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幼兒園生態育人環境建設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小學生雜志》2015年第Z1期
我們的幼兒園環境分為外部和內部環境,諸如教學設施、園內硬件配置是環境建設的一部分,但并不只是外部的嶄新和優美就能成為良好的育人環境。我們的生態育人環境還需要孩子們成長的人文環境,和在游戲與多種探索活動需要的自然生態環境。
1.營造文化審美的環境
幼兒對色彩、圖案較敏感,也比較感興趣。因此,我們幼兒園的環境在裝設上要設計符合孩子心理和喜好的圖片和色彩,顯現出幼兒園的環境特色。因此,我們在園區外墻柵欄上的圖案是孩子知道并喜愛的一些動物圖像,或是比較流行的動畫片中人物圖像,比如,灰太狼和喜羊羊之類的,也可以是一些傳遞傳統美德的圖片,讓學生通過圖片圖形的閱讀獲得思想認識的提升。讓每一面墻都成為“不說話的老師”,讓學生獲得視覺觸動,獲得美丑認知。當然,園內的光榮榜啊,才藝展示專欄等等也是不可缺少的。幼兒園的環境還要注意審美性,我們在關注到幼兒個性喜好的同時,還要注意圖片圖案的對稱、均衡、和諧以及色彩要鮮明、協調等等。要能給孩子美的感受,獲得美的熏陶。特別是隨著孩子成長而設計的主題墻,要體現主題活動內容,更要起到美育的作用,讓他們愿意參與,起到豐富他們美好情感的作用。
2.創設激發學生趣味的環境
幼兒園環境的美化需要考慮孩子的心理,從內容到形式等諸方面都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而在班級環境的建設中,我們要征求、吸納孩子們的意見和看法,并在創設中吸引他們參與,盡可能讓他們自己裝設,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初步提升他們創造美的意識與學中做、做中學的知識與技能,讓他們獲得快樂和成就感。如每學期的新班組建中,我們可以根據孩子們的年齡段,用兩周時間,讓老師帶著孩子們去布置和美化自己的教室。他們可以將自己帶來的手工藝品、喜愛的圖片,或是自己制作小動物、人物畫的圖形帶來,和老師一起設計如何擺放,如何美觀地貼到墻面上、門窗上。只要我們讓孩子們對班集體有認同感,就能激發他們去思考、設計和動手動腦的能力,也能提高他們的集體意識和主動意識,這對他們關心集體、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質形成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當然,我們和孩子們一起營造氛圍時,一定要讓孩子有節約意識。如精美的包裝紙、漂亮的塑料瓶、精致的樹葉等等作為創設的材料,注重經濟實用。讓孩子從小就有合理利用手邊材料,不攀比,不鋪張浪費的認識和習慣。另外,我們要充分利用環境,在教學活動中將我們身邊的環境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讓孩子們提高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如我們在引導和提高學生說話能力的時候,就可以讓他說說自己為班級環境裝設的故事,也可以談談自己家庭房間的設計。這樣,孩子們潛移默化地會形成認真觀察周圍事物和環境變化的興趣和能力,也能培養他們探索發現的能力。
總之,重視幼兒園環境的設計與創設,注重生態氛圍的營建,讓孩子們在幼兒園學習和活動中有興趣,有參與熱情,在培養主體意識中提高他們基本思想素養和能力。那么,我們的生態育人環境,就能給孩子以人生哲理的昭示,讓他們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和知識,從而取得健康發展的力量,能夠健康快樂成長。
作者:葉小微 單位:浙江省諸暨市榮懷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