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英語微課程的開發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小學科學雜志》2015年第五期
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經常采用微課程教學。例如,在英語語篇教學中,學習文本后有個跟讀環節。我發現每次讓學生跟電腦或磁帶朗讀時,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認真跟讀,躁動、走神現象非常嚴重,學生極不感興趣。針對這個小環節,小現象,我開始思考。在操作該環節時,我告知學生沒跟讀一個句子時我都會選出thebestone,這個thebestone還能相應的給該組加一顆星,這樣一下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全班學生的參與度也提高了。同時,學生為了在眾生中脫穎而出,懷揣為組爭星的目的,很認真,賣力地跟讀句子,模仿其語音語調。我在不斷的實踐中屢次嘗試,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比如,現在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合作學習意識不強。我在冥思著在合作學習中,怎么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呢?大家提出的多是“獎勵分數”“語言激勵”“隨機發言”等策略,思維局限在教師教的行為改善的層面。
二、初步成效
微課程其實就是將大道理,大問題微型化,通過對小片段的,小細節的逐步攻破,采用相應的小策略來將此寓教于微型課程中。目前微課程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小學英語微課程的開發還沒有具體的體系,教學的隨意性較強。為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意識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英語的行為習慣這個實際問題,教師首先要關注此類問題,再付之于行動研究,提出小策略,看是否能真正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行為,不斷提高對英語微課程教學重要性的認識,真正認識英語微課程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充分開發教材中以及教材外的英語微課程。英語微課程的開發研究的核心是以學生為本。讓學生直接面對教材,將教材還原為“生活”,關鍵是主動學習。其次,是將教材還原為微課程資源,還原為學生的生活實踐,關鍵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意識和培養良好的學習英語的行為習慣。
三是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本知識,而是在學習知識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生活的情趣,在藝術欣賞和創作中形成高尚的生活態度、生活情趣,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達到教學上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要求上是每堂課都要有情感的滲透,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并不是那么簡單。講一大堆道理,小學生自然不愛聽,不感興趣,也不符合他們的心理年齡,不能完全理解。我利用以身作則個人魅力,尊重每一個個體,細心聆聽他們的每一個建議,做到心與心的彼此感應和呼喚,從根本上進入到學生的心靈。我深知,一個教師自身的素質對于學生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力。就算有些學生本身不喜愛學習英語,但是因為教師本身的個人魅力,也會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程,讓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真正實現新課標所倡導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在不斷的實踐嘗試中,通過英語微課程的運用,充分調動了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挖掘小學生的內在潛力,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意識,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英語的良好行為習慣,提高小學生的英語習得能力。
三、結束語
微課程是利用一個角度來影響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將理論暗含到小現象、小策略、小故事中,在對它們的層層剖析、梳理中,將新的理論不知不覺地浸入教師已有的系統中,并不知不覺地開始影響其觀念。微課程化整為零,每集雖然只一個小點,但結構完整,教師可根據自己的需求,主動選擇學習,選擇實踐。微課程是一種“基于研究的研究。”它的起點可高可低,適用性非常強。即使偏遠的學校,教師也可以學習和運用,可以說是“人人有起點、校校有起點、事事有起點、時時有起點”。正因為如此,它的推廣度很高,不受地域和每個學生差距性的限制,因地制宜,從源頭上真正來解決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微問題,采用恰當的微策略,讓學生有質的提高。
作者:高云 單位:淮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