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學習困難生的幫扶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校外教育雜志》2015年第十五期
1.偏頗的家庭教育是學習困難生形成的家庭原因家庭教育既是教育的搖籃,也是終身教育。相當一部分學習困難生學習困難的根源來自家庭教育,尤其部分獨生子女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表現為重養輕教,重物質輕精神,缺乏基本的教育素養,對孩子過分溺愛,使他們失去提高生存能力方面的鍛煉機會。進入大學前,家長代勞了學生除學習以外所有的事情,進入大學后,偏頗的家庭教育直接導致部分大學生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遇到困難表現為退縮、逃避,缺乏自主意識和對環境的適應與應變能力,不能適應大學生活,逐漸淪落為學習困難生。
2.心理問題是部分學習困難生形成的心理原因分析產生心理問題學生的原因,主要是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的學習目標就是考上名牌或者心儀的大學,高考失利后,那些沒有如愿考上理想大學的同學,在沒有其他學習路徑可選的情況下,帶著失望和失敗的心情進入大學。當他們踏入大學校門那一刻,自卑感就在其心中形成,并且這些學生很容易沉浸在過去的美好學校向往中,在大學中表現為得過且過,沒有了奮斗目標,這些缺乏自信心、有較強自卑感的大學生很容易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尤其在學分制條件下,學生選課時間和地點的分散性,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都缺乏足夠的溝通和了解,致使一些學生失去學習樂趣,大學里很多優秀生的出現,使那些自尊心強的大學生失去中學時代的優越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很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同時,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之下,一些大學生看不到前途,不可避免的滑向學習困難生的行列。
二、高校學習困難生的幫扶對策
1.加強新生入學教育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問題解決的如何直接關系到他們四年的大學生活甚至將來的發展,一部分高校學習困難生產生源于剛入大學時對大學形成的錯誤認識。高校管理者要精心設計好新生入學教育,引導大學新生樹立清晰的人生目標,增強社會責任感;任課教師要從專業和學習方法的角度,通過新生導航課,幫助新生樹立專業思想和正確的學習方法,使他們明確大學主攻方向;學校機關和后勤人員也要通過提高以生為本的服務意識,為入學新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學生組織也要充分發揮其學哥學姐的帶動作用,幫助新生盡快融入大學生活。全校上下要形成全員育人、全員自育的管理模式,幫助新生樹立正確的大學觀。
2.提高學習困難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缺乏遠大的理想,沒有及時確立新的奮斗目標是大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根源。針對缺乏學習動力的大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遠大理想,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在課堂教學工程中,教師要對偏科的學習困難生因材施教,使其在學習中更多地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提高學習興趣,激勵和強化他們的學習動力。在學習方法上,引導學生了解大學學習特點,積極開展學習經驗交流會,訓練學生盡快適應以學生為主導的大學自學模式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習困難生,任課教師,專業課教師要有針對性地“一對一”幫助學習困難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早日走出學習困境。
3.提高學習困難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基于高校學習困難生與其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大學輔導員在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要有針對性的通過學生檔案、家訪等形式,對學習困難生的家庭進行全面的了解,區別對待不同家庭條件的學習困難生: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習困難生要多從物質和精神方面上給與資助,要多從精神上指導家庭物質條件相對較好的學習困難生,在對學習困難生幫扶的過程中,及時通過家庭方面了解其學習困難的成因,爭取得學生家長的支持和幫助,充分利用好“千名輔導員走千家”家訪等活動載體,走訪學習困難生,充分發揮學校和家庭教育合力,提高學習困難生的轉化效果。
4.加強高校學習困難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輔導員、任課教師要對學習困難生進行重點追蹤,深入了解和關注其心理狀況、掌握其心理動態,幫助他們擺脫心理困擾,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等,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發揮出自身的潛力。針對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習困難生,充分發揮心理咨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作用,通過講座、咨詢、心理沙龍、個別“一對一”心理咨詢及專項心理素質訓練等方法,幫助學習困難生有效地解決深層次的心理問題。同時,學校要優化育人環境,通過經常性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體育等活動,搭建學習困難生和同學間的交流與溝通橋梁,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培養學習困難大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其心理素質。教師要加強學習困難生的學習和輔導,有針對性地為其補上欠缺的知識,幫助他們走人正常學習的行列。
作者:劉作權 單位:大連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