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留校生的教育管理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職院校假期學生留校管理常見問題
對于假期留校學生管理工作,為數不少的高職院校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現狀,從而出現假期教育職能缺位、管理有待加強及服務有待提高等問題。
1.教育職能缺位。當前,高職院校假期學生留校工作存在“只管輕教”現象,教育職能缺位導致出現假期教育“真空期”。有些高職院校除了在放假之前召集留校學生集中傳達有關要求與注意事項外,假期之間的日常教育基本不再開展。從假期教育實施隊伍上看,高職院校目前主要依賴輔導員、班主任及專項留校學生的帶隊教師,而為數不少的教師假期里已安排學習培訓、探親訪友、外出旅游等內容,因身處外地或精力有限而無法實施對所分管每名留校學生的教育與指導。對于假期教育實施隊伍,高職院校一邊對其強調假期留校學生教育工作重要性以及有關要求,一邊又無法拒絕其合理訴求而選擇默許,假期教育工作開展程度則完全取決于教育實施者的個人職業素養。據調查,極個別輔導員或班主任假期通常不接分管學生電話,更談不上主動與留校學生交流與溝通。所以,不少高職院校盡管不愿承認但事實上已失去了假期教育這塊陣地。
2.管理有待加強。高職院校假期留校學生目前呈現數量增多、流動性變大趨勢。假期留校學生流動涉及的場所主要有學校、企業、家庭以及社會上的其他地方,僅憑高職院校單方管理力量明顯單薄,無法全面有效的實施假期留校學生管理。同時,部分高職院校因假期值班的具體管理人員(如宿舍管理人員及食堂從業人員等)數量偏少、業務素質不高、綜合能力不強等因素,假期日常管理工作未能嚴格實施,學生留校、離校、返校情況統計工作不及時、不全面,無法隨時掌握學生中的重要動態。經調查,夜不歸宿、出租床位、留宿他人、使用大功率電器等違紀現象在一些高職院校的假期留校學生中時有發生,食品衛生安全、人身安全及財產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
3.服務有待提高。高職院校對假期留校學生工作的認識與重視程度直接導致假期服務質量的高低。部分高職院校制定相關規章制度時過于考慮其管理成本與承擔風險,而未能從“以生為本”的角度出發。有關媒體曾經報道,個別高職院校對假期中提前返校的學生概不接待,學生只得在校外租房或在網吧過夜;少數高職院校對留校學生采取收費制度,即學生繳納一定數額的“床位費”或“管理費”后假期才能在校留宿。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的“教財[2005]10號”規定: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提高或變相提高高等學校學費、住宿費收費標準。學校不得向學生收取國家規定項目外的其他任何費用,如“轉專業費”、“贊助費”、“擴招費”、“定向費”、“跨地區建設費”、“專升本費”“、假期住宿費”等。其中,對于假期住宿費收取是明令禁止的。另外,假期中針對不同類別留校學生的不同需求,高職院校也未能提供相應的服務。
二、高職院校假期學生留校管理措施
針對高職院校假期留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問題,結合假期留校學生的具體類別,分階段、按類別整體統籌假期留校學生管理工作,推行“假期工作部”模式、“高職院校、家庭、企業、社會”共管模式以及“以生為本”理念提供假期全方位個性化服務,切實加強留校學生管理工作。
(一)建章立制,以“假期工作部”模式保障假期管理工作假期留校學生管理工作同樣涉及“誰來做”、“做什么”與“怎么做”的問題。關于“誰來做”的問題如前所述,高職院校傳統硬性指派假期值班模式存在一定缺陷,讓相關人員被動的接受則意味著主動性的削弱與抵觸情緒的增強,不利于開展假期留校學生管理工作。假期工作部模式的基本做法是高職院校在放假之前根據留校學生的數量、類別及需求,結合假期常規管理的實際需要,統計、制定假期所需管理崗位數量及要求,并通過面向全校(含離退休教職員工)公開招募、審核、錄用假期管理人員實施假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新學期開學時則自行解散。