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剪紙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由于這類群體大多聽不到生活中的聲音,所以在面對這類群體時,授課者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為他們演示,演示這一渠道是與這類群體溝通的最主要方式。這時教師課前準備的教具就有了足夠的用處,在講課時把漢字標注在每件剪紙語言教具的旁邊,學生會對這樣的圖案文字有很直觀的感觸。例如:鋸齒紋的特點就是纖細和尖銳,那么學生在觀看時就對二者有很直觀的了解,經過親自觸摸后,會更深刻地體會到鋸齒紋的尖銳,以便他們在剪制的過程中注意到這些圖案的特征,更好地表現作品。
言語殘疾的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會有困難,但教師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視覺功能。這類群體可以很好地感知教師用語言傳達的專業知識,教師在運用教具講解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利用多媒體硬軟件工具的輔助,充分調動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使得學生感知生動的剪紙藝術。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與學生在語言方面會有溝通的障礙,因此,教師可以運用手語或者繪圖、書寫文字等更好的方式進行交流。
肢體殘疾的學生在殘疾群體中很特殊,這一人群有的失去了手臂,有的失去了腿或者其他部位。剪紙藝術更多的是用手和剪刀的配合進行熟練操作,因此失去手臂的人不是很適合參與剪紙活動。但我曾經在教學中,接觸過一例用腳完成剪紙作品的學生,他背后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完成的,所以,即便手部出現了嚴重殘疾的人,付出一定的努力訓練自己的雙腳也能很好地參與剪紙的學習,并非不可能的事。除上述群體外,肢體殘疾這一群體相對來說語言、視力、聽覺等功能都無障礙,因此這方面的剪紙教學可以說與常人無異。但因授課對象不同,面對特殊群體學生時更應該有足夠的耐心進行講解、演示,讓這部分人有很大的信心完成每幅作品。
其他方面殘疾的學生大多是指自閉癥、腦癱、語言障礙、智力落后等特殊群體。這部分人群的特征比較特殊,最主要的就是對授課的知識可能無法正常理解。教師在課上傳授知識時,必須傾注全部的耐心進行講解、演示。除了語言溝通外,還需加入繪圖的講解,在授課過程中發現他們的興趣點,以動手操作為主線,從興趣點切入激發他們的興趣會有更好的效果。
剪紙藝術是中國的民俗和傳統文化,它源于我們的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最樸素的表現。剪紙藝術運用在特殊教育中具有深遠的意義,同時也說明它對于特殊教育中教學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因此,對于殘疾大學生來說,剪紙藝術的教學是根據他們生理和心理要求而設計的課程。
換個角度講,殘疾大學生中有很多人具有某些方面的杰出才能,為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社會創造出巨大的財富。對于民間剪紙藝術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挖掘的地方,返璞歸真的獨特藝術魅力是需要我們傳承的。
作者:賀敏劉卓孫海濤李明單位:綏化學院