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化遠程教育的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信息時代知識傳播的新特點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書本、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權威,知識的傳播過程具有明顯的中心,本質上是一點對多點的關系。這種模式長期發展下來,往往造成學生被動的接受現成知識,缺少主觀能動性,從而逐漸喪失探索的熱情與能力,導致創造力的缺失。在信息時代,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打破這種傳統。互聯網給人們帶來了多元化的選擇,傳統的傳播者和接受者身份界限將越來越模糊,而更多地體現為交流互動,這會帶來更多的思想碰撞,帶來更多的獨立思考空間,有利于人的個性特長發展。
知識傳播者可以同步或異步收到反饋,從而促進自身的思考,促進自身的發展;而接受者也可以同步或異步做出反應,可以接受到不同渠道相關問題的知識,從而有充分的時間和信息進行深入思考;而且,這種交流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有很大的靈活性。從某種意義上講,知識的傳播沒有中心了,相反,增加了互動性,可以是多點對多點的關系。
2我國農村地區教育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現今就讀于中國重點大學尤其是部分知名度高的重點大學的學生中,農村生源的大學生比例逐年下降,這不得不引人深思。相較于城市學生所擁有的教育資源來講,農村學校無論從硬件設施、教育環境還是師資力量上來看,都比較薄弱。教育教學方法的陳舊,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的壓力,信息獲取的不對稱不平等,不僅讓農村學生在升學這一環節上處于下風,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在此年齡段全面發展自身的機會,失去以后走上社會發展的先機。這些方面的落后,本質上是一種教育的不公平。
隨著我國經濟近二三十年的快速發展,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出現了很大的差距,農村大批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農村產生了大量的留守老人與留守兒童,隔代的教育與相對無管束的現狀,為孩子們的將來蒙上陰影。本文所提到的重點高校農村城市籍生源錄取現狀說明了這一點。在農村,由于經濟發展的狀況普遍較差,很難吸引到優秀人才到農村任教,這也造成了農村教育發展的困境。
3在教育不發達地區實現遠程教育的技術條件及實施構想
隨著當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農村地區實現遠程教育準備好了技術條件。當然,技術只是實現手段,遠程教育的核心還是內容。現在的技術,提供了整合優質資源的平臺。為了實現優質資源的有效整合和統一,可以采取政府主導、職能部門領導與企業參與實施來實現的方式。
首先,對國家來講,教育的根本目的應該是培養公民,提高全體人民的素質,為國家建設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所以,政府應該從辦百年教育,奠國家發展之基的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積極給予政策、資金甚至立法支持教育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與發展。其次,讓企業參與進來,可以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從技術力量、資源提供、資金來源等各方面加快推進遠程教育的發展。再次,在整合各方資源、協調各方關系、提供政策支持方面,政府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故而,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應該在建設國家遠程教育基礎設施中起到統籌協調的領導角色;各方也應該為建立一個公益性的適合各級各層次中等教育學校的全國教育資源網通力合作。
在農村地區,要使遠程教育能夠順利實施,培養數量足夠,素質較高,適應教育信息化的師資隊伍是關鍵。農村中小學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師資力量嚴重不足,農村教師配置比例失調。因此,要保證遠程教育順利實施,提高遠程教育的質量,其靈魂還在于傳播文化知識的教師。在新形勢下,傳播知識的方式一定會有革新,但師生面對面的交流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永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加大適應新形勢的教育工作者的培養。
4結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了實現教育的公平,為了提高國家的競爭力,我們面臨著刻不容緩的任務,一定要充分利用技術的力量,幫助實現新時代下教育的新發展。
作者:周雪林單位:湖北省隨州市歐陽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