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繼續教育質量評價監控機制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繼續教育評價監控方面存在的問題
1.1繼續教育的宏觀管理和監控缺失
一是政府監控不夠。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對繼續教育工作的開展還缺乏統籌安排、宏觀設計和有效監管,目前我國的繼續教育涉及面比較廣,辦學機構眾多,但政府對繼續教育缺乏有效的統一的監督和指導機制。各自為政,無序競爭、資源十分分散且浪費嚴重,難以形成系統的、優質的、充足的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繼續教育的發展。二是繼續教育準入標準和監管制度嚴重缺失,社會評價和社會監督還不到位,辦學機構資質良莠不齊,教學質量標準混亂,導致繼續教育質量低下、培訓效果差等現象的存在,使得繼續教育與普通教育相比,在質量和社會認同度上存在明顯的差距。
1.2繼續教育法律法規不完善,規章制度不健全
對比一些繼續教育發展較好的國家,我國在繼續教育法律法規建設上還存在明顯差距,目前我國還沒有針對繼續教育的完整、系統的法律法規,只是在一些法規中泛泛提到,沒有詳盡、具體的法律規則,因此繼續教育質量監管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據;另外由于政府和相關部門對繼續教育缺乏整體定位和持續發展的規劃,管理規章制度缺乏和不適,現有的一些規章制度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導致繼續教育缺少有效的指導和監控,使繼續教育質量不高。
1.3辦學理念和教育觀念相對落后
一是社會普遍對繼續教育存在輕視的現象,沒有認識到繼續教育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終身學習體系建設的促進作用;二是很多辦學機構傾向于學歷繼續教育,淡漠技能培訓等非學歷教育項目,質量不高,流于形式,對繼續教育有利于提高個人素質的作用認識不足;三是大多數繼續教育管理者沒有明確的辦學指導思想,缺乏特色的繼續教育辦學理念,重視學生數量,忽視學生學習質量;重視辦學的經濟效益,忽視辦學的社會效益,不能根據區域性和行業性確定服務方向、發展目標;四是繼續教育和市場脫節,缺乏市場急需的繼續教育內容,跟不上形勢的發展,更沒有前瞻性的繼續教育內容。
1.4繼續教育評價機制不健全
盡管繼續教育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規模,但就整體而言,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與評估機制,缺乏統一的質量評價和監控標準,導致辦學水平整體較差。隨著教育的多樣化發展,一些原有的評估評價制度和辦法已經不適應目前繼續教育發展的現狀,繼續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有著明顯的區別,不同層次、不同辦學機構、不同地區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單一的質量標準不能準確衡量繼續教育的質量現狀,不能滿足繼續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在評估評價的標準、制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完善。
1.5繼續教育辦學機構自我評價監控不夠
現行的繼續教育教學監控機制缺乏全員參與和系統的教學質量管理理念,如常規檢查、教學督導、學生評教、教師互評、師生座談等,創新意識不強、監控力度不夠、規范化管理不細,自我評價監管功能未能充分發揮;忽視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監控和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監控,學習支持服務與監控功能不健全;辦學機構在質量監控與評價方面投入不夠,目前繼續教育教學投入只能維持日常教學工作,大規模專項的教學研究,尤其是教學管理、質量監控評價的研究工作難以開展,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工作只能停留在表面,不能系統、深入、廣泛地進行。
2建立繼續教育評價監控機制的思路
教學質量評價與教學質量監控是相互聯系互相影響的兩個方面,教學質量評價是質量監控的有效手段,監控是針對過程,而評價是針對結果。建立教學質量評價監控機制,實施科學、有效、動態、多元的教學質量評價監控,是提高繼續教育質量的保障。
2.1建立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建立形成繼續教育評價機制,完善教學質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1)制定具有繼續教育特點的多維質量評價標準。明確教育評價的內容和影響教育質量的因素,區分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區別,將學歷繼續教育納入學校教育的評價考核,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依托行業優勢,依據職業需求和崗位能力要求,建立完善各級各類職業和崗位培訓質量標準。
(2)建立科學有效的繼續教育社會化評價制度。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定期開展繼續教育質量評價工作,同時要建立社會化教育評價制度,保證繼續教育評價評估的社會性,堅持公開、公正,提高評估結果的高信度,消除質量保障中的不良影響,形成認同感、信任感。建立行業評估機構和社會中介評估機構對行業和特定繼續教育辦學單位進行評價與評估,提高繼續教育中的崗位技能和職業素質水平,促進辦學機構改進工作以及教育管理部門的有效監督,實現繼續教育的目標。
(3)豐富繼續教育質量評價的形式。堅持政府評估、社會評價與學校自我評價相結合,遠程評價與實地檢查評估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組織開展專項繼續教育教學評價,針對特定項目、教育形式進行專項評估評價;通過用人單位對繼續教育學習者進行評價,了解受教育者的知識更新和業務水平狀況。
2.2完善政府對繼續教育的宏觀監控職能
(1)加強政府的宏觀管理和整體監督。公共管理部門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做好對繼續教育的外部質量監控,加強宏觀管理和整體監督,強化指導,提高繼續教育的可信度。加強對繼續教育辦學水平的監控,對支持服務能力的監控,對教學資源質量的監控。(2)建立穩定的繼續教育投入機制。設立專項經費,通過足額穩定的資金投入,保證充足的教學資源、完備的教學條件、良好的教學環境。
2.3建立健全繼續教育的法律法規
(1)建立繼續教育法律法規制定完善繼續教育法律法規,建立相應的法律體系,用法律明確繼續教育的地位、作用、任務等,規范辦學單位的責任義務、經費來源,加強監管,促進繼續教育整體健康有序發展。
(2)建立繼續教育監控制度,強化社會對繼續教育質量的監控。實行繼續教育辦學機構資質認證制度,建立繼續教育的準入與退出機制,制定標準,強化評估考核,促進繼續教育規范有序健康持續發展。
3明確辦學理念,樹立科學的繼續教育質量觀
通過宣傳教育,以及政府的引導,使辦學機構明確辦學定位,工作目標,把繼續教育及其質量提升服務全面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緊密結合,強化使命意識,責任意識,社會意識,樹立科學的繼續教育質量觀,堅持滿足民眾學習需求的價值取向,實行“一主多維”(學歷教育以國家標準為主,非學歷教育按照社會要求實行多維標準)能力本位的質量標準。在教育觀念上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質量觀,樹立“社會化導向”的人才觀、質量觀,堅持學歷與非學歷教育并重,教學與服務并舉,形成標準約束、環節控制、客觀評價、及時反饋的質量保證體系。
4完善辦學單位的自身評價監控措施
加強對繼續教育教學過程的管理與監控。教學管理方面要建立科學規范、系統完整、具有長效機制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機制;在監控機制上要樹立全面、全員、全程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觀;在監控過程上要建立教學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跟蹤驗證、有效解決的監控機制。總之,繼續教育的質量評價與監控是繼續教育發展中一項重要工作,只有提高認識,健全機構,完善制度,實施全過程、動態監控,才能形成繼續教育質量評價與監控的長效機制,提高繼續教育的教學質量。
作者:付韌單位:遼寧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