與萍鄉中學合作的經驗。2)提高江西省高校定向運動教師的業務水平,加大與其他高校間的交流,尤其是向開展較好的省市高校吸取先進經驗。3)加強定向運動賽事的舉辦,盡快將定向運動納入綜合性運動會上的比賽項目之一。此外,可以考慮學校之間聯合舉辦如:友誼賽、邀請賽、教學比賽等多種形式的定向賽事。4)在校園中成立定向協會,加大對定向運動的宣傳力度,宣傳高校校園定向文化,普及定向運動知識。也可通過比賽促進定向文化的推廣。
作者:葉琴單位:集美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