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教育的困境與創新嘗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模式化的教學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任何一門學科,都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入門方式,為以后的深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可是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認為教師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教書匠,他們重精神、淡名利、自律自強、擇善而行,使他們走進了“無為”的思想與行動誤區。他們將自身所學來的一套東西,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向學生灌輸,不再接受新生的理論和知識。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模式化的教學,使學生對語文教育的興趣日益減少,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語文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二、高職語文教育創新模式探討
目前,高職語文教育陷入了困窘的局面,而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其中,學院辦學所確立的宗旨和理念、教務處制訂的教學方案以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方面的問題,不是教職工可以決定的。但是,作為肩負傳道授業使命的老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絕對不能抱著消極、無為的態度。畢竟,教師可以具有教育創新意識,可以自主改革教學課堂,做到在有限的課時中達到實際的教學成果。
(一)突破傳統模式。我國的中學語文教育深受應試的制約,束縛在模式化的教學中。但是在高職院校,語文教育完全可以擺脫傳統語文教育中不科學不合理的教法?!耙哉n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講解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的理念,已經使得語文教育跳不出“少、慢、差、費”的泥沼。雖然曾經也有過一些改進,從早先的“滿堂讀”,到后來的“滿堂灌”,再到后來的“滿堂問”,但這并沒有真正突破傳統的模式化教育。要創新,就必須沖破“封閉”的局限、拋開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培養學生的發散型思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并大膽發表意見,尤其要注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既有聽說讀寫能力的目標激勵,又有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強化激勵,更有情景模擬、案例分析、演講和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榜樣激勵。
(二)豐富課堂內容。中文的教學本就是枯燥的,但是要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要豐富課堂內容。曾經就有過不按常理教學卻收到好效果的先例:民國大學者劉文典曾在西南聯大做教授,他在西南聯大開“文選”課時,充滿教學智慧,不拘常規,別開生面。上課前,先由校工提一壺茶,外帶一根兩尺來長的竹制旱煙袋,講到得意處,就一邊吸著旱煙,一邊解說文章精義,下課鈴響也不理會。有一次,他卻只上了半小時的課,就忽然宣布說,今天提前下課,改在下星期三晚飯后七時半繼續上課。原來,那天是陰歷五月十五,劉文典教授要在月光下講《月賦》。有學生追憶:“斯時,在校園里月光下擺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間,當著一輪皓月大講特講其《月賦》,儼如《世說新語》中的魏晉人物”。這種上課方式在當時深受學生的歡迎,有很多后來的人只能站著聽課。如果把每一節課當成是一件藝術品,那么教師就是雕刻藝術品的大師,如果雕刻大師在雕刻藝術品時受到這樣那樣的制約,就如同讓雕刻大師戴著鐐銬跳舞。葉圣陶先生早在其《語文教育論集》中強調過,語文教學的關鍵“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誘導”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三、語文創新教育探索中的思考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币虼耍咝5恼Z文教育必須在兼具基礎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礎上進行語文教學,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側重點:
(一)注重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課堂是教育目的的落實點,也是教育方案的實施點,高職的語文課堂有著其獨有的特殊性。語文課堂不僅要學會利用語言進行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還要通過學習母語,傳承民族精神和人類文化遺產,提高個人的文化修養和道德,這就特別需要在其中融入情感教育,即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親”是一種親和力,給他們足夠的自由空間,產生“自我實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主地去探索,形成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教師要在課堂里營造出愉悅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
(二)注重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傳統教育中,老師總是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威嚴,師生關系存在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學生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學習,完全是被動的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主動探求真理的欲望。而引發學生主動性的關鍵,在于給他們自由選擇的權利。而教師只是學生探索過程中的引導者,幫助學生調整思維方式,了解到語文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并在需要時為學生安排適宜的學習活動,提供必要的教學資料,同時必須維持某種滋養學習過程的心理氣氛,由簡單的重結果轉變成既重結果更注重過程、方法和程序的教學理念。
(三)注重語文教育的實用性。高職院校在注重“職業人”的培養加強專業教育的同時,絕不能使人文教育成為可有可無的擺設,要使教學達到促進人類精神文化的傳承、促進人文素質培養的效果。牢牢把握實用性這一特點,真正把語文教育落到實處。高職語文教材內容要注重人文教育和語言訓練并重,在學生需要看、愿意看的基礎上,訓練其閱讀能力,引導其領悟人生哲理與職業道德。在畢業后盡快找到一份比較理想的工作,是高職學生的直接理想,和其就業有關的內容自然會引起學生的重視。因此,教材內容要多選用和今后工作、學習、生活有直接關系的實用性的內容。比如,讓學生學會寫通知、會議紀要等實用文體,對學生進行日常語言交際訓練,提高溝通交流技巧等。讓學生在語文課堂學到終身受用的知識,這應該成為語文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語文教育是整個教育過程中不容忽視主題,有助于學生培養出良好的品格,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語言表達、社會交際等各方面的能力。語文是一門滲透著人文精神的“學問”,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前提,因為在其他學科里面能見到很多語文的因素。從這一點上,我們更應該認識到高職語文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重新定位語文教育,真正做到培養出既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思想素養的合格人才。
作者:馬彩紅單位: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