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校外教育雜志》2015年第十五期
一、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問題研究
長久以來,收到高等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影響,我國中等職業教育一直未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學模式。因此,在實際應用當中難免高不成低不就,如果學校高等教育的模式,以知識的灌輸為中心,一切圍繞知識進行,就會導致學生記住了知識卻不知從何用起,這對中等職業教育是致命的,因為中職教育最注重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實際運用要高于理論知識。如果只是讓學生學習知識而忽略了實際操作,那么就遠遠偏離了中職教育的教學目標。這就是我國中職教育的現狀,還是在片面強調掌握知識的重要性,提倡考試機制,不夠注重實踐技能培養。
無論中等職業教育還是高等學校教育往往存在一個弊端,就是過分強調了教師的重要作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學方法的改革就在很大程度上收到了制約。雖然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可磨滅。當時傳統模式下的教師的作用往往是傳授更多的知識,并沒有注重學生能夠接受多少知識,能夠應用多少知識。而改革教學方法必定要以人為本,“人”指的就是學生,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一切以學生能學到多少、掌握多少,怎么樣能夠讓學生多學習到掌握到更多的實際技能作為評判改革是否進步的標準。必須杜絕被動的一刀切、填鴨式的課堂灌輸知識的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參與到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來。教師少講一些不要緊,關鍵是學生能夠充分的消化吸收。
過去的教學組織模式制約了當代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的應用。城市與縣級職業教育中心當前仍然是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主體。這些學校大部分都是從以往的城鎮中學和鄉村中學改建轉制來的。教學組織模式依然沿用以往普通教育的模式,以班級為授課主體,課堂教學為主,課外教授為輔。我們所說的現代教育組織模式應該是,合作教學、現場教授、因材施教、開放教學、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形式。教師在當代教學模式中依然有重要作用,好的導師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非常正面的影響。然而,我國中等教育的落后也導致了,中職教育教學團隊整體的素質偏低,難以適應新時期教學的要求。首先,是教師隊伍很多都是學歷到一定水平就參與了中職教育,但是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培訓,理論水平未達標,即使理論幾個實際操作的技能水平也遠遠不夠。其次,實踐課的專業教師所應該具備的理論知識能力不足,教師往往也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做有效的創新,無法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學生的學習狀況就更加令人堪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是相互合作,相輔相成的過程。
二、中等職業教育方法改革措施研究
長期以來,中職教育仿效傳統教育模式的方法應該予以摒棄,不注重實踐技能培養只要求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的方式也要進行徹底的改革,為了讓偏離的航舵駛向正軌,需要做更多工作。首先,傳統的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做法不應該采用,教師起到導向作用,是帶領學生掌握技能基礎學習的重要一環,教師不應一味的扮演主角,而應該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讓學生主動的接受學習,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率。讓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增加教師和學生的互動環節,激發學生對于專業學習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多提問題,多思多想,多觀察,在同教師的互動和交流中加深理解,獲取知識和技能。
改革教育方法,就要開發更多的教育教學新方法,優化現有的教學結構,明確教育的最終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中等職業學校,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多掌握技能,為以后的生存和學習打好基礎。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未來職業走向,讓自己對未來有一個準確的定位。作為學校,應該努力為學生創造更多多元化的教學結構,與此同時靈活的運用課外活動的趣味性引導學生走出課堂的純理論環境,讓學生多多接觸生活,創造繽紛多彩的教學空間,可以采用娛樂活動與學習技能將結合、導師帶領學生完成項目等多種有意義,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走向。教育的變革做到與時俱進必然趨勢,在進行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過程中,不斷創新,不斷進步。
作者:高麗華 單位:魯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