該模式打破傳統的人員選配方式,不僅考慮學生的需求,而且也兼顧教師及相關管理人員的實際情況,從而讓有能力、有時間、有意愿的教職工參與假期管理工作。從辦公模式上看,假期工作部可采用集中辦公與分散辦公相結合,集中辦公可臨時借用高職院校“一站式”服務中心,分散辦公即各自利用原辦公室自行辦公;從工作開展方式上看,可分為定期主動走訪與定點接受咨詢;從管理隊伍成員組成上看,通常包括學習輔導、心理咨詢、就業指導、安全管理、文體活動策劃等方面的教師及管理人員,從而保障各項具有一定專業性的活動順利開展;從隸屬關系上看,假期工作部接受假期每日值班校領導及中層干部的領導,協調學工處、保衛處、后勤、圖書館等部門,聯絡輔導員或班主任共同開展假期管理工作。高職院校應嚴格按照教育部的有關要求,要堅決落實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有關要求,切實選派足夠數量的政治素質高,思想作風好,具有較強組織管理能力,善于做學生工作的輔導員進駐學生公寓,做到“同住、知情、關心、引導”。當然,該模式也需要配套的規章制度與經費支持作為保障。高職院校應明確假期工作部的工作職責及流程,規范參與假期工作人員的考核與評價體系,促進假期留校學生管理工作高效運行。
(二)多方聯動,以“高職院校、家庭、企業、社會”共管模式促進假期管理工作學生作為高職院校、家庭、企業與社會的交集,長期以來一直是關注的焦點。為了做好假期留校學生管理工作,需要多方共同配合、協同參與管理。高職院校通過假期工作部模式,積極與學生家長、相關企業及社會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對留校學生實行統一建檔、分類管理、個性服務、全程記錄,并要求學校假期管理人員根據規定做好嚴格檢查、認真記錄、及時上報等日常管理工作。高職院校應主動與留校學生家長聯系,在核對原因、通報近況、互通信息等方面主動加強與學生家長溝通并達成共識。當前,為數不少的省份及高職院校已實施假期家訪工作,如遼寧省高職院校“千名輔導員萬家行”活動、山東省高職院校“千名輔導員訪千家”活動,其做法值得學習與借鑒并可將假期留校學生家長聯系工作同步開展。同時,高職院校應及時與有關企業、社會有關部門密切溝通,積極尋求支持與幫助,為留校學生順利參加社會實踐、勤工儉學提供有力保障。
(三)分類引導,以“以生為本”理念提供假期全方位個性化服務高職院校在假期內除了開放食堂、圖書館、自習室、計算機房、體育館等資源,滿足留校學生的普遍需求外,還應根據留校學生的類別,本著以生為本的理念提供全方位的個性化服務。高職院校可根據留校學生的類別及具體需求,考慮學生所在院系班級、作息時間、參加團隊等因素,統一規劃合理安排留校學生集中入住學生公寓。留校原因相同或相近的學生集中住宿不僅有利于日常管理,而且便于學生相互交流、學習,促進共同提高。學習培訓類留校學生可分為團體學習和自主學習,團體學習及培訓由授課教師組織假期學習,自主學習學生可根據學習內容進行分組并在每組指定一名學生協助日常管理服務;社會實踐類可由帶隊教師管理組隊成員,個體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需要高職院校更加關注,針對學生的實際需求,從校內生活、外出實踐等方面提供相應配套服務;高職院校可考慮在校內設立假期勤工儉學崗位,讓學生參與學校假期管理與服務,并在校內實現勤工儉學。對參加校外勤工儉學的學生,高職院校應主動聯系詢問情況,切實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因路途較遠、交通不便被迫留校以及尋求自由主動留校的其他類別留校學生,高職院校應加強教育、引導與服務,主動關心留校貧困生,精心設計與實施有關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并有所收獲。另外,高職院校還可設立“親情熱線”“、幫扶熱線”為留校學生提供服務,通過組織團拜、共進年夜飯等活動為留校學生營造節日氛圍。
作者:李季平單位: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工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