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能力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小學生雜志》2015年第Z1期
一、創造生活環境,挖掘交際的愿望
說話訓練不能求快,要從簡單到復雜,說話的內容應該更加豐富一些,教師應該激發學生說話的愿望。因為小學生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思維,教師就要擬定一些和生活實際緊密關聯的學習內容,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愛好和理想,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的臥室環境,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小物品等,也可以讓學生夸獎自己的鄰居或者好朋友。在這樣的生活環境里,學生就會有話說,說得有趣味,產生說話的愿望,讓每個學生都說話。教師可以布置學生收聽廣播、看電視節目、閱讀課外書、觀察圖畫、觀察實物等,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勞動活動,關鍵就是教師創造適合學生說話的環境,讓學生獲得大量的可以說話的材料,激發學生說話的潛能,產生說話的愿望,提高學生說話的才能。
二、提高訓練效果,讓學生說好
學生產生說話的興趣很重要,但是小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不高,教師應該有意識地進行說話能力的強化訓練,規定學生對每天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第二天運用精煉的語言向教師進行匯報,并組織學生進行說話的系統訓練,讓學生說一些故事或者事跡給大家聽,這樣,教師有準備、有目標地進行說話訓練,就能強化學生的說話能力,提高說話訓練的效果,增強學生說話的信心。
三、引導學生會說,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
1.引導學生說一句完整、通順的話在小學低年級,教師要讓學生說完整、通順的話,說清楚什么在干什么或者怎么樣了,這樣就能為中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剛開始學生說半句話,教師就要在課堂教學中或者平時的言談中提醒學生把話說完整。在低年級的造句練習中,學生也喜歡說半句話。比如用“認真”造句,有的學生會說“認真學習”這個短語,顯然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誰認真學習呢?”學生很快就會說“:小明認真學習。”教師這樣長期要求學生,指導學生,學生好的說話習慣自然就會形成,學生的說話能力也會很快得到提高。
2.豐富學生的語言,讓學生說話生動起來教師在要求學生說話完整、通順的基礎上,還應該要求學生說話生動起來。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句子的比較,讓學生明白什么樣的句子是生動的句子。例如“小船”顯然沒有“小小的船”生動,“月亮”顯然沒有“彎彎的月兒”生動,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句子,讓學生說哪些句子好,好在什么地方,學生就能很快知道哪些句子是生動的句子,應該怎樣把句子說生動,這樣長期的訓練后,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在逐漸提高,想象能力也在不斷開拓,這樣也就能夠將句子說生動具體。此外,教師還應該抓住機會來擴充學生的詞匯,讓學生能夠將句子說得更加生動具體。
3.逐漸向看一幅畫說幾句話、一段有條理的話過渡低年級教材中有很多說話訓練,看圖說話就是一種,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啟發性的談話,激發學生尋找到畫面內容的話語,運用句子表達出來,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觀察,教會學生說話的方法,提出一些圖畫的問題讓學生回答,然后讓學生按照教師提問的順序說一段有條理的通順的話。教師應該讓學生學會觀察和思考,有更多的說話的機會,通過分組說,在班上練習等,組織學生相互說,相互評價,相互啟發,相互指正。通過這樣長期的訓練,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教師應該培養學生交際能力,具有熱情、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師應該重視從小學低年級抓起,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未來的語言天才,都能綻放說話的魅力。
作者:朱仁娟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美